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作为计算机术语,表示依据一定的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
在汉语里,指的是表演戏剧、拍摄电影等所依据的底本或书稿的底本。
用我粗浅的汉语水平来理解,“本”也是根本,与“末”互为反义,最接近事实的真相;脚是我们接触大地的地方,是我们前行的工具。
那么,人生的脚本,或许指的就是我们依据每个人的根本,前行的工具和可执行的底本。
这可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4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好剧情的大纲,7岁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故事的细节,青少年期,会审视自己的故事,并符合真实生活的特性。
我很喜欢把心理学与中国文化对比着看,经常会发现,现代的心理学映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这让我颇为自豪。比如前面一段所表达的,我的理解也和中国文化中的“三岁看大,五岁看老”是很类似的概念。
就像解读者所说的,冥冥中,似乎有一只命运之手,把我们的人生都写尽了。有时,还不仅是自己的命运,似乎还写就了三代五代。比如,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五服。
这确实让人感到诡异和惊悚,但了解了事实的真相后,却又那么不让人意外。
从个体角度来说,童年时期的母婴关系、社会环境的反馈和自己的亲身体验,形成了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代表了每个人的安全感。
比如,对待金钱、人生、婚姻的态度,“男人都是坏的”“钱总是要辛苦挣的”“人生就是战场,你争我抢”“不要相信任何人”等等。这种态度是稳定很难改变的,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强迫性重复。它可能构成了每个人的命运。
从家庭角度来说,个体的创伤没有得到化解,便会代际遗传,一直到碰到重大事件,比如最弱者的出轨、离婚、自杀等,从而唤起家庭的重塑和升级。
当然,也还可以从性别角度、社会角度,来看待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脚本。
包括,显性人格和隐性人格的互补,比如有的女生为什么会嫁给凤凰男,为什么一直碰到渣男,为什么原来是温柔的她最终都变成了母老虎?
说是人生脚本,实际上都是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在作祟。直到某一天,你自己改写了你的人生脚本。那是每个人开始成熟的起点。
因为,就如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所说,幸与不幸,都是自己的选择。或者,如本书作者所说,人生脚本是“被父母所强化”,但并不会【决定】我们的人生和命运。
每个人出生都有自己的使命。对于一般人来说,凤凰涅槃的或许有两个重大机会,一个是结婚,一个是孩子。
结婚的床上,有六个人,它使我们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人;而有了孩子,可以让我们从孩子的身上,看到我们幼小的自己,重新再过一次童年。
这似乎是倒叙,又是暗线。明线是我们在人前的人生,暗线,是我们重新成长的自己。
或许,明暗线交织的人生,能让有智慧的你我,改写自己的脚本,甚至是家庭的脚本。
这可能是心理学的魅力,也是我沉迷于此的诱惑力。现在的我,开始尝试与自己的家庭和解,因为我慢慢开始理解我自己,理解我父亲,也理解了我的家族。
我的微信昵称已经改为“雪本自天生”,前面一个字是我的姓,后面四个字是我家族辈分的顺序,也显示了佛道的哲学思想,本自俱足,本自天生。
这五个字连起来,似乎也代表了大自然的规律:雪,本来就是天生的。
我作为家族的个体,既传承延续了家族,那么,我也有我的使命。
“命”不可以改,但“运”可以选择,命运即使合体,或许也就改变了。
可能,决定我们命运的,是走出自己的人生脚本。而这脚本,始终是靠我们自己的“脚”走出来的,这是根“本”,重中之重。
互动 0
点赞 5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