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 steps

Lv5  阳光海豚

心探教练/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现在社会的节奏是比较偏快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在重压之下,人们很难有心思或者时间去静下心来好好去体味书中的精髓。大多追求的是满足猎奇的心理,在抖音等新奇、刺激、搞笑中暂缓生活带来的压力。

随着互联网的便利,人们已不再需要像以前一样,缺少某类知识点就去书海中翻到,最关键的是,由于缺乏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花大量时间阅读,可能得不到任何效果,甚至理解是错的。而在网络上询问,不仅跨过了学习的难度,而且“专家”给的答案“正确率”相比自己理解是非常高的,最最关键的是:你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就能掌握以前完全无法想象的“专业知识”。因此“干货”、“碎片化知识”就顺势而生了。

但是这样一来也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在吸收“知乎答案”“公众号文章”等干货时,人们是直接“拿来”用的,这些知识怎么来的、这些思维过程给省略了,或者说被“专家”代替了,而当我们自己真正想要静下心阅读时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怎么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会啊,我曾经会的啊,可现在不习惯了,我该怎么开始呢,老师给的例题我都记下了,可你要变一变,那我可不就不会了,这也是当初人们热衷看电视而忽视读书时部分人的担忧。

所以,从上面看下来,我觉得可能有 几个原因。

1、心态问题。节奏太快,压力太大,到处都是快节奏的生活,没养成“慢下来”的习惯,本身心太浮躁,没静下来,又想着像啃“干货饼干”一样吃晚宴,又要从快节奏一下子适应慢下来的节奏,可不就有点不适应了么。

2、思维问题。习惯了“拿来”“干货”“碎片化知识”缺少了信息到结论中间的转化过程,不习惯或是缺少了关键的思维步骤。

3、生活体验问题。读书很大程度讲究的是与书中的情景、情感产生共鸣。现在的人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网上,缺少了很多实际体验,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断层的情况,就是领会不到那个点。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每个字都能理解,意思也明白,可这又有什么,怎么就深层悲壮、淡泊洒脱了,不懂。书又那么厚,又没意思,烦躁的很,不读了吧?才读几页就又不读了?烦。

如果要提几个小小的建议的话:可以先从自己熟悉的领域、贴合自己生活的经历的书籍开始阅读,这样会降低不少难度。学会“慢下来”,有意识的养成一些“慢下来的习惯”,比如在睡觉前阅读半小时或一小时、放假的时候分出一段“阅读时光”,在快与慢中找到平衡。静下心才能收获知识,学会思考才能真正化为己用,真实体验才能读懂生活百态。
  • 猴面包树
  • 鲸厂问答君
等2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