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群体面临的几个重要议题
出柜
在世界范围内,有一些勇敢出轨的名人。如前文所提到的苹果CEO库克。
2014年10月30日,库克在美国《商业周刊》网站发表文章称,“身为同性恋我感到自豪”。库克正式宣布同性恋身份,成全球最大700家公司CEO出柜第一人。
库克说:“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尝试保持最基本的隐私。”
但是,“如果听说苹果CEO是个同性恋能够帮助那些挣扎于性别困境中的人,或带给那些感觉孤独、渴望获得平等权利的人以安慰的话,那么这值得我用公开自己的隐私来交换。”
在中国,性少数人群依然生活在阴影当中,只有大约5%的性少数人士完全公开了他们的性身份。
在这里,我想起了多年前咨询的第一个同性恋的学生,当时他说只想要电话匿名咨询,不想面询。当被告知学校当前的服务只有面询,没有电话咨询的时候,才不得已透露了自己的姓名并进行预约。
我想,对于那个同学来说,实名登记并和老师见面就相当于面对老师“出柜”。之所以一开始不想,是因为有各种担忧。
2016年8月,同志商务联合20多家中国LGBT小组,企业以及媒体举行了2016年度中国LGBT群体生活消费调查,共有2万名18岁以上的受访者通过线上招募参加调查(其中16690名为LGBT受访者)。以下是关于LGBT目前出柜状态的数据。
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只有3%的男同性恋(男双性恋)和6%的女同性恋(女双性恋)是完全出柜的状态。
在所有的关系中,对好友出柜的比例最高,女同性恋/女双性恋对好友出柜的比例高达74%,对家人出柜的比例远低于好友,分别是19%和25%。
有网友坦言:“能说真心话的朋友中,八九成都知道我是gay了。父母和亲戚都不知道,父母生活很传统,也不了解同志,每次电视上看见金星就骂变态。我自己会在朋友圈分享很多同志活动的信息,但都屏蔽了家人和亲戚。”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一时很难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电影《天佑鲍比》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一位母亲因为不能接受儿子鲍比的同性恋倾向,结果使得鲍比选择轻生。
她在悲痛欲绝后投身同性恋公益事业的故事。鲍比母亲的演讲非常感人。
有时间的话大家可以看一看这个电影。对于家有LGBT孩子的父母来说,尽管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相当的不容易,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幸福,所以,尊重与认同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自我认同
第二个重要议题是自我认同。我们特指对于性倾向的自我认同,即接纳自己性倾向的程度。每个人的自我认同状况有所差异。自我认同的程度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
有知乎网友曾这样描述自己完成自我认同的历程:
我花了三年时间完成自我认同。查资料,看文章,一会儿肯定,一会儿又否定。内心自责,羞愧,平时也遮遮掩掩,生怕别人一不小心知道了会有歧视。
一度觉得如果没有遇到他,我是不是就不会是同性恋,是不是就能跟女生谈恋爱,结婚生子。但是后来我知道,即使不是他也会是别人,注定会有人来告诉我这个事实。
尽管LGBT性少数群体自我认同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由vivienne cass在1979年提出的自我认同的6个阶段是被普遍认可的。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经历了所有的阶段,可能有跳跃,也可能打乱了顺序。但是这几个阶段可以让你明白自己是处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中。
(此部分内容主要来源于豆瓣的文章,原文网址如下: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641573/)
阶段一 困惑
这时的你经常会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我会是同性恋吗?还是我是双性恋?亦或者我是跨性别者?”你注意到你被同性所吸引,并开始怀疑自己的性取向。
阶段二 挣扎
你试图解释自己为什么被同性所吸引,然后你隐约觉得“是的,我可能就是同性恋,或者我是双的。”当你发现这一点后,孤独会袭上你的心头,你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是不正常的。
然后你还会困惑:“难道只是我喜欢上她这个人,还是我一辈子都是会喜欢女人的?”。
阶段三 容忍
你开始接受自己是GAY或者拉拉的事实。或者你只是承认自己有成为GAY或者拉拉的潜质(譬如你觉得和一个男人/女人发生性关系是可以的,但是你还没有足够的准备去承认自己是GAY或者拉拉)。
这时的你还可能有这种想法:我只是喜欢他/她,以后不可能再爱上别的男人/女人。行动方面,你会寻找身边或网上的GAY/拉拉,去与他们/她们交流,或者加入一些相关组织。
阶段四 接受
你不再去关注什么性取向的问题。你意识到当一个GAY,拉拉或者双性恋者没什么大不了,生活照样可以快快乐乐,丰富多彩。你可能会向一些朋友出柜。
阶段五 自豪
你在这个圈子里建立了认同感,并开始向更多的人出柜。你开始关注同志的权益,为同志遭受的不公平对待打抱不平,或许会成为一名争取同志权益的积极份子。
阶段六 融入
你对自己的这方面已经没什么在意了,很自然地面对同性恋爱的生活方式。你不管在直人圈子还是同志圈子都混得游刃有余,对自己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你而言,GAY或者拉拉不再作为个标签,就是种生活方式而已。
我看到这篇文章后面网友的留言很有意思,和大家分享。
有些说“OMG!~~~我就是这样过来的啊!现在到阶段四——接受”
“啊,我还在介于二三阶段,是继续发展还是直接扼杀……这是个问题。”
“容忍中...当然,我的朋友在扼杀我,我可以理解可是很郁闷……我是错的?显然不是,但是她们使劲扭转我。”
“我是某天忽然顿悟,然后直接进入阶级4”
“原来我已经融入了……”
从这些留言中可以看出,大家所处的阶段是很不一样的。
看这边文章的LGBT的朋友们,你可以对着这个标准看看自己目前处于哪个阶段了,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在文章后留言。
总之,对于LGBT群体来说,完成自我认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不管你目前处于哪个阶段,我们都愿意陪着你,勇敢往前走。
安全保护
在这里,我们先来做一个艾滋病传播方面的科普。
如今不安全性行为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播和感染的主要途径。据我国疾控中心通报显示,我国艾滋病新发感染中性传播比例已经达到了87%,并且还在连年上升之中。男同肛交又是所有性行为方式中艾滋病传播几率最高的。
我们无法从一个人的外表和他的言行去判断其是否是感染者,而一个人有没有感染HIV 更与他的品行和道德没有必然关联。如果你不能确定对方是否感染了HIV,那么都请将对方视作可能的HIV 携带者,并始终在性行为中注意安全防护。
要确认一个人是否有感染HIV或其他性传播疾病,唯一可以相信的是检测报告。
还有一点需要知道的是,万一真的不小心发生了无套高危行为,切记还有阻断药可以阻断病毒,2小时内最佳,24小时黄金时间,72小时有效时间。
此外,调整自己看待艾滋病及其他性病与感染者的方式,也是保护自己的策略之一。艾滋病并不可怕,大多数感染者在接受治疗后与正常人无异,日常生活也不会导致传染。
帮助他们调整、让他们敢于面对和承认,营造一个非歧视的社会环境,不仅是对他们的帮助,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相反,我们对HIV感染者的歧视与污名,最终会将我们置于更大的感染风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