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担心,就是一种诅咒
作者:晓萍萍萍
来源:微信公众号: 晓萍萍萍(ID:HXP1990424)
你是否会有过这样的一种心境,总是担心身边的亲人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当出现这样的心境时,一边会不断地自责,埋怨自己不应该想这些不好的事情,然而自责中又会加重这样的担忧,在那里杞人忧天,恐惧着内心的担忧。
于是,常常是被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搞的心率交瘁,可能还会经常性地宽慰自己,我一定是太爱自己的家人了。
但过度地担心真的是爱吗?有没有可能这种心理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我们自己不知道的隐喻。
01
过度的担心,其实是你在使用“被动攻击”
曾奇峰老师说过,“过度的担心等于诅咒”。
而之所以会过度担心某个人的安全与健康,很有可能是你内心里面有些没有办法言语的,对他们的愤怒没有表达。
简单来说就,你幻想着他们出事,其实是在对他们释放自己的愤怒,而如果你的幻想成真了,就等于是成功表达了对他们的愤怒。
听上去是不是感觉内心很阴暗,但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察觉到的思维,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准则和良心,是不允许自己对他们诅咒的。
所以,曾奇峰老师说诅咒就变形,变成了过度的担心。
而这其实也是一种“被动攻击”,因为你在关系中对一个人感到不满了,但又碍于各种原因,不能甚至不敢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
于是,这些愤怒就被积压在心中,成为积怒,最终以各种被动攻击的方式出现。
被动攻击反应在行为上,就是犯莫名的错误,故意迟到,忍对方生气,而反应在心理上就可能是过度的担心,总是担心对方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但实际上,对方并没有因为你内心投射出来的想象而发生,但这种诅咒变形后的过度担心,就是在内心里使用“被动攻击”。
所以,当下次你在对谁进行过度的担心时,就要明白你是对这个人有愤怒的,而不是真正的在担忧。
02
想要不在过度的担心,就要学会让关系不“积怒”
只要是人和人之间相处,必然会产生矛盾,但很多人会碍于一些原因,不去解决这些矛盾,于是随着矛盾的积累,心中的不满也会变得愈演愈烈。
但是被压抑下来的愤怒并不会消失。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而这种丑恶的方式就有可能是以“过度担心”的方式呈现出来。
所以,真正好的关系,健康的关系都不会去回避这些矛盾与愤怒,而是会在关系中有效的解决掉。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了,我不敢,我害怕被报复,害怕激起对方更大的愤怒,而且如果对方是自己的父母的话,如果反抗了,后果会更严重。
当然,我们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时,必然要面对一些不可控的局面,这些都是必然的,如果自己能掌控也就不会害怕面对。
但你不去面对,一味的忍让退缩其实并不是为了关系好,矛盾只会变成积怒,最终以很多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就比如“过度的担心”。
所以,不要害怕在关系中表达自己的不满。推荐你使用一种心理表达,叫做“不含敌意的坚决”,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坷胡特提出。
简单来说就是,在表达自己不满的过程中,虽然我态度很坚决,但同时我对你又完全的没有敌意。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主要就是害怕说出来以后,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变成了吵架现场。
而如果我们能够在表达不满地过程中没有敌意,对方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被指责,你只是再让对方知道你在守护边界,那么也就不存在会伤害到对方,破坏了关系。
当你在倾诉事实时,一般对方都会去审视自己的不足。
或许你用不含敌意的方式去捍卫自己的权益无法改变什么,对方依旧还会如此,但你在表达不含敌意的坚决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在释放自己愤怒了。
最重要的是你将自己的不满表达了出来,而且还没有破坏掉关系,而至于对方有没有改变,这些都是无法掌控的。
但相信,你用不含敌意的坚决次数多了,关系中必然会发生很多微妙的改变,至少积怒会减少了,也就不存在你对亲人,家人有愤怒而产生“过度的担心”。
03
心怀祝福,顺其自然
还有一种方式,当你产生过度的担心时,你就知道这是在对他们心里有愤怒,而这时候很容易会进行自我攻击性,觉得是自己太坏了,竟然想要“诅咒”家人。
但不论是自责自己,还是继续的过度的担心,都还是心怀愤怒。
所以,请不要进行自我攻击,而是在懂得了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之后,转为心怀祝福,祝福他们一切顺利,然后顺其自然。
接着把自己的思维从这个起心动念中抽离开,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去散散步,看看云,买一杯喜欢的奶茶,做做家务,看电视剧,都可以,总之就是不要在给这个念头注入养分,当你不去想它时,自然就不会自扰之。
我们头脑中的任何一种想法之所以会一直停留,内耗你,就是因为你在不断地去思考,给它注入无尽的能量,但如果你放下了, 对它不在理会,转而去思考别的问题,就会发现它在你的脑海里消失了。
所以,不要在一个不好的问题上纠结个不停,有些事情,有些问题本就是无解的,要学会心怀祝福,一切都以善心出发,然后顺其自然,因为当你的心态摆在了,烦恼自然也就消失了。
记得点个「在看」,请学会专注在自己的人生课题中。
作者简介:晓萍萍萍,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晓萍萍萍(ID:HXP1990424),一起探索思维与心灵的成长,陪你终身学习♡
原作者名: 晓萍萍萍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 晓萍萍萍(ID:HXP1990424)
转载原标题: 过度的担心,就是一种诅咒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