有可能是高考没考好让你觉得有压力,上大学后,环境、人群、生活习惯和方式全都发生了改变,而题主可能没太适应,或沉浸在高考事件中没走出来,又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
“不开心”需要做很多具体系统的专业评估,而你说这种情况的持续时间至少也有3年了,而且自己也觉得“更加的严重”了,因此建议你尽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做系统的评估和诊断,并尽早进行相应的干预或咨询。
在你寻求专业人士帮助之前,如果愿意,我们可以尝试着捋一下你目前的状态是由什么引起的,并且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式。
通过你的描述,似乎可以看到高考失利和上大学对你的影响比较大,但这两个压力究竟哪个是原发、哪个是继发的,由于信息量有限,可能目前还不太好判断。
你如果十分想摆脱这种不开心的状态的话,可以尝试着觉察一下:是高考失利让你更痛苦,进而使得你大学之后根本不想再去寻找或发现新生活带给你的乐趣或变化呢?还是上大学以后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让你一时间无法适应,从而渐渐变得情绪低落、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总是想回到过去的生活学习状态里而导致的痛苦呢?
不过从你的描述中,似乎大一大二这两年的学习都是在为高考失利这件事所做的弥补,因此,个人认为,你的原发压力源可能是来自于高考没考好让你心里有个坎儿一直没过去,对目前自己上的这个大学又不太满意,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状况,但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觉得自己心力憔悴、不想面对同事、并开始回忆过去了。
我觉得,或许你是做过努力的,只不过到后来转换了努力的方向,没有选择继续学习或者通过考研的方式来转换到一个你比较理想的学校,而是选择了和大多数学生都选择的一条道路:实习并找工作。这样的选择让你并没有感觉到快乐,因为这相当于你虽然行为上做出了对当年高考失利“认了”,但心里还是“不想认”,这种矛盾让你很消耗,于是才越来越不开心。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当我们面对一个压力时,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觉醒期、搏斗期、衰竭期。
觉醒期就是我们调动能量的时候,压力来临了,我们感受到了它,于是开始唤醒我们的意识和身体,让自己准备好去和压力去战斗。
搏斗期就是我们去和压力搏斗,不吃饭、不睡觉、研究、四处寻找对策···比如你大一大二时可能就是出于这个时期,你整天地去上自习、看各种书,就是为了对抗高考没考好所带来的心理压力。
衰竭期就是能量消耗得差不多了,新的能量还没有产生,这时人就会变得比较脆弱。可能你目前就是处于这个时期。能量没了,但压力还在,所以就会感觉到身心俱疲。
这个过程回顾完以后,我们可以看看哪里出了“问题”,似乎有两个:一个是在搏斗期时,一个实在衰竭期时。
搏斗期时,你选择的对抗方式是去上自习,但选择看的书却是“各类闲书”,也就是说,虽然行为上是在搏斗,但心里其实还是不太想学习。如果你真的想为高考失利做些什么时,可能在那时会主动选择一些学习类的书,尽早通过四六级考试、尽早选定考研的学校和专业、城市,并尽早学习考研的科目,联系学校、查找资料、学习专业课程。但当时可能内心并不想这么做。
衰竭期时,你行为上表现出行了吧,认了得了,就这样吧,开始工作吧~但内心还是觉得不甘心、不服气,觉得如果我当时考上了更好的大学,或许现在的实习单位会比目前好的吧~这两股力量拉扯着你,让你虽然很想去抗挣些什么,但由于在搏斗期时你的能量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因此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么,怎么办?我暂时能想到的无非就是两条路了:
一条是趁着没毕业,及时调整方向,考研,考上一个自己认为还不错的大学,从而彻底消除你心里对高考失利的难过。
另一条就是从心里认了,我在这个学校、这个单位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通过我的努力,将来毕业后晋升、加薪的同时,我还可以挤时间读在职研究生,或者学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技能,活到老,学到老,高考只是前一个阶段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下一个阶段怎么走,主要靠自己怎么选,心理上翻过这一篇儿,重新开启新的自己说了算的征程。
分析完以上后,如果还是没有办法帮到你,最好是做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或许对你的状态缓解有所帮助。
以上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