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杀的人,我们常见的谬误
人们常常认为,那些经常把“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的人,是以自杀来威胁身边的人,他们是不会自杀的。
然而,事实是,四分之三的自杀者事先都曾告诉别人自己自杀的意图,这或出于发泄的目的,或者是一种呼救。
三毛曾在自杀前就流露出这样的信号:假如我选择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这对于我,将是一种幸福。
若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这些自杀线索或呼救信号,并及时干预,往往可以挽救他们的性命。然而,若这些自杀线索、呼救信号没有被发觉或没有被认识到,那么有效干预的机会将会大大减少。
在此,针对日常中,我们对自杀者的一些错误认识,让我们更正确、更客观的了解自杀者,并尽我们所能的及时帮助到他们,哪怕只是绵薄之力,也比无动于衷或火上浇油好。
有关自杀的误解如下:
误解1、与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
事实上,一般应该和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心理咨询行业的从业人员通过大量研究和事实证明,与人谈论自杀的想法、过程、工具、准备等,有利于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考虑清楚生死问题,激发人的求生本来,愿意花时间重新获得对自己、对生活的控制。
误解2、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事实上,大量自杀死亡者曾经威胁过别人,或者对他人公开过自己的想法。
自杀就像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大多数在发生前已经有迹可查,自杀者会在言语和行动上表明自杀的意图。
谈论自杀只是一方面,有人还会在写作、谈话中透露自杀的方法甚至时间,他们会阅读很多与自杀相关的文学作品。
误解3、自杀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
事实上,从自杀者的角度看,几乎所有采取自杀行动的人都有充足的理由。
误解4、自杀者患有精神疾病
事实上仅有少部分自杀未遂者或自杀成功者患有精神疾患。
他们中大多数人是由生活中的突发性事件引起的,自杀是作为一种应激性的行为。比如,失去亲人、朋友、配偶,健康出现严重问题(癌症患者自杀率很高)、财产遭受损失、权利和尊严受到挑战、遭遇挫折等等,这些问题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
误解5、自杀发生在家族中,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事实上,自杀倾向没有遗传性,它是习得的或者是情境性的。
误解6、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
事实上,大部分人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产生自杀企图。他们大多数人能从短时的威胁中恢复过来,学会适应与控制,长久地生活,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免受自我冲突的威胁。
误解7、一个人自杀未遂后,自杀危险可能结束
很多人认为,自杀未遂是因为这个人并不是真的想死。既然他不是真的想死,自杀危险就结束了。
事实上,很多时候,自杀未遂,是人类的求生本能拯救了自杀者的生命。自杀未遂并不代表回心转意。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自杀研究专家乔伊纳说:“每一次额自杀对应的是20次失败的尝试。”
很多情况下,第一次自杀只是试探性的,割脉时可能刀口很浅,服用的药物剂量也不一定致死,但自杀者会不断地通过尝试积累“经验”,直到成功为止。
误解8、一个想自杀的人开始表现慷慨和分享个人财产,表明这个人有好转和恢复的迹象
事实上,大多数想自杀者在情绪好转后,才有精力开始做出一定的计划,安排他们的财产。这种个人财产的安排,有时类似于最后愿望和遗嘱。
误解9、自杀总是一种冲动性行为
事实上自杀有些是冲动行为,另一些则是在仔细考虑之后才实行的。
有些人一心自杀却没死成,也有人只是一时冲动,却因为选择的手段非常致命而一次成功。
误解10、情绪好转,会减少自杀危险
事实上,自杀最危险的时候可能是情绪高涨时期。当想自杀的人严重抑郁后变得情绪活跃起来的时候更会采取自杀行为。一个危险的迹象是在抑郁或者自杀后出现“欣然”期。
广州心理咨询提醒:绝大部分自杀者在自杀前都会向人流露出生活没意思,自己不想活了的念头。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给予一些关心、关注、倾听,或者给予更多安全方面的考虑,比如多陪伴自杀者,把周围的各种道具收好,有很大程度的可能挽救一个人的性命。必要的时候,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生命热线的帮助,有时自杀者的心理状态不是家人或朋友聊几句天就能治好的,需要非常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