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伤痛与遗憾,活出生命的意义 | 清明节专题
又到了清明节这个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节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尚未被疗愈的丧亲之痛、无法再被改写和弥补的遗憾,和内心的死亡恐惧……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我们向来对死亡讳莫如深,也总是不愿触碰心底的伤疤。但有些伤痛,并不是时间能够抚平的,一味地压抑回避,只会让自己在一个猝不及防的时刻被突然涌上来的悲伤和遗憾淹没,甚至引发剧烈的躯体反应。
走出哀伤、疗愈伤痛,更多是与自己和解、觉悟和超脱的过程。这个清明节,希望用本期专题内容,带你抚平内心的伤痛、解开心结释放遗憾,找到向死而生的勇气,积极地活好当下的每一天。
01 哀伤疗愈:走出丧失之痛
丧失之痛会让人感到无法抵抗,你可能会经历遗憾、内疚、自责、悔恨等复杂的情绪和情感,难以入睡、进食甚至正常思考。这些都是对失去的正常反应。
虽然哀伤和失去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应对痛苦,接受哀伤,并最终找到方式来继续你的生活。
当你走出丧失之痛,你会领悟到生命的深奥与辽阔,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与臣服,放下执念之后活得更在自在。
↓ 点击蓝字即可阅读 ↓
02 创伤后成长:我们该如何释怀?
当个体经历亲人突然离世、目睹挚爱意外死亡,这种丧失就会令变成创伤性事件,这些创伤记忆会“冻结”在你的大脑中,让你随时随地闪回当时的恐惧和痛苦情境中。但是无论创伤发生在几年前还是昨天,你都可以克服痛苦再次建立安全感,并继续生活。
↓ 点击蓝字即可阅读 ↓
▶ “妈妈去世那天,我的心也死了”:如何走出亲人离世的创伤?
03 死亡教育:直面死亡,让我们懂得珍惜生命
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生命的联结,可以带给我们对抗死亡恐惧的勇气。面对死亡最好的态度,就是活出真实的自己,用力全力活好每一天。
↓ 点击蓝字即可阅读 ↓
哀伤不是软弱,而是我们向离别表达敬意的方式。那些未说出口的遗憾、难以释怀的愧疚,会在时光中凝结成茧,而清明正是破茧的契机。
直面伤痛才能与它和解,拥抱死亡方能珍惜新生。
愿这个清明,你能在细雨轻抚中直面心底的思念,在怀念中收获继续前行的力量,带着这份感悟重新出发,活出更丰盈的人生。
【品牌介绍】
壹心理,14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国内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我们我们秉持“世界和我爱着你(I SEE YOU)”的品牌主张,致力于通过专业的心理服务、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多维的心理诊断工具、有趣的心理内容,让中国大众建立起对心理服务的信任感,和对心理学的亲和感。
如果你觉得本期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给更多的人,传播心理学知识,让世界更美好~
点击下载壹心理app,领取心理健康新人礼:
https://sdata.xinli001.com/r/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