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薇

Lv2  小海葵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首先要明白,家长“恐辅”,究竟在“恐”些什么。


家长害怕的一般有这么三种


1、被孩子蠢哭,一道99乘15跟他解释可以巧算愣是解释了几万遍还没搞明白


2、被孩子“不听话”哭,孩子傻倒是不傻,智商测试啥的都不错,做题也是一点就会,但问题来了:

他不肯做题啊


3、两者混合无敌升级版


题目也提到,家长在耐心劝导、遗爱相待无果后,一般会产生两种对应策略


“忍不住拿起了戒尺”、

“默默关上了孩子写作业的门”


这两种可以分别概括为

1、不要说了,撸起袖子就加油干吧。

2、不要说了,放弃吧这孩子没救了。


这两种应对方式背后的想法和情绪其实是很类似的,家长此时已经在濒临崩溃的边缘,一般而言可能会产生“这娃不是我亲生的”“**,劳资为什么会把这货生下来”等负面想法,然后温和点的选择“佛系”逃避,粗糙点的“干就完了”。


因为没有做父母的经验,自己还是一个孩子,所以仅对“恐辅”这一现象作简要分析~


(小学被辅导奥数)(这东西我是真的搞不懂)


我:我不会……(我还只是个孩子为什么要让我做这么难的东西)

(搭配上海话阅读有奇效)我妈:这么简单的题教了你多少遍了你还不会!!!!!


我的内心戏:不是我不想做,是我真的不会做……

我妈的内心戏:隔壁张三李四王五刘二麻子家的孩子都会做怎么就你不会啊啊啊啊啊是我亲生的吗这么傻!!


得出结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对家长和孩子双方都是最大的宽容

类似的鸡汤已经叭叭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不过和别家的孩子比较真的没什么用


一般我当年还是很乖的……没有不想做的时候……不过如果孩子是“不想做”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因为管的太严、要求太高、作业太难、缺乏鼓励等原因


孩子不想学习多半是因为缺乏动力(排除被变态老师狂虐的个别情况),这时候嘛你就要引导他找到那个动力了~


最后,不正经地88几句~


1、深呼吸,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吸气……


2、短暂离开,让孩子自己做一会


3、翻出手机,找孩子小时候的照片


4、告诉自己“和自己长这么像,绝对亲生”


5、觉得他傻是吧?都说孩子最像爸妈了,说明自己也没机智到哪里去


6、微笑回房


(以上内容纯属搞笑,非专业人士仅供参考)






(这个问题怎么看怎么不像是用户问的啊)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