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三论》:弗洛伊德眼中的“性”
《性学三论》出版于1905年,彼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49岁,距离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不过五年,属于弗氏精神分析早期的理论奠基之作。
许多精神分析理论为人所诟病的言论,都出于此书,比如——女性因为没有阴茎而自卑,都有“阴茎崇拜”;或者性冲动是精神病唯一的、持续的以及最为重要的能量来源等。很多人因此不喜欢弗氏精神分析,并对弗洛伊德打上“男权”及“泛性论”的标签。
但当我读完此书,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一旦能以包容而开放的心态去读他,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弗洛伊德,他是一个固然有些直男,但又的确充满人文精神的科学家,甚至可以说他其实还蛮女权的,对女性一直怀着尊崇与怜悯的情感。
先来看看老弗爷一直强调的“性”到底是什么。如果不能理解其所指的性学观念所指为何,就很难理解此书的逻辑,更难以理解整个古典精神分析的理论脉络。
在《性学三论》中,弗氏用很多不一样的词汇来形容“这个东西”,例如:性能量/性冲动/力比多(Libido)/原欲,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它们绝非狭义的、大众所理解的“交合”。在此书《原版序》的最后,弗洛伊德自己给出的唯一一点吝啬的解释(或许他认为这是不言自明的,实在无需解释过多,却导致百年来无数的误读):那些高高在上、对精神分析指手画脚的人,都应该回想一下精神分析所扩展的性学观念,与圣人柏拉图所说的“爱”何其相似。
这是老弗爷让人迷惑之处。他明明以科学家自居,此处的解释却偏偏极具浓厚的文学色彩。那么问题又来了,“爱”又是什么?谁能说得清楚?
根据我自己的理解,非得把“性”理解为“生命能量”才能读通此书。不仅是“能量”,而且遵守能量守恒定理,和蒸汽机里的蒸汽差不多。
现在我们知道,精神分析属于解释学而非科学,但在弗洛伊德所处的“科学至上”时代,他也只有紧紧抱住“科学”的大腿,才能不被斥为“伪科学”。
弗洛伊德原是神经科医生,离发现神经突触之差一步,若不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支持不了他搞科研,说不定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曾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2次,但一次都没有获奖)。
所以他本身就是科学家。再看看他所处的年代,17世纪末,能量守恒理论被提出,1776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同为1905年,爱因斯坦把能量与物质的静止质量联系起来,给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在这样的时代,弗洛伊德将“能量守恒”的概念引入精神分析,是很自然的。
性倒错(同性恋)
此处为了行文便利,采用了书中“性倒错(同性恋)”的表述,而不采用看似政治正确的“性少数”一说。
弗洛伊德将性倒错(同性恋)人群分为三类:
1. 完全性倒错者(天生);
2. 两栖性倒错者(心理上表现为雌雄同体);
3. 偶然性倒错者(受生活环境或幼年经历影响)。
他认为:“性倒错伴随部分人一生,但也可能在某些时间段消失,或是作为性发育的一个正常阶段出现;它甚至还可以在一个性取向长期正常的人那儿突然出现。还有些人在正常的和倒错的性对象之间周期性地游离不定……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人都处在介于性正常和性倒错之间的过渡状态中……先天性和后天习得这两个选项不足以概括所有的性倒错关系。最为极端的完全性倒错人群才谈得上先天性。”(p05-09)
同性恋现象是人类种群所独有的吗?我们会在一些哺乳动物身上观察到,它们会经常与同伴进行撕咬、打闹或是亲昵,无论性别。但我们却不以为怪。“蒸汽机里的蒸汽”仅仅是一种最粗浅的理解,更为贴近的解释可以表述为“混沌一团的、与世界交互的驱动力”。对于性倒错(同性恋),前者很难解释,但用后者就很解释得通。人类种群诞生之初、一个婴儿降生之初,亲密的需要、与世界互动的需要本就是混沌一团,不分性别是最天真自然的状态,将同性恋变成为“倒错”“少数”才是人为干预的结果。而更有甚者将其上升到“亵渎神灵”或者“犯罪”之说者更是糊涂蛋。
关于同性恋现象,老弗爷还有一个有趣的观察:
如果伴随着性对象的倒错,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如性冲动和性格特征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那或许就能证实心理雌雄同体的存在。但遗憾的是,类似的性格转变仅在少数女性身上有所体现,男性的阳刚之气更可以丝毫不受性倒错的影响。(p11)
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女同性恋中气质偏向阳刚的一方,称之为“铁T”。但认为男同性恋者就是“娘炮”可能真的是误会。
压抑与升华
从能量角度看,弗洛伊德的理论与道家的“顺其自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无论是蒸汽也好,生命能量也好,都该去往它该去的地方。力比多的释放有三种路径,其一是正常的去处,交合、繁衍后代、或者享受性愉悦。我们重点说说其他两种。一是压抑,一是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由于社会文化性道德的要求(禁欲),本来就有的能量被压抑,没有去往本该去的地方——比如性爱活动——那么按照能量守恒定理,它也并不会消失,而是一定会另辟蹊径。这时无处安放的生命能量就有可能以扭曲的方式——精神病(如歇斯底里症、强迫症、神经质)或者反常的性冲动(性变态,如露阴癖、恋物癖、嗜粪癖)的方式来释放。
至于为何弗洛伊德会将精神病的原因归结至被压抑的性能量,是来自于它的临床观察。
一是因为性的压抑确实导致了一部分的身心异常,如最著名的歇斯底里症患者安娜.欧;另一部分是他观察到:在同一户家庭的同辈中,不同性别的子女会同时发展出性变态(男性)和精神病(女性,受到更严重的压抑)。那么很自然可以联想到,大概率是这个家庭的教养方式呈现的性压抑部分的作用。
听到“性变态”,很多人可能马上避之唯恐不及。但你可能想不到,《性学三论》第一章的标题就叫——每个人都有点“性变态”。需要澄清的是:
如果性反常行为仅仅是与正常行为并列出现(两者具有共同的性目标和性对象),那即便客观条件有利于反常行为而不利于正常行为,也称不上是病态。只有当正常的性行为被彻底地排挤和取代,性变态行为将正常行为彻底排除在外时,我们才可以将这类症状断定为病态。(p27)
与此对应的是弗洛伊德引述的莫比乌斯( Moebius )的一句话:
我们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神经质。由此可见,性变态不仅分布十分广泛,本身也算不上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甚至根本就是正常体质的一部分。(p38)
而有些性能量可以被升华,从而表现出其文化价值。例如一些卓有成就的艺术家、思想家、科学家。有一处不该被遗漏的表述是:“就在孩子们的性生活第一次走向繁荣的时候——这大概是三到五岁期间的事情——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开始萌动……求知欲既不是性冲动的组成部分,也不能说跟性欲毫无瓜葛。从一方面看,它是控制欲的一种升华形式;从另一方面看,其能量来自窥视的欲望。”(p73)——我想这是对“性能量”是“混沌一团的、与世界交互的驱动力”的解释的相当好的佐证。
另一个绝好的例证是:“从一个人的性行为中,往往能看出他的处世原则。一个会对自己的性对象穷追不舍的人,在追寻其他目标时大致也会如此。那些经过深思熟虑克制了自己的强烈性欲的人,在生活中也会表现得谦让、畏缩而非主动。”(p209)
我想这绝不仅仅可以用简单的“人的个性在各个面向具有大体一致性”来解释。写到这里我似乎有点明白了,为何对伴侣来说,“性和谐”是相当重要的面向。或许性活动的确是两人相处模式的缩影,很能看出两人个性是否合拍。
处女禁忌
在《爱情心理学》一章中,弗洛伊德补充了一个重要材料:处女禁忌。
根据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发现在原始人的性生活中,人们不仅没有所谓的“处女情结”,视女性的童贞状态为圣洁美好,相反,在原始人包括现代还存在的一些原始部落中,人们将女性的童贞视为可怖之物,甚至需要在举行婚礼之前举办盛大的仪式,由专人移除新娘的处女膜,免得新郎招致灾祸。且破身禁止由第一次婚内性交引起。
我想,这则材料的补充是为了说明:我们这个社会(近几百年来)要求女子在与一个男子步入婚姻的殿堂前,不得有与其他男子发生性行为的经历——这一观念并非源自自然天性及必要,而是近代男权社会为保证男子对自己妻子的排他性占有权及一些经济权利而产生的。
禁欲
基于以上论点,弗洛伊德在最后一章《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中痛斥现代的性道德,认为性压抑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蠢事。
首先,性能量是压抑不住的,被压抑的性能量不会消失。
二是压抑性能量这个动作本身将消耗大量宝贵的能量(这一部分的宝贵能量本可以转化为杰出的创造力);
三是好不容易被压抑的性能量极有可能将以扭曲的方式成为精神病症状;
四是,崇尚性压抑的社会文化会大大增加一个种族的生存焦虑感和死亡恐惧(就算是从微观角度看,也使每个个人的生命活力降低);
最后,其实也是最大的前提是,你压抑它干嘛?看看原始人,根本对处女膜怕得要死,处女情结那玩意儿根本是男权视角下的毫无意义的游戏(都3202年了竟然还有直男癌有愚蠢的处女情结吗?)。
在整理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愈发感受到老弗爷思想的逻辑和秩序之美,能力和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将其严密的逻辑尽数展现,乃一大憾事。
以上,将弗洛伊德的性学概念理解为“混沌一团的、与世界交互的驱动力”,“一股热爱的、形态美丽的生命能量”应该大差不差。可是回过头想想,形容这样一种混沌的、美丽的、生生不息的、说不清楚的东西,还是他老人家用的“爱”字更为贴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