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有固定炮友究竟好不好?
我身边发生过类似的事,虽然目前结果尚无定论,但其后续的发展,我非常感兴趣,我也想知道最后的答案会是怎样的。
关于“固定炮友”的这个说法,我想用另外的一个词代替,“固定性伴侣”。
据我身边好友不完全统计,我身边有固定性伴侣的人数占了20%,也就是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每5个人,就有一个人存在这样的行为。
有这么几种模式:
一是婚内出轨,小三上位。家里有妻子的,在外面又找了一个女的,没有结婚,但存在性爱的这么一种行为。
二是大学生存在强烈的恋爱需求。由于大学4年,毕业以后要各奔东西,在大学期间找男友,见某个人还不错,双方约定俗成,既想有亲密关系,但又不愿意承担责任,于是签订协议,只做不爱,到时分手。
三是寂寞难耐,主动寻求情感寄托的男女。利用手机APP等约炮软件,找具有相同行为的另一半,暗地里过着不结婚,只做爱的生活。
目前以第三种模式的人居多。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这种相处模式违背正常伦理,有点乱伦的性质,不干不净,有很多人无法接受。
可就在我身边发生了一件事,却使我对“固定性伴侣”的行为产生了一些思考。
有个女的,25岁结婚,婚后生活很不愉快,丈夫对她态度非常恶劣,还经常实施家庭冷暴力,有了孩子以后,双方的情感更加支离破碎,已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
在此情况之下,这个女的和她丈夫离婚,过起了单身生活,孩子的话由父亲抚养。
她找过我,跟我聊过这事,问离婚以后,还能不能再结婚?
我说,可以,并不是离婚以后,就没办法再寻找爱情了。如果寻找到一个更好的男人,你可以嫁给他。
我只爱他,但不嫁他行不行?她这么对我说。
我不太明白她的意思,问她为什么?
她说,我受够了婚姻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太痛苦,我不想重蹈覆辙。我现在认识一个男的,我有我的家,他也是单身,也是一个人的生活,平时工作各忙各的,寂寞了周末“来一发”,出去玩,玩了以后,再回到个人的生活状态,你说这样行不行?
我无法反驳,半天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她的选择,并没有错。
她很有钱,经济条件很好,不结婚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且她外貌出众,气质上佳,身边也有很多男的追她,她不愁男人,可供她挑选的对象很多。
她见我没说话,又说了一件事,她曾经找过心理咨询师做过心理咨询。当她说出这样的想法时,对面咨询师沉不住气了,直面说她这种行为不可取,还说她这种行为是放荡的表现。她看了我一眼,问我是否同意上一位心理咨询师的说法?
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为什么?她很好奇。
“我无法决定你的生活,你认为自己选择是合适的,能过的开心,你就这样过着,你要过的不开心,那也是你的选择。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应该懂得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我不接纳这种行为,但我理解你的观点。”
我当时是这么对她说的,她不露声色,没有反应。但我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对于她这种行为有人表示理解她很满意,不然会表现出厌烦的样子。至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够客观分析她的这种行为,而不是一棒子打死。
见面结束之后,我回到家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静静地想着和她聊天的那段话。
平时工作各忙各的,寂寞了周末“来一发”,出去玩,玩了以后,再回归个人的生活。
我觉得这样的模式有一定特点。
大家工作忙,平时都没时间聚在一起,即便是夫妻,在一起的时间都没同事多,一天上班8小时,加上路上耽搁的时间,回家后又要玩手机、玩游戏,缺少沟通的环境和气氛。这种氛围之下,培养感情非常困难。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这种现象非常普遍。
假如只是周末聚聚,出来逛一逛,玩一玩,边玩边寻找乐趣,有需要时,晚上去个酒店,第二天依旧回归正常的日子,这很符合现在年轻人“自由独立却又不想承担责任”的心态。
小别胜新婚,在一起久了,难免会产生厌烦,偶尔见一面,说不定还能保持新鲜感,这是固定性伴侣行为的好处。
但是,这样的相处模式也有很多问题。
一是出轨率太高了,他可以跟你培养关系,也可以跟其他人培养关系,你不知道他在外面搞了多少名堂。
二是容易沾染疾病。次数多,关系复杂,缺乏安全感。
三是情感容易失落,我不信有人喜欢沾花惹草的感觉,既然说是固定性伴侣,那么能保证固定吗?
用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本身存在巨大的风险。所以才会有婚姻,才会有制度规范人类邪恶的欲望。
固定性伴侣的终极目标,是两个人既能有各自的生活,又不会打扰对方,在培养感情的同时,还能享受到鱼水之欢,双方不用结婚,却能像婚姻的模式相处下去。
这种想法好吗?很好,但很不现实。有谁能保证双方都能做到如此的自觉,具有如此崇高的自制力?生理需求男女都会有,且独占欲极强,没有外部压力,会不会导致行为的变化?
迄今为止,我还没看到固定性伴侣的双方有一个好的结局。所以,我特别希望我刚才所说的故事,能有一个完整的结局,给我一个准确的事实。
从我内心来说,我是期盼出现一些“超凡脱俗”、“跟世人迥异”的爱情行为,也能给枯燥的婚姻,带来一些可以改变以及改进的地方。
只有不停思考,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