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你可以幸福依然
文:廖玮雯(微信号:wfwsj1986)
本文选自《无须讨好世界,且让自己欢喜》
“时间很久了,久到我都厌倦了自己。可是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我的心里堵得难受,觉得过不去了。”
一个失恋的朋友在我的一篇文章下面评论,记得当时我并没有回答,因为关于失恋的许多,在文章里已经回答了,而现在,我想说的是意外。
譬如,我那么爱你,而你却不爱我。或者,我们如此相爱,而你突然就不爱了。又或者,说好了在一起到永远,然后有一个人要先走。
最后你搞懂了在爱情里大家都容易昏头转向,情话动听,却不能够字字句句全部当真。
或许,誓言终究食言。
但是,明明工作如此努力,情况却越搞越糟,如此执着于梦想,它却越来越远。或者,明明付出了所有,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最后却一无所得。又或者,明明每天锻炼,注重养生,却与绝症结缘。
这回,希望变成失望。
俗话说:苦心人,天不负。可是为何有时苦求而不得,有时天道不酬勤。既然佛家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为何有时坏人趾高气昂,好人却心灰意冷。
你开始怀疑,开始怨恨,开始百思不得其解。
你可以安慰他人,这不过是个意外。可是,当意外降临到你的身上,你却说,老天怎么如此不公,为何我会如此倒霉。
其实,意外并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
我们都曾历经失望。所以,我们才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还有许多。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并不能接受,比如接受“世事不如人愿”,接受“付出没有回报”,接受“好人不得好报”,接受“一切瞬息万变”。
又或者,遭受各种意外侵袭之后,我们开始陷入焦虑与绝望,然后开始“接受”,认为既然如此,那就如此,世事如此糟心,努力毫无作用,一切无从更改,失望变成绝望。
我们倾向于相信有其行事规律,有其自然法则的一切,只是这样还好,事实上,我们真正倾向于相信的是“世事如我所愿”,甚至是“世事必须如我所愿”,一旦意外来临,马上兵荒马乱,烦躁不堪。
因为我们都是潜在的完美主义者。
我们想要公平。
我们要求完美,难以接受意外的出现,也不愿让自己在未知世界冒险。
即便我们清楚世事难料,然而就是想不通,做不到。
譬如文章开头所说:他为何如此对我?
我们对一个人好,但是不能要求他一定会对你一样好。
我们付出全部努力,但是不能要求结果一定如你所愿。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放弃去对一个人好,如果你希望他也会对你好的话。也不代表,我们要放弃付出努力,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的话。因为,就概率上而言,只有当你对一个人好,他才会给予你同样的反馈,只有当你付出了努力,才有更大的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我说的不是“一定”,而是“更大的可能”。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立的理性情绪理论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人所有的不良情绪并不是源于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对于事件不合理的评价。
比如,“一定”,“必须”,“非好即坏”的二分法容易让我们陷入“绝对化”的困境之中,从而关闭了对于世间广为存在的其他可能性的宽容和接纳,让自己成为一个非此即彼的封闭的人。
我曾给我的学生讲过一个故事,一个男人骑着摩托车在山路上颠簸,想要快点赶回家中,不料意外来临,摩托车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路上无故熄火,实在糟糕透顶,他得推着沉重的摩托车夜行赶路。
他内心各种情绪翻滚,对前两天为他检查车况的小伙火冒三丈,对自己目前的处境郁闷不已,想到不能及时赶回家中与妻儿团聚而焦急万分,他一路抱怨,骂骂咧咧,万分疲惫地回到家后,和妻子吵,与孩子闹,真是让人烦躁的一天。
其实一切可以不这样。
另一个他走着走着发现,周遭景色竟然如此迷人,白天疲于奔命的他从未有时间如此静静欣赏这段回家的路,月明星稀,树影重叠,鸟语虫鸣,曲径通幽,野花野草随风飘动,此刻万物静谧无语,真美啊,他感慨。他一路推着车,哼着小调,回到家后,贴心的妻子端来一碗热汤,可爱的孩子拿着他买的小玩意儿开心地蹦蹦跳跳。
一切重归美好,那些糟糕的情绪早已一扫而光。
还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他曾因肾炎在童年时期九次住院,19岁并发肾性高血压,40岁时患糖尿病,但是,疾病并未使他陷入绝望与悲伤,“理性情绪理论”是他一生自救救人的法宝,他合理的诠释生活中的总总意外和不幸,积极乐观,博学幽默,精力充沛,助人无数,成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内著作最为丰富的作者之一。
然而有多少拥有健康的躯体的人却身陷迷茫不安而悲观绝望呢?
面对无处可躲的意外,失望一定会有,然而如何诠释失望,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失望可以变成绝望,也可以变成希望。如果我们可以学会更为合理的去解释和接受意外的发生的话。
事实上,佛家并未说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不过是世人的美好夙愿而已。
佛陀在四谛之中所说的是,诸行无常。世事缘起缘灭,因果轮回,世间万物缘起缘灭,变化无常,当你放弃我执,接纳世事的因缘变幻,便能让自己得以从执着之中获得解脱。
这种对于无常的接纳,并非放弃努力和改变,而是通过更加开放的仪态去接受生命本身的多样与无限的可能。
罗素先生说过,须知参差多态,方是幸福本源。世间没有事情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健康的身体,心动的爱人,丰富的物质,美好的生活自然值得追求,但是,这一切绝非理所应当必然而然,所以,我们也要能够坦然面对“得不到”与“失去”,而且正是因为可能得不到和失去,在拥有的时候,我们才更加懂得倍加珍惜,也会愈发努力地去追求与争取。
只有我们可以接受意外,理性地处理失望,我们才能无所畏惧、锐意进取,同时也能从容淡定,去留无意。
才可以真正地做到:尽人事,尽人事,再尽人事,而后听天命。
既然命中注定,意外来临,所以让我们坦然面对希望的破灭,正是因为希望的破灭,它便永远地留在了过去,而在破灭的希望里,新的希望总能涅槃重生,倔强生长,除非你自己放弃。
本文由 廖玮雯 授权壹心理发布。转载、约稿、咨询请联系作者:weifuwensiji@126.com 。
作者简介:廖玮雯,心理咨询师。微信:玮夫雯斯基,wfwsj1986 。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