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小学生“极端欺辱”事件:除了严惩,别忘了追问这个问题
作者:Arthur Chen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近期,几张打印在A4纸上的截图和两个身着蓝色小学生校服学生模样的照片,在网上广泛流传。
据截图所述,这两名一胖一瘦、看起来10多岁的学生,在长达2年的时间内,对同宿舍的一名男生进行了令人不堪入目、无法被平台审核通过的行为,官方定义为“极端欺辱”,不过在很多网友看来,这四个字还是太轻飘飘了,难以概括自己看后的震惊和无语。
9月26日,官方发布通报,证实确有此事发生,在大同市某小学的赵某某和晋某某(均为9岁),对同寝室的孙某某(10岁)多次“辱骂、殴打、欺凌”,因为是未成年人,所以予以训诫,并责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对其监护人也予以训诫、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其所在学校的有关领导、老师也进行严惩,包括开除不等。
很多网友依然不满上述决定,但是毕竟这两个人只有9岁,在目前情况下,已经是有关部门能做到的极限了。我认为,除了严惩之外,其实更重要的还是追问: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仅仅是小学生自己的问题吗?
我想用“生理-心理-家庭or教育环境-社会”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大家分享一下对这一“极端欺辱”事件的看法。
01
很多人看待这样的事情,第一感觉是:小孩子怎么会做这么恶劣的事情,是怎么被教坏的?
诚然,在很多人心目中,小孩是天真浪漫的,不是有人教,是绝对不会做坏事的,这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误解。
要知道,人类本身是野兽,我们都有自己的兽性。之所以会变得“温良恭俭让”,实际上是后天教育和文以化成的结果。
知名作家斯蒂芬·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一书中,用上下卷整整两厚本,揭示了一个规律:
整个人类,就是从非常恶毒,一点点被改造成现在这副模样,能规规矩矩地对待别人。
他在书中引用大量例子证明,小孩子事实上也是很坏的,只是在后天被教育、规训,才变得行为规范,即约束自己内心中的恶。
所以,从生理,或者基因的角度来说,这两个小孩所做的事情其实是他们兽性的体现。
我们要加以追问的是,他们的兽性是之前就没有被约束过,所以在学校里推而广之,还是学校给了他们兽性释放的土壤?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
如果是前者,其实上是家庭教育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对于孩子太过溺爱,成长环境中就没有被教育过要怎么正确对待别人。
如果是后者,我会在环境这个框架中分析这个问题。
02
本来按照这个模型的顺序,我应该先分析心理,但是对于这两个人不了解,很难给出有针对性的分析,所以我暂且不表。
先谈谈他们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其所处的学校。
据公开媒体报道,实际上,他们所在是一个寄宿制的学校。
他们从进入小学开始,就是寄宿制了,从那时候开始,就逐步实施这样恶毒的行为2年之久。
而我们都知道,过去这2年,其实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环境,可能大部分时间,就是这群小孩长期共处。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基本上脱离了父母亲的约束,而在学校这种环境中,我也不认为老师在这过程中能有精力照顾到每个人。
这就是由一群小孩子形成的小的社会。
这让我想起了英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故事讲述的是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在这个小孩形成的小社会中,他们彼此作恶,互相残杀……
戈尔丁有过十年的教书生涯,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如果不是教师的教育和及时制止,如果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许多孩子就会打架斗殴,就会做出野蛮的举动。
所以,可以说正是这样的环境,给了一些小孩子释放恶意的土壤。
假如,这个学校没有那么封闭,假如老师在其中扮演更加积极的作用,假如学生经常能回家,或许结果都不会那么长期、那么严重。
这一事件值得让许多考虑送孩子去寄宿制学校的家长深思。
你付了大量的费用,让孩子去接受所谓的“名贵”教育,但是很可能就是让孩子去体验这种艰难的生存环境。
至少,从一个人心理健康养成的角度来说,我非常不赞成让这么小的孩子到寄宿制学校去,至少不能是这样的寄宿制。
03
还有一点,虽然不是直接因素,但是非常重要的,即社会。
诚然我们整个社会是反欺凌的,至少对于校园环境是反欺凌的,所以对这样的事情人人言必称“要严惩”,但是,必须要承认,我们整个社会依然会存在着比较普遍的恃强凌弱,比较普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一个人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能够占据更多资源,这个人就是王者,就是被崇拜的对象,也不管他使用的方法是否合法,是否合理,在这个过程中给别人造成多大伤害。
而一个人如果处于弱者的位置,好像就是要臣服于强者的淫威之下才是生存法则,不能抬头,不要表达抗议,乖乖配合才好。
这样的思想,在许多人心中深深扎根。
这种基本的视角建构和人生哲学,不会不影响到小学。
在学校里,有没有这种谁更厉害一点,就要更崇拜谁的状态呢?
比如谁的父母更有权、有钱,这个小孩受到更大优待?
……
如果老师这样想,父母这样想,孩子也会这样想,在他们看似平等的环境中,其实也会分出等级,比如谁是可以被欺负的对象等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很难要求孩子养成基本的人格平等意识。
即便不是这样的欺凌,我相信也会有其他形式的欺凌。
04
最后,我想再拉回到心理维度。
不少人会觉得,这些小孩是很变态的,是性心理很有问题的。
首先要说,即便这样的小孩有同性性取向,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能因为这个部分去妖魔化他们。现在的小孩性觉醒意识比较早,很早就有这方面的感觉,并不奇怪。
在这类事件的讨论中,务必要澄清这一点,因为我已经看到有类似很多的言论指向对同性的指责,这是方向性的错误。
这些小孩真正有问题的是强加在并不愿意跟他发生关系的人身上,这在任何的亲密关系中都是不被允许的。
也就是说,这其实不是性的问题。
我想用知名哲学家福柯的一句话亮明我的观点:
“这世界的一切东西都指向性,唯有性本身和性无关,性关乎权力。”
最近,在日本同步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性侵事件,杰尼斯公司创始人性侵事件。许多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日本男明星都出自于这个公司,可以说,这家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亚地区许多年轻人的青春岁月,也深刻改变了东亚地区的审美取向和娱乐行业发展。
而这家公司的已故老总喜多川,是上述成就的主要创立者,是在日本国内,乃至东亚地区娱乐行业泰斗级的存在。
而他在长达40年的时间内,对公司内的男员工进行性侵,我们熟悉的很多男明星很有可能都是潜在的受害者。
而喜多川之所以能胁迫成功,并不是因为他很高大威猛,而是他掌握了巨大的权力,能决定哪个明星能否出道、有演出机会,如果拒绝,甚至他可以让日本电视台将其封杀。
而这种权力,也让知道内幕的日本媒体界选择闭嘴,认为最好不发声比较好。
事实上,过去一二十年,日本很多民众也认为,基于喜多川的巨大贡献,这类不利于他的事,不管真假,都不应该被报道,认为这会影响到日本文化产业。
对权力者的崇拜和跪舔,是多么赤裸裸!完全可以无视弱者被欺凌的铮铮事实!
直到喜多川去世,他的影响力也逐渐褪去,日本社会经过一轮Me Too的洗礼,他的问题才得以正视。
把福柯这句话和杰尼斯公司的案例放在一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桩发生在小学生中间的“极端欺辱”事件:
说到底,性本身只是结果和表现方式,本质上是权力问题,是权力不对等,才让这样的事情持续发生。
小学生能掌握的权力太少了,才在性上,在身体掌控上做文章,或者是他们还太稚嫩,所以表现得更为赤裸裸。
要改变,最终还是要靠我们改变这种非常落后,但是确实存在的社会权力等级结构。
小孩犯错,当然要惩罚。但是,他们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我认为主要责任并不在他们本身,而是他们所处的大小环境,是在那些大人的身上。
甚至很有可能也包括你,因为我们,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给了他们这样一个社会环境。
他们到底会变成什么样,或者说我们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我们要肩负很大的责任。
如果大小环境没有显著变化,任何的反欺凌,只能说是一种口号,说说而已。
作者简介: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40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原作者名: Arthur Chen
转载来源: 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转载原标题: 大同小学生“极端欺辱”事件:除了严惩,别忘了追问这个问题
授权说明: 口头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