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挣扎:解码青少年亚临床进食障碍的家庭力量
作者:吴 希
责编:卢思伶
编辑:甄 卓
美编:孙嘉良
来源: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14岁的小美(化名)正在镜子前练习舞蹈。
她是学校舞蹈团的顶梁柱,热爱舞蹈胜过一切。可舞蹈带来的不仅是喜悦,还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小美开始对自己的身材苛求起来。她相信,只有达到“完美”的体型,才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这份完美主义驱使着她不断追求极致,以至于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来控制体重——暴饮暴食和催吐。这种行为像是一场无声的挣扎,悄悄影响着小美的身心健康。
这并非个例,亚临床进食障碍(Subclinical Eating Disorder)在青少年群体中悄然蔓延。根据研究显示,全球约有15-20%的青少年可能受到亚临床进食障碍的困扰,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则为10-15%。与严重的厌食症或暴食症不同,亚临床进食障碍的症状看似“轻微”,但却潜藏着极大的健康风险。
一、什么是亚临床进食障碍?
亚临床进食障碍(Subclinical Eating Disorder)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与进食相关的异常行为,但这些行为尚未达到正式的临床诊断标准(Stice & Whitenton, 2002)。换句话说,这些症状尚未严重到被诊断为如厌食症或暴食症等进食障碍,却已经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显著影响。
亚临床进食障碍的典型表现包括以下几种:
• 催吐:一些青少年在暴饮暴食之后,会通过催吐来消除对进食的负罪感。研究表明,催吐(Self-induced vomiting)是亚临床进食障碍的常见表现之一,且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暴饮暴食(Binge Eating)和催吐是青少年亚临床进食障碍的典型表现(Herzog & Delinsky, 2001)。
• 暴饮暴食:青少年在情绪低落或压力大的时候,往往会不加节制地进食。这种情绪化进食行为在亚临床进食障碍中相当常见,尤其是在应对焦虑或沮丧时。
• 情绪化进食:进食与情绪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情绪化进食(Emotional Eating)也常伴随亚临床进食障碍的青少年群体(Neumark-Sztainer et al., 2007)。一些青少年因为焦虑或情绪波动而节食或暴食,将进食作为应对情绪的工具。
• 过度运动:为了“弥补”暴饮暴食带来的内疚感,某些青少年会选择进行过度的体育锻炼,这不仅对体力造成损耗,还会对长期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不健康的行为逐渐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识别和干预,亚临床进食障碍可能会发展为更为严重的进食障碍,进一步加剧健康问题(Fairburn & Harrison, 2003)。例如,长期饮食控制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免疫系统减弱,甚至影响生长发育。
你或许认为这些情况只会发生在影视剧中的极端人物身上,但事实是,它比你想象的更贴近生活。那些在房间里默默控制饮食、与食物“斗争”的青少年,正在经历无声的压力。这些行为,虽未达到医学诊断的标准,却足以对他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谁是亚临床进食障碍的易感人群?
亚临床进食障碍在青少年群体中如此频繁,这绝非偶然。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像是被推入了一场看不见的激烈“比赛”:身体飞速发育、情绪像过山车般起伏,再加上社交媒体上无时不刻的“完美形象”轰炸,青少年承受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压力的背后,以及哪些青少年最容易成为亚临床进食障碍的“靶子”。
1. 青春期——变化的风暴
青春期是个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奇妙阶段,这个阶段的大脑就像一台正在加速升级的电脑,情绪处理中心的边缘系统——特别是杏仁核——开始主导一切。
这意味着青少年更容易受到情绪的驱动,难以理性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与此同时,青少年的身体在快速变化,社交圈也在扩展,对自我形象的关注自然水涨船高。
• 社交媒体的双刃剑:青少年如今暴露在各种社交媒体的影响下。无论是追逐“网红身材”还是与同龄人的外貌比较,青少年们往往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标准。研究发现,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越不满意。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为追求“完美身材”而采取极端手段。
• 自尊与认同感的纠结:青春期是自我认同感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少年在这一阶段面临着自我角色的整合任务,必须在认同(identity)与角色混乱(role confusion)之间找到平衡。这个时候,青少年非常在意来自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同伴的认可。然而,面对这一任务的复杂性,个体可能会在认同的探索过程中感到迷失,亚临床进食障碍行为可以看作是青少年无法应对自我认同压力时,来获得控制感和安慰的重要方式。
• 情绪调节的危险游戏:根据Anna Freud的研究,青春期的青少年会在面对成人世界的复杂要求时表现出“发展中的退行”,试图通过回到儿时更简单的状态来缓解成人化带来的焦虑。面对青春期的情绪波动,暴饮暴食和催吐这些极端行为常常被青少年用来调节内心的焦虑或不安。研究表明,青少年在面对情绪压力时,更容易通过食物来“自我安慰”,然后又因内疚催吐或过度运动。
2. 精神分析视角下的青少年进食障碍
精神分析理论为理解青少年进食障碍提供了更为深刻的视角,特别是关于无意识冲突、情感压抑和自体心理学的相关探讨。根据精神分析的观点,进食障碍往往与个体对内在情感的控制需求有关。
• 情感压抑与控制欲望: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许多青少年通过控制饮食来应对内心的情感困扰和压抑。进食障碍被视为一种内在冲突的外化表现,是个体试图通过控制身体来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在青春期,自我认同危机、性别角色认同的冲突,以及家庭权力结构的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剧这种无意识的情感压抑和控制欲望。
• 早期依恋模式的影响:进食障碍的形成也与个体早期的依恋模式有关。精神分析学家认为,青少年在应对情感挫折或亲密关系中的失望时,可能会通过食物来寻求安全感或补偿。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的防御机制,旨在应对内心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 依恋关系的冲突与退行:在青春期,个体的依恋关系往往处于从依赖到独立的过渡期,这一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冲突和情感上的不确定性。当青少年无法有效应对这一转变时,可能会通过退行到早期的依恋模式来寻求情感安慰。进食障碍可以被视为个体退行到婴幼儿期的依恋状态,通过食物这一基本需求来获取安全感和控制感。Bowlby的依恋理论指出,个体在面对情感分离或依恋破裂时,可能会出现退行行为,回到早期的依恋模式,以应对不安全感。在进食障碍中,青少年通过对食物的控制或暴饮暴食,反映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情感不安全与冲突。
• 自体心理学与进食障碍:自体心理学流派进一步提出,进食障碍与个体自体(self)发展的不完整性密切相关。青少年在面对自我认同危机时,可能无法有效整合自我形象与情感需求,导致他们试图通过极端饮食行为来重塑自我认同。这种极端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个体在自体发展中的脆弱性。
3. 谁是高风险人群?
尽管亚临床进食障碍可能发生在任何青少年身上,但以下几类青少年尤其容易“中招”:
• 艺术生和运动员:为了追逐梦想,艺术类和体育类的青少年往往承受着更高的外在压力。像小美这样的舞蹈生,周围的环境对她们的体型要求非常苛刻。为了在舞台上保持“完美”状态,这些青少年可能采取极端的节食或运动行为,以维持体重。
• 高自尊需求者:研究表明,那些对自我认同有着强烈需求的青少年,尤其容易因外界的负面评价而感到焦虑。这类青少年在家庭或社交中未能得到足够的情感支持时,往往通过控制饮食或过度运动来寻求对生活的掌控感。
• 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常常与进食障碍直接相关。那些追求“毫无瑕疵”自我形象的青少年,通常认为任何“不完美”都是不可接受的失败。他们会采取极端方式来达到理想中的标准,而这些方式往往导致进食障碍的发生。
青春期的变化、社会压力和依恋冲突使青少年成为亚临床进食障碍的高危群体。然而,这不仅是个人的心理困扰,家庭的作用同样关键。家庭权力结构和情感支持的缺失往往会加剧问题。因此,理解家庭的影响,尤其是权力与情感的互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
三、家庭影响——权力结构与情感的双重作用
当青少年在家庭中无法获得情感支持或在家庭权力结构中感到压迫时,进食障碍的风险随之升高。
家庭不仅是提供物质支持的场所,也是情感表达和沟通的中心。青少年往往通过极端行为如进食障碍,试图在家庭中找到他们无法直接表达的情感出口。正如青春期依恋冲突加剧了个体的心理负担,家庭环境也可能成为进一步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Stice, 2002)。
1. 青春期家庭权力结构的转变
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青春期不仅是青少年经历巨大变化的时期,也是整个家庭权力结构发生变化的阶段。孩子逐渐走向独立,而父母的角色也需要从过去的权威者转变为支持者。
然而,许多父母无法适应这种变化,依然试图控制孩子的生活细节,从而保持权威感。
• 家庭界限的模糊: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度干预时,孩子可能会通过控制饮食等极端行为反抗这种干涉。进食障碍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青少年重新建立自我边界的一种方式。
• 权力失衡的危机: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权力关系失衡也会加剧问题。如果父母过度控制,青少年便会通过控制饮食来试图重获对生活的掌控权。
在小美的案例中,小美的父母对她的学习和社交生活进行严格控制,希望她能够按照“健康”的方式成长。这种过度的干涉让小美感到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于是她通过饮食控制和暴饮暴食后的催吐行为,来寻找生活中的某种掌控感。
2. 未表达的情感需求与自我认同的缺失
家庭不仅是提供物质支持的场所,更是情感表达和需求满足的主要环境。当青少年的情感需求未能得到足够关注时,往往会导致他们陷入自我认同的困境。这种情感需求的忽视,与他们通过进食行为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进食障碍往往与情感需求未被满足密切相关。在小美的家庭中,父母更多关注她的外在表现,而忽略了她的内心世界。小美的饮食失控行为,实际上是在无言地表达她的焦虑和情感需求。
家庭的权力结构和情感互动在青少年进食障碍的形成和维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整这些家庭动态,不仅能够缓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健康的情感支持。通过有效的干预,家庭可以成为青少年恢复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
四、结构式家庭治疗:重塑家庭边界,恢复健康沟通
调整家庭权力结构和情感互动对改善青少年进食障碍至关重要,这种改变往往需要专业干预的支持。
结构式家庭治疗(SFT)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家庭重塑边界、改善沟通,最终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康复。
SFT 的核心在于识别和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特别是那些导致家庭失衡、加剧青少年心理困扰的因素。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结构式家庭治疗如何在青少年进食障碍的干预过程中发挥作用。
1. 调整家庭权力结构与界限
在许多家庭中,青少年进食障碍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家庭中的权力结构失衡或界限不清。
SFT 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帮助家庭成员建立明确的角色与界限。例如,父母不应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细节,而是应赋予青少年更多的自主权,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身份与定位。
SFT治疗师首先会识别家庭内部的权力分布和界限模糊的情况。通过调整,治疗师能够让家庭成员重新定义各自的角色,并帮助父母从过度控制的角色转向支持者的角色。这一过程不仅能够缓解家庭中的冲突,还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减轻他们在家庭中的压抑感。
2. 改善家庭沟通模式
SFT 还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许多青少年因为无法在家庭中表达情感需求,转而通过控制饮食等极端方式表达内在的焦虑和不安。通过结构式家庭治疗,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学会倾听和回应彼此的情感需求,打破僵化的沟通模式,从而建立更加开放、健康的互动方式。
在治疗中,治疗师会鼓励家庭成员更多地表达真实的情感,尤其是那些常常被忽视的青少年情感需求。
这种开放的沟通不仅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还能够帮助青少年找到更健康的情感出口,减少通过饮食行为来调节情绪的需求。
3. 重塑家庭动态,促进情感修复
通过调整家庭内部的互动模式和权力结构,SFT能够帮助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共同面对情感创伤,并找到新的应对方式。进食障碍常常被视为家庭关系紧张的信号,只有通过重建家庭内部的支持系统,青少年才能真正从心理困境中走出。
在小美的案例中,SFT治疗师帮助她的父母认识到,他们对她过度的控制实际上是家庭权力失衡的体现。在逐步调整了他们的沟通模式后,父母开始给予小美更多的自主权,并学习如何倾听她的情感需求。这一改变使得小美不再需要通过控制饮食来获得情感上的掌控感,而是能够在家庭中找到情感支持,从而逐步走向康复。
结构式家庭治疗通过调整权力结构、重塑家庭边界和改善沟通模式,能够有效干预青少年进食障碍。这种系统化的治疗方法不仅帮助青少年与家庭成员建立健康的互动,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中的情感和权力冲突,帮助青少年走向康复。
五、父母应该如何应对亚临床进食障碍
1. 认识问题的复杂性
亚临床进食障碍虽然不像临床进食障碍那么显眼,但它的隐蔽性和长期性绝对不容小觑。
也许你觉得孩子只是在经历“胃口不对”或者是“青春期的情绪波动”,但请注意,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情感压力和心理困扰。
孩子的饮食行为可能是在用“进食”表达情绪,就像你因为工作压力不小心吃了几块多余的巧克力一样。父母需要理解,孩子这些行为并非仅仅是表面现象,而是他们内在情感的折射。
把问题简单归结为“叛逆”或“挑食”,可能会让我们错失真正的沟通机会。保持耐心,不做过早的判断,给自己空间去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情绪波动。
心理学研究一再表明,饮食行为与情感焦虑紧密相关。虽然你不需要成为孩子的心理医生,但你完全可以成为那个最会倾听的家长。
2. 信任科学的治疗方法
在应对青少年的亚临床进食障碍时,家庭治疗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这并不是让你们全家坐下来相互指责,而是在专业治疗师的帮助下,通过改善家庭互动,帮助孩子在安全的家庭环境中逐步康复。
研究显示,家庭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青少年的饮食行为,让他们不再通过控制饮食来表达情感。根据《国际进食障碍杂志》的研究,家庭治疗对青少年进食障碍的成功率高达70%以上,且复发率显著降低。英国精神病学家Christopher Dare的研究也指出,家庭治疗在处理青少年进食障碍时比个体治疗效果更好。
在治疗过程中,父母与治疗师紧密合作,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帮助他们重建自我价值感和健康的情感连接。因此,信任科学,积极参与家庭治疗,不仅有助于孩子康复,你还会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与孩子更好相处的方式,深化彼此的情感纽带。
3. 给予情感支持,避免过度干涉
无论孩子的饮食行为多么令人担心,记住,情感支持是你能给予的最重要的帮助,而过度干涉只会适得其反。
试图控制孩子的饮食或过分关注他们的体型,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压迫,甚至引发更强烈的抵抗情绪。青少年需要在情感上感到被理解和接纳,而不是被“监视”。
不要让家庭成为一个压力山大的地方,而是让它成为一个温暖的港湾,无论发生什么,孩子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关爱。你可以通过非直接的方式给予支持,比如一起参加运动或参与他们喜欢的活动,而不必时刻关注他们吃了什么。
最终,孩子会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情感支持,而这比任何体重或卡路里数字更重要。
六、小结
Carter(1999)指出,家庭在不同生命周期中有不同发展任务。其中,青少年阶段有两大发展任务: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性和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亚临床进食障碍不仅是饮食问题,它反映了孩子深层的情感需求。在这段旅程中,爱与支持将是家庭顺利度过青春期旅途中的坚实力量,它将陪伴所有家庭成员获得更健康美好、受用终生的亲子关系。
家是心灵的港湾,不管生活有多艰难,爱让它永远充满阳光。
——Louisa May Alcott
(伦理声明:本案例中的“小美”为化名,内容基于真实案例进行改编,并已获得来访者的知情同意。来访者及其心理咨询师共同期望通过本文的科普分享,为更多面临类似问题的个体提供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Bruch H. (1973). Eating Disorders: Obesity Anorexia Nervosa and the Person Within. Routledge.
2. Zhang L. et al. (2021). Subclinical Eating Disorder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58, 102-108.
3. Ricciardelli L. A. & McCabe M. P. (2001). Sociocultural influences on body image concerns and body change strategies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24(1), 67-79.
4. Tiggemann M. & Slater A. (2013). NetGirls: The Internet Facebook and body image concern in adolescent gir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46(6), 630-633.
5. Fardouly J., Diedrichs P. C., Vartanian L. R. & Halliwell E. (2015). Social comparisons on social media: The impact of Facebook on young women’s body image concerns and mood. Body Image, 13, 38-45.
6. Stice E. & Whitenton K. (2002). Risk factors for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adolescent girls: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8(5), 669-678.
7. Goodsitt A. (1997). Eating disorders: A self-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oanalysis, 25(4), 625-645.
8. Bruch H. (1988). Conversations with Anorexics. Basic Books.
9. Lock J. & Le Grange D. (2013). Treatment Manual for Anorexia Nervosa: A Family-Based Approach. Guilford Press.
10. Dare C., Eisler I., Russell G., Treasure J., & Dodge E. (2001).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for adul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outpatient treatmen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78(3), 216-221.
11.Minuchin S., Rosman B. L., & Baker L. (1978). Psychosomatic Families: Anorexia Nervosa in Contex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Fairburn C. G. & Harrison P. J. (2003). Eating disorders. The Lancet, 361(9355), 407-416.
13.Eisler I. (2005). The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base of family therapy and multiple family day therapy for adolescent anorexia nervosa.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7(2), 104-131.
14.Slade P. D. (1982). Towards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norexia nervosa and bulimia nervosa.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1(3), 167-179.
15.Skårderud F. (2007). Eating one’s words part I: ‘Concretised metaphors’ and reflective function in anorexia nervosa—An interview study. European Eating Disorders Review, 15(3), 163-174.
16. Haley J. (1987). Problem-Solving Therapy. Jossey-Bass.
17.Schatzman M. (1990). Soul Murder: The Effects of Childhood Deprivation and Abuse. Basic Books.
18.Neumark-Sztainer D., Wall M., Haines J., Story M., Sherwood N. E., & van den Berg P. (2007). Shared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for overweight and disordered eating in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33(5), 359-369.
19.Le Grange D., Lock J., Loeb K., & Nicholls D. (2010). Academy for eating disorders position paper: The role of the family in eating disord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ting Disorders, 43(1), 1-5.
20.Treasure J. & Russell G. (2011). The case for early intervention in anorexia nervos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maintaining factor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1), 5-7.
21. Minuchin S. (1993). Family Healing: Tales of Hope and Renewal from Family Therapy. Simon & Schuster.
作者简介:吴希,2000小时+心理咨询师,北师大方晓义教授婚姻与家庭实验室成员,受训于美国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与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病区。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ID:gh_b23d067f4e3c),家姻心理是由北京师耘家和科技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品牌,致力于为婚姻家庭、婚姻家庭咨询师和相关机构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微信公众号:家姻心理,欢迎关注!
互动时间
你见过“亚临床进食障碍”的病例吗,有什么感受/见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