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抑郁症、双相患者容易肥胖?如何科学减肥?
本文字数约:4005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5月11号是“世界防治肥胖日”。如何有效、科学地减肥,这不但是大众关心的话题,也是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和父母面临的难题。
因为很多患者服用精神科药物之后,出于药物副作用而迅速发胖。有的患者本来体型就偏胖,得病之后活动减少,再加上药物副作用,或者还出现了暴食、贪食症状,那就更胖了。
这种情况不但对患者身体有害,而且可能令患者更加自卑,心理压力更大。那该怎么办呢?今天这篇文章就深入谈一下这个话题。
01
抑郁、双相患者肥胖的常见原因
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患者之所以过度肥胖,很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孩子没患病之前就比较胖,父母也胖。
这有可能是家族里就有肥胖体质的遗传因素,但也有可能是一家人的饮食结构都不够科学、健康,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摄入过多。现在不少青少年、年轻人爱喝奶茶,吃汉堡、炸鸡,这就更容易肥胖了。
第二,父母的体型和饮食结构没有太大问题,但因为教育方式不妥,孩子从小养成了爱吃东西的习惯,进食时非常开心。
这种现象往往有养育者的责任,尤其是疼爱孙辈的老人。很多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观念非常传统,认为孩子“能吃是福”,孩子吃得多、长得胖就是健壮的标志。
他们很容易鼓励孩子过度进食,对进食量不设限制,甚至过度夸奖,比如总是对孩子说“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宝宝这么能吃,真棒!”
这类过度夸奖容易让孩子对进食形成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食欲趋于失控,如果还爱吃甜食、油炸等不健康食物的话,那很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代谢综合征,最后发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的孩子甚至发展成进食障碍,比如神经性贪食症、暴食症等等。我们就接诊过不止一位这样的患者,比如小玲和思敏,她们都有过肥胖和进食障碍的问题,一个是神经性贪食症,另一个是暴食症。
我们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发现,这与她们家人在饮食方面的错误养育方式有关。
比如小玲从小就被姥姥夸赞能吃、身体棒,有一次她一口气吃了12个肉包子,撑得走不动了,但她还想吃,外婆立马递过来两个,还夸她“想吃就吃!能吃就是棒!”
思敏也有类似的经历,上小学时,外婆接她放学,经常一看到她就给她塞吃的,各式奶油面包、蛋糕等。
思敏一边走一边吃,特别开心,一下子能吃好几个。外婆不但不阻止,反而很欣慰,下次甚至会准备更多。反复多次这样的经历,导致思敏埋下了罹患暴食障碍的隐患。
第三,孩子因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出现了严重的情绪问题,甚至已经被诊断抑郁症、双相障碍了,他们通过暴饮暴食来缓解心理压力。
进食是会带来轻松、愉悦感觉的,尤其是吃甜食时,心情不好时大吃一顿,有助于缓解情绪,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
而对于有严重情绪症状的患者来说,他们容易过度依赖这种方式来释放压力。每当焦虑、失落时就想吃东西,尤其是含糖量高的,有的患者甚至有“糖成瘾”的症状。
有些没有明显情绪障碍、但有肥胖症的孩子,其实也有“糖成瘾”问题。如果“糖成瘾”不解决,他们的肥胖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第四,精神科药物副作用导致了代谢紊乱综合征,患者的迅速增重。
奥氮平、喹硫平等抗精神病药尤其容易引起这种情况,很多患者家长说,“我的孩子服药后,就像吹气球一样,一个月内长了20斤!”
如果以上几种因素叠加,再加上患者得病后精力减退,不愿出门,整天宅在家里,那就更容易发胖了。
很多患者本来就不够自信,看着自己日益肥胖的身形,她们会更加自卑,社交时更容易遭到外界的嘲笑和排挤,形成二次心理伤害,情绪问题就更严重,暴饮暴食也可能进一步加重。
那找大夫复诊时,大夫可能就会加大药量,药物副作用就更加明显,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02
父母如何引导孩子科学减肥?
那该怎么办呢?孩子病情严重,药物一时停不了。孩子情绪不好,家长不敢逼迫孩子少吃、多动。父母怎么科学地引导孩子减肥呢?
以下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给抑郁症、双相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提供一些减肥建议。
第一,如果因精神科药物副作用导致发胖,患者、父母可以积极跟大夫沟通,尝试换副作用更轻微的药物。
精神科临床中,最容易引起发胖的药物是抗精神病药,这常用于双相障碍和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而不同抗精神病药导致发胖的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
氯氮平 > 奥氮平 > 喹硫平 > 利培酮 > 齐拉西酮 > 阿立哌唑
父母可以参照这个信息,跟精神科大夫沟通药物的选用,但切忌擅自换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父母尽可能找到孩子所遭受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并有意识地修复,孩子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缓解后,自然就不会那么依赖暴饮暴食来解压。
目前,社会上能够高效修复叠加性心理创伤的机构极少,我们机构是其中之一,但接诊数量也非常有限。
对于绝大部分青少年患者而言,更可行的方式是通过“自我家庭治疗”来逐步修复叠加性心理创伤。也就是父母一定要加强反省、改变及提升,改变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有意识地改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氛围。
还有,有的父母曾在无意中嘲笑过孩子的体型。比如我们接诊过的一位患者,她的父亲有一天发现女儿长胖了不少,劈头盖脸地就来一句,“你咋长这么胖了,以后还怎么嫁人?”
这句话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还反映出很多人的偏颇观念,女孩保持良好身材,就是为了得到男性的青睐,更好地嫁出去吗?这位父亲的真正想法可能不是这样的,但他无意中说的这句话,就有可能对女儿灌输了这个观念。
所以,父母要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无心之失,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去道歉、解释,修复孩子对于外形的心理创伤。
还有,很多肥胖的孩子曾被人嘲笑。比如上面说过的患者小玲,她的同学曾经嘲笑她“胖得像猪一样”“长得像韩红”,这对她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创伤,也是后来她罹患神经性贪食症的心理根源之一。
如果父母了解到孩子有这类创伤,也要想办法修复,并引导孩子用积极、理性的方式去面对外界的眼光。
当亲子关系明显改善后,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培养更健康、积极的减压方式,比如适当运动、散步等等,减少孩子用暴饮暴食来减压的频率。
第三,在亲子关系得到改善后,父母要了解孩子是否有错误的减肥观念与方法并纠正,因为有部分暴饮暴食、肥胖的问题是因为不科学减肥引起的。
比如很多女性非常在意外在形象,过度追求瘦削、骨感的身材,为了快速达到目的,她们会采取极端的减肥方式,比如过度节食、过度运动。
这些方法在短期内确实很明显,体重一下就下去了,但可持续性差。比如过度节食,长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脱发、月经不调等问题。
而且过度节食后,食欲容易反弹,一旦这些女性没忍住,就极有可能出现暴饮暴食的补偿进食行为。但吃完之后她们又后悔、内疚,可能就会催吐、吃泻药,如此反复进行,就演变成神经性贪食症了。
过度运动的危害也很大。我们接诊过一些青少年患者,她们想用拼命跑步来换取好身材,甚至有病理性“运动成瘾”的表现,一天不运动就烦躁不安。但过度的跑步让她们的膝盖受伤,短时间不能跑步了,这又让她们更加焦虑,情绪症状更严重。
所以,减肥的方法一定要科学,不然越减越伤身,甚至越减越胖。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调整饮食结构做起,尽量做到低盐、低脂、低碳饮食。推荐大家可参照《谷物大脑》一书,并根据自身情况、医生的建议,综合地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
如果想“节食”,推荐使用“5+2轻断食”方法,国内有名的协和医院就发布过“5+2轻断食食谱”,大家可以参考。
父母们不要再觉得孩子每天都要吃3顿、顿顿都要吃饱、吃好才是健康,这已经是陈旧观念了。临床研究早已证实,科学的轻断食能延长寿命,提高身体机能,有助于保持健康!
第四,还可以结合运动、针灸等方式来帮助减肥。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适当运动,也可以进行专业的健身,加强降脂训练,但一定要记得,健身运动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孩子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他们很可能不愿意出门社交,病情严重时也不愿意动。家长别急于一时,要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前提。
比如孩子如果不想去健身房,那可以由父母陪同在家楼下简单运动。现在有很多有运动功能的电视游戏、平板电脑游戏,既能锻炼身体,又有趣味性,父母可以多去了解,跟孩子一起尝试。
有的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封闭式的“减肥营”或“减肥基地”去,这一定要慎之又慎!
一方面,这些组织有可能只注重效果,但缺乏专业的、科学的减肥方法,后续孩子的体重可能严重反弹,身体也受到损害。
另一方面,从表面看来,这种“减肥营”里的都是有肥胖问题的人,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但其实很多人还有复杂的精神心理问题,比如情绪障碍、成瘾问题、性心理问题,甚至品行和人格问题。
可这种组织一般不注重这些深层次心理问题,也没有办法去解决。那么这些“营友”天天吃住在一起,生活作风就可能很乱,孩子就很可能受到不良影响。
我们就接诊过这样的青少年,父母把她送到减肥营,不但没有减肥成功,还染了不少恶习,被“渣男”伤害,父母肠子都悔青了!
另外,如果孩子愿意,可以到专业的权威医疗机构利用中医针灸帮助减肥,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负性情绪。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适合孩子,而肥胖问题又比较严重的话,父母还可以带孩子看内分泌科,由医生从临床角度制定减肥计划。比如,医生有可能会让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这是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以预防、减轻胰岛素抵抗,缓解代谢综合征和肥胖问题,还有抗癌及抗衰老等作用。
还有,父母的参与很重要。哪怕父母自身没有肥胖问题,但为了孩子,最好一起践行减肥计划,以身作则。
在这过程中,父母能起到榜样作用,还能亲身体会到孩子减肥路上的难处,增进亲子间的理解、鼓励和监督,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亲子关系。这本来就能让孩子的情绪更好,加快孩子的康复。
父母还可以借着这次减肥经历,培养出孩子的自律和逆商,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