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若航

Lv3  小海星

咨询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平时在咨询里,很容易碰到一个人看起来符合抑郁症的很多指标,多做了几次发现还有很多别的问题。(虽然医院的研究表明抑郁症会有很多生理上的变化,而抑郁状态没有)
不过作为心理咨询师我可能会更多在意来访者的感受、正经历着什么。
如果说差别,我们的人格结构发展是从 精神病状态——神经症状态的,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是边缘性。我们每个人的人格都会经历一个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如果用树做比喻的话,人格障碍是树干的问题,抑郁症是树叶的问题。(虽然人的每个部分都和其他部分有很多联系)
在咨询里,直观的差别是:边缘性人格的人在描述问题的时候,听起来会比较破碎,事情和感受之间的联系比较难看到。在他们的描述里,人和人的差别主要是“能吃”和“不能吃”,“有危险”和“没危险”之类的以自己为中心的区别(因为自己从小也没太被理解过,也不太容易真的理解别人。不过这样也会导致一个人很难发现别人身上更多的可能性。很多人在很难受的时候也会有这种状态)。
平时,每个人都会给自己维持一个比较完整、安全的状态——很多人都会有“我平时挺好的,只有xx时有点问题”之类的状态。虽然我们作为咨询师知道,这里的问题可能是这个人压抑的结果。不同的是,精神病状态的人对这种问题很多时候是没有自知力,他们不太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而边缘性状态的人,连维持前面那种完整的状态都很困难。不过,如果是平时的社交关系,这里的差别看起来很小。
从人的主观感觉来看,边缘性状态的人体会到的快感总体是更少的(就像装水的杯子是破的)——这种状态下,人更不容易放下短暂、强烈的快感的,虽然长期来看,这种快感可能对人有害。
有人说边缘性人格障碍是咨询师杀手,其实也没那么夸张。如果两个人的关系足够稳定,能经得起冲突,如果人们自己愿意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什么,过程虽然困难,但希望总是有。难点在于,①人们可能会高估痛苦的可怕,因为这种状态下,常常会有“全世界都不要我了”“所有人都……”之类的感觉。②人们在描述自己的时候,可能要花更多时间,语言中又伴随着被压抑的痛苦。又会体会到以前自己一直想办法逃避的感觉。这种痛苦很容易体现在关系里,让咨询师也体会到类似的感觉。
如果咨询师能用好这种感觉理解对面那个人,做好我们可能会无数次反复、退行的准备……(后面要说啥打点鸡血我忘了)因为大家在一些深度的情结上都这样,这些也是咨询师的基本功啦。
  • Page B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