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所有话题

赋予自己《被讨厌的勇气》

208个笔记 #成长

关注
App查看  |   
  • 星标笔记(168)
  • 全部(208)
  • 好看(8)
《被讨厌的勇气》,获得多位明星私下推荐。分享一下你关于这本书的阅读感悟吧~
限时奖品

读书会7天卡,已结束

查看
  • 雯玉阿 雯玉阿 笔记2/3
    《被讨厌的勇气》继续阅读中,这本书的形式是对话的模式,分别有青年和哲人两个角色,最开始围绕着“人生是复杂还是简单?”和“人能否真正改变?”。

    第一个问题回应:
    世界是简单的,人生也是简单的。人并不会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的。所谓复杂还是简单,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你自己怎么样。
    在两个人的对话中,是有通过举例说明的,在这里没有一一列举。我想,书里想传递的是,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其实就是本身世界观的折射。我们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其实也就影响了我们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周围的人,乃至所处的世界。这个,我是赞同的。

    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年轻人认为,就是因为真正做起来很难,真正很难改变,所以人们才会迫切地想要改变。
    哲人认为,这是一种归因论。想改变,是因为改变很难,所以才想去挑战。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的。“不是纠结于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总是纠结过去的原因,很容易导致宿命论。
    里面还提到了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否认心理创伤(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是心理领域的三大巨头)。确实,在弗洛伊德的观点,甚至很多的观点,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很大,包括说,人需要一辈子去治愈童年时期的悲伤等~
    在这里,否认心理创伤,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瞬间,感觉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多,不再是那个慌手慌脚的人。有点类似,社会工作个案的叙事疗法~我们活着,不断创造价值。通过创造价值证明自身的存在。也通过赋予经历的意义,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过去,从经历中获得能量,不断向前走。
    确实,在过去,有一段时间,遇到很多的不如意事情,总会自我归因,容易陷入一种无力感的情绪中。在过往的经历中,作为姐姐,总是需要很多角色以外的责任,被严苛以待,比如要照顾好弟弟,承担家务,还有懂事等等。确实,我们很难否认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在我看来“乖巧懂事”也许是一个不错的形容词,至少不会出错。后来,我才意识到,所谓的“乖巧懂事”,可能只是活在了别人的期待,真正的我是什么样的?好像我从来没有深刻地去了解过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但是,从当下,我能不能去想想我能做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尝试去找到更加积极的方向,调动更多的可能性。
    今天,被这本书启发了很多,也思考了过往的经历所被赋予的意义。
      互动 5
      点赞 17
      分享

      米拉Mira米拉 自由之所以美好,首先是基于爱,爱自己,爱他人。 回ta 点赞 0

      星月的 弟 自由就是被他人讨厌,被人讨厌正是在行使自由。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查看全部互动(5)

    • Page B Page B 笔记1/3
      阿德勒是我最喜欢的不在世的心理学家。
      本质上,他面对问题总是积极的。
      这本书是日本两个作者去解读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

      虽然我们的认知里,已经知道,别人认为我们不好,也不代表自己真的不好。

      感觉我的评价系统中,
      一部分来自于外界的评判,
      一部分来自于自我认同,
      还有一部分是父母的养育过程中对自己的影响。


      而到了15岁-25岁期间,外界的评价带来的影响,突然增大。
      我一直很好奇,如何拥有这种勇气呢?

      特别是之前一些韩国艺人推荐这本书。可见,被「外界评价」束缚的人,仍然非常多。

      【勇气】真的是人类获得卓越最重要的一个基础门槛。
      即使有的人幸福安康,没有什么性格缺陷,但遇到自己不熟悉、不确定的困难时,也不一定会有勇气。

      勇气并不是自信又快乐的人才专属的,
      可能更多是模仿和练习出来的?
      前提条件是相信自己——能够承担失败的结果。

      一个重要的词:
      【此刻】
      随时都可以改变。此刻,就可以改变。

      不必作充足准备,不必等待时机,不必一定要获得足够的知识和帮助。
      此刻就是我们最重要的时间。未来不是,过去也不是。

        互动 1
        点赞 17
        分享

        米拉Mira米拉 勇气,想拥有相对容易,可能是一瞬间的事,不一定要自信而快乐,一瓶酒,一句激发人的话语……,也能做到

        可是改变,不仅仅是有了勇气就可以做到,它还需要让人持续前进的动力,一个能量满满的心力,这恐怕就不是靠模仿、假装就很容易得到的。而自信和快乐的人,本身就拥有它,所以,更容易改变。

        所以,真正的改变,是从建立自信和快乐开始。
        回ta 点赞 2

        回应ta,写下感受

      • 神秘菇 神秘菇 笔记3/3
        很多年以前,我总是给自己设限,把不幸归因于原生家庭,偶然从某网上看到《被讨厌的勇气》的某一句话引荐: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这一刻,我决定翻开它。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是原因论,认为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而进行的;阿德勒的心理学理论是目的论,认为人并不为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所前进。

        正如本书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勇气”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阿德勒指出:常为诸事烦恼的现代人不是缺乏获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少获得幸福的勇气。

        书中采用“哲人”和“青年”的对话,慢慢的引出了阿德勒的核心思想。

        1、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就很容易陷入“原因论”,会认为自己一切的不幸都是由过去造成的,根本无法改变;

        2、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把一切的不幸都归因于过去,把矛头直指向原生家庭,然后合理化的安慰自己“这都不是自己的错”;

        3、愤怒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捏造出来的,因为讲道理太麻烦,那么,愤怒就变成了一种快捷的手段。

        生活中,我们往往总是习惯性的将不幸归结于世界的不公,总是去关注自己“被给予了什么”,似乎很少去思考我们如何利用某些东西来更新自己的不幸人生。

        甚至来说,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幸福,想拥有别人的人生,却不曾想,正是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因为,我们想拥有幸福,却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心。

        哲人的观点:你既然认为自己是不幸的人,却不难改变是因为保持现状会让自己更安心,之所以无法脱离不幸,是因为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7.31 周五
          互动 0
          点赞 15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厉哥|壹心理读书会 厉哥|壹心理读书会 笔记1/3
          “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这是对心理学和哲学名著《被讨厌的勇气》的一个赞誉。

          知识之所以是力量,读书之所以能改变命运,就是因为书中知识,能够用来分析解决我们人生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这本书自出版以来,不知影响了多少人!此刻,也许全世界正有几十万人在读着这本书。

          这本书究竟给我们开了一副什么样的人生解药呢?其实,就在一个你已经听了无数遍的简单道理之中:“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的”。这里要注意了,简单的道理背后,往往藏着最深刻的真理。

          还记得那位“被男友嫌弃不是处女”,一步步在男友的精神人格打击下陷入自我怀疑,最后精神崩溃自杀的北大女生吗~

          不少女性朋友有着类似的遭遇,有的因为被男友说胸小,而痛苦纠结要去丰胸;有的因为被男友说腿不直,而陷入自卑要去做手术、把腿矫正......

          对待这种“嫌弃”和对女性的“不尊重”,唯一正确的做法,没别的,只有一个:让他见鬼去吧!

          心理学大咖胡慎之老师在解读《被讨厌的勇气》时,提到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女孩,她穿衣比较个性,和男友约会时,男友嫌弃说她今天穿的衣服太奇怪了。你猜怎么着,这女孩直接怼她男友说:你如果觉得我穿的衣服不好看,不如你意,那你就买一件既让你满意又让我满意的衣服给我,如果做不到,就不要瞎逼逼。

          不仅两性关系里,在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里,都普遍存在着这个问题:一不小心就活在了别人的价值观里。回归一切问题的本源,正如伟大的数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罗素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一生总在担忧着什么。

          从记事起我们就活在各种担忧害怕中,上学怕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工作怕得不到领导的认可,爱情婚姻里怕TA不爱自己了......越怕什么就越会被什么控制,越容易沦为别人的附属,失去自我生命的独立,活在别人的标准里。

          我们是否有过因为出身、学历甚至容貌等方面产生自卑感,后来你有摆脱这种自卑感吗?欢迎你在书写计划中分享你的读书感悟~
            互动 1
            点赞 15
            分享

            子畏 “知识之所以是力量,读书之所以能改变命运,就是因为书中知识,能够用来分析解决我们人生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对这个观点,再也不能更加深表认同了!!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林日冉 林日冉 笔记3/3
            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与它结缘是因为书名戳中了我的痛点,我怕被人讨厌。怎么样才能拥有不害怕被人讨厌的勇气呢?当我开始听音频节目开始,我就深深被书中的观点所吸引,而且越听越觉得有醍醐贯顶的感觉,而且,觉得这些观点应该本来就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只是当下才看到了它们。

            书是以青年和哲人的对话体写成的,青年来找哲人,是因为哲人有一个观点:世界是简单的,人生也是简单的,每个人都可以改变,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而青年,正深陷痛苦之中,他自卑,觉得自己人生一片灰暗,根本看不到幸福的未来在哪里。青年觉得哲人的观点太荒谬了,怎么可能人人都可以幸福,世界又怎么会是简单的,哲人怎么能对世界的混乱和这么多不幸视而不见呢?青年和哲人的对话由此开始。人生很简单这样的观点的确听上去让人觉得太过绝对,书中用五个晚上的对话来抽丝剥茧地阐述了这些问题:人生的不幸是谁的错?烦恼的来源是什么?我可以改变我的人生吗?幸福又是什么?我的人生应该怎样才能幸福?这些问题听起来,好像都是一些形而上的哲学问题,似乎又要来接受心灵鸡汤的洗礼了,那么你就错了,这不是一碗温热的鸡汤,而是清凉的井水,从头到脚地浇下来,让你惊醒,又让你身心舒爽。书中的观点初听上去可能会让你和青年一样,一开始觉得不屑,无比地怀疑,但请相信你的质疑,最终都能得到哲人的解答。

            未完待续~
              互动 1
              点赞 12
              分享

              Page B 喜欢你的表达方式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悠朵 悠朵 笔记1/3
              昨天刚读完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在这本书里自己获益匪浅,起初看的过程中,有些东西可能不太懂,随着看书进度的进行,到后面就能看懂了,本书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
              1、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要想摆脱内心的烦恼,就得分清楚让自己烦恼的事情到底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学会用“课题分离”原则,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不用管,因为你管不了。人生其实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老天的事情,别人的事情不该管,老天的事情,管不了,自己的事情,才该自己管。
              2、要想做真实、开放的自己,肯定会让别人不舒服😔,因为不会再满足别人的期待和要求,既然要坚持做自己,那就一定需要被讨厌的勇气,敢于做自己,敢于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努力克服并战胜让自己恐惧的人、事、物,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别人不高兴😠那是他的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语、行为、想法、情绪负责,你也只用为自己这些方面负责,别人不高兴那是他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太差,与你无关,你不用管。
              3、学会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自我接纳:学会做一个优秀的普通人,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用一颗平常心做一个普通人,一定要学会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是值得信赖的,学会与自己组建关系的人建立持久的信赖,相信对方是值得信赖的,并能够无条件信赖对方。他者贡献:相信自己对他人是有价值的,并愿意主动积极的去帮助别人。
                互动 1
                点赞 11
                分享

                名字都用过了我用啥 总结的真好 回ta 点赞 1

                回应ta,写下感受

              • 港湾 港湾 笔记1/3
                忙了一天,下班收拾好屋子,终于可以读读写写了,文字和语言的力量真的很强大,也很治愈。
                《被讨厌的勇气》,看到书名就决定要听这本了。开头棒喝啊,一句“你幸福么?”冷不丁就把我问住了,马上停掉音频,就陷入了回忆。20多载的人生,说起来,不长也不短。我想,我大概是幸福的吧。至少这段自我觉醒的日子是幸福的。
                小时候的记忆渐渐不再清晰,或许是我把他尘封在了脑海深处。能立刻想出来的,也就是最近3-5年的记忆,也是影响我最深的那段记忆。
                和大多数平凡的男孩子一样,在最不懂事的那几年,经历了学习,感情,事业上的失利。一度把自己埋藏起来,用最伤害自己的方式对自己,以求得自己内心的平静,又企图用时间来疗愈伤口,殊不知伤口依然在。我开始慢慢的改变,想慢慢的把儿时那么乐观自信的自己找回来。
                万幸啊,我自己又重新站起来了,在奔溃的边缘,我突然惊醒,开始追寻我自己内心的那片宁静。我开始读书,写字,学习,练琴,锻炼......慢慢的我发现,原来生活的意义一直都在自己的手掌里,只是我从来不曾张开手掌去看他。
                回忆慢慢被糖豆(我养的小猫)的闹腾打断,我笑了笑,摸了摸他的头,点开了音频,继续听着。
                或许是因为自己经历过那么一段时光,文章里所写的一些故事,往往可以引起自己的共鸣。
                是啊,我们常常会因为自己的一些短处,而在别人面前显得那么卑微,让自己那么那么的自卑敏感,一次又一次否定自己。这又让我想到了我自己,也是3-5年前吧,胆小,敏感,大街上人多的时候,都不敢去走,上台演讲全身都打颤,和人说话从来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我觉得要改变,一次又一次的暗示自己,自己给自己鼓励,逼着自己去人多的地方,逼着自己争取那上台的机会。这个过程很苦吧,但是真效果不错。记忆力最近的一次演讲,也是在半年前了吧,两个培训班的人,让集中在一起,演讲PPT,我吓得魂儿都快没了,快轮到我的时候,心跳加速,双腿打颤。上台以后,我自己都可以感觉我说前两句话的时候声音都是颤抖的,我向台下鞠了一躬,我说我有点紧张,给我个一分钟。
                拿一分钟里,我想了无数自己出丑的可能,最后却决定要逼自己一把,当我抬起头,面向大家的时候,我感受到自己目光的那种凝聚力。忐忐忑忑的讲完了,出乎意料的居然获奖了,下台评委给我点评。我说很紧张,评委姐姐笑了笑,说一点都看不出来,张弛有度,很有感染力。或许是我把自己的情绪也带进去了吧。也正是通过这一次吧,我才真正的明白了,一切似乎都不是那么的可怕,一切关乎我自己的事情,我都能好好的把握住,并且做好。
                听着音频,我笑了,我做到了第一步,接纳自己,转换思想,不用旧的思想去禁锢自己。可能是以前父母的一些旧的思想吧,那时候的我,也是,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和别人比比比,挫败感一波接着一波,当我转换思想之后啊,我和昨天的自己相比较,每天都比自己进步一点。 人生吧,就是不断的超越自己,不断进步的一个过程,我们每个人在同一个跑到,不同的维度上,我们要做的,就是比前一秒的自己更加的努力,努力向前,身边的人不是对手而是前行中的同伴。我们不需要一直去寻求他人的认可,只要我们自己认可自己就很好了。
                书中所说,把自己的他人的人生可以分开,这点我切身体会过。而且很多书籍当中也提到过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所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把握当下,做好自己。
                幸福的意义,书中说到的是奉献感,确实如此,当你真的不以自己为中心,不把自己当做共同体的中心,乐于奉献,敢于奉献 的时候。你收获到的,往往比只关注自己以自己为中心的时候多得多。
                就像之前的我吧,把自己看的太重,一点点的不开心都要和身边的人哭诉甚至闹腾,导致和父母朋友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
                和父母关系缓和的时候,也就是一年前吧。当时的自己饱受着爱情事业的压力,几乎奔溃。头一次吧,也是长这么大第一次去和父亲交心的谈话。记忆力的父亲不苟言笑,特别的暴躁,现在才明白,原来那都是为了我好。头一次,也是20多年来第一次,在父亲面前哭的那么惨,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当时的父亲没有指责我,没有批评我,一直的夸奖我,鼓励我。说,我长大了,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开始懂得承担责任了,已经很不错了。让我放心去加油去努力,父亲一直会在背后支撑我的,这或许,也是我现在一直坚持着,内心的一丝支柱吧。
                书的最后,总结了一下,改变自我认知,调节人际关系,学会课题分离.....就好像是在说我自己一样,一步一步的从谷底慢慢的走出来,慢慢的改变自己。慢慢完善自己。
                笔记到这里也算是写完了吧,很啰嗦,很乱。一本书,把自己的记忆从脑海里拉了出来。又一次的去体味,去剖析,很多以前很朦胧的东西,渐渐的清晰了起来。人生这么短,怎么能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去呢? 平凡却不平庸,这或许是当下的我最希望的样子吧。
                  互动 3
                  点赞 10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一个普通女孩的我,有幸看到了一个普通男孩从自卑到自信“改变”,希望你能够通过读书、书写获得更多力量❤ 回ta 点赞 0

                  楼主 : 回复 Page B: 谢谢~~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查看全部互动(3)

                • 神秘菇 神秘菇 笔记4/3
                  「我一直过得很不幸福,经常羡慕别人,想活成别人的样子。这本书点出了我的痛处,说这样子是不悦纳自己。

                  尤其是感情上,现在遭遇着最困难的时期,人生最大的难题。现在被吊着令我很痛苦,是继续维持过去的生活方式,还是马上行动作出改变。这是我现在需要马上决定的事情了!我改马上就要下决心改变了!

                  我为什么离不开他,是不够勇气!是怕离开他之后自己不能够独立,活不下去,年老色衰,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最美的自己失去了,怕未来找不到更好的,是对未来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让我停滞不前,在现在的痛苦生活和未来未知的恐惧中徘徊。我很孤独,没有能说话的人,没有伙伴,非常孤单,一个人确实活不了。社交恐惧,缺乏社交能力,所以不能够一个人独立生活。我该下决心改变自己了!要学会自立,把别人当成我的伙伴,把周围的人当成自己的朋友。要相信我自己,可以都在生活周围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人在跟对方在一起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

                  爱是有道理的。确实,我做错了,我令自己和他陷入了痛苦中,因为他跟我在一起被我管束太多,无法无拘无束,他从小被放养长大,岂能受得了我百般的管理呢?所以,还是放弃吧,在一起拘束、心累的时候,是最痛苦的,下定决心分开吧。不要管名声,也许他已经找到了让他体会到爱的人了,放手吧!爱到极致就是放手……

                    互动 2
                    点赞 8
                    分享

                    米拉Mira米拉 也不一定啊,从你的表述看,你心里有强烈的恐惧,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的表达,因为你甚至都不知道怎么爱自己。

                    之所以你会对他管束良多,是因为你爱他、在乎他,在你心里,管束就是一种爱的方式,想必你对自己也有很多规定和限制。

                    如果你好好的疗愈自己的内心,学习爱自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当你会爱自己,用爱滋润自己的时候,想必也能给他带来同样的幸福感受,而你们的关系也会发生改变。
                    回ta 点赞 1

                    小鲸鱼8d7970 不能让自己心安理得就放手吧!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多奇米 多奇米 笔记3/3
                    没有勇气被讨厌,自己的心情就会常常笼罩在别人的评价当中,惴惴不安。
                    有一段时间,先生经常加班,我给他买了一袋奶粉让他放到办公室,加班的时候喝一点。
                    有一天先生下班回来很委屈,说自己在办公室冲奶粉,味道飘香,同事起哄:这么大了还喝奶粉?我先生有点不好意思,回到家他说起了这件事,我非常不理解,这么小的事情,他为什么会在意?
                    先生是个脸皮很薄的人,他说起来跟同事在一起的一些小事,除了他一个人,部门的其他同事都喜欢烧烤,喜欢重口味,关系不错的几个同龄人都爱手机游戏,经常打游戏熬夜,而我先生跟他们习惯爱好都不同,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游戏,不爱吃烧烤,饮食清淡。这些习惯在其他同事眼里,偶尔会被看做异类,开开玩笑。
                    这本来是一件小事,我先生自己也说:我不是在意他们的看法,我只是不想成为焦点,成为别人眼中的异类。
                    虽然如此,我还是感觉他的心态受到了影响。因为他不在办公室泡奶粉了。
                    阿德勒说,这样的恐惧其实来源于人际关系的压力。我深有体会。我们为了合群,确实会委屈自己做出一些改变,或大或小,但是时间久了,就容易养成习惯,把别人的意见当成评价自己生活的准绳。
                    这样的社交压力,难道不是一种PUA吗?精神控制其实无处不在,想要逃离控制,就要时刻保持警醒,分的清自己的感受和别人的感受,不让别人的感受牵着鼻子走。

                      互动 1
                      点赞 8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你的讲述让《被讨厌的勇气》都生动了起来~~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喻記成 喻記成 笔记3/3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我并不陌生,在去年的时候,我已经听到很多人谈起这本书,带给他们很多的力量,我因为自己手头上,已经有了很多关于精神分析方面的书籍来不及去读了。最终,在今年七月中旬我还是下定决心网上下单购买了这本书,入手之后一口气读完了三分之一。
                      因为我被里面的青年和哲人的对话深深的吸引,谈到了关于自卑的话题,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等等。
                      我看到青年与哲人辩论,关于弗洛伊德的因果论,“原因论”和阿德勒的“目的论”,这个部分我饶有兴趣,我以前一直对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之间的关系有一些误解,我在读书期间就听到老师讲,弗洛伊德是阿德勒的老师,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门徒,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原来阿德勒和弗洛伊德并不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师傅与学生的关系,他们的地位是相当的,他们与荣格并列为心理学界的三大巨头。
                      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流派,主要是“原因论”,一切问题的源头皆因原生家庭而起,从原生家庭找出根本原因,来解释现在的症状。而阿德勒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他的理论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写到,“目的论”,就是说你现在有这样的症状是因为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产生的。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关注人过去的经历,原生家庭对现在人生出现的问题的影响,而阿德勒关注的人的未来,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了目前的症状。
                      我过去一直研读精神分析,我也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帮助过很多人分析他们的原生家庭,是如何影响了他们现在的生活,有一些人是有帮助的,有一些人他们往往容易面对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烦恼,他们无法摆脱原生家庭带给他们的影响,加重痛苦,无路可走,一直在找原因,更加痛苦,甚至有些人放弃了成长,因为原生家庭好像一个黑洞,他们不敢碰触,害怕被吸进去,感到很无力。当我读到《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的目的论的时候,我也想了想,如果把目的论引入我的咨询中,去帮助那些来访者,然后正当我边看,边咨询的过程中,刚好有这样的机会,发现我可以暂时不用从原生家庭去分析找问题,而是从目的论的角度去思考,因为想达到什么目的,来访者选择不出门,不出门对他有什么好处?当我跟来访者讨论着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感觉到来访者心理好像放松了一些,不再那么紧张了。
                      我想这是新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日常生活。
                        互动 1
                        点赞 8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很开心这本书能给老师新的启发呀~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雯玉阿 雯玉阿 笔记2/3
                        《被讨厌的勇气》,今天的主题是聊聊自卑感和期待。

                        1、什么是自卑感?
                        首先,自卑感是中性词,每个人都有,也非坏事,承认并接纳。
                        其次,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们希望能够摆脱无力感,追求优越性(比如:成为更好的人,就是一种追求优越性的表现),希望进步。但是,如果没有达成进步,自己预期的不符,就会产生自卑感。
                        最后,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是一种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2.自卑感≠自卑情结
                        (1)自卑感是在追求优越性,在期待与实际表现中出现落差,由此产生的。通过正确利用自卑感,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进步。
                        (2)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长期状态,把所有不顺利的情况归因于自卑感。
                        比如,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不被别人喜欢之类的。

                        将两个本来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强行添加因果关系,看起来合情合理,完全归结于外部因素。

                        (3)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特别震撼的
                        1.教育当中的奖罚式教育,“用糖🍬还是鞭子”,都是不值得鼓励的。比如,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做好事。或者,没人惩罚,我就做坏事。
                        很明显,这样不对。突然想起来,这种因为外界的奖罚而做出的善,不是真正的善意。
                        我们都能理解,用惩罚式的教育是不好的。那为什么表扬的教育也不合适呢? 书里是这么说的,表扬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有能力者所做的评价”,是一种纵向的关系,有地位高的人和相对低的人上下级关系。往往被表扬的人就越倾向于按照表扬者的意愿去做,希望继续得到表扬,成为了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
                        那么,应该怎么办?
                        用“鼓励”代替“表扬”。我们的价值需要被看到,这是存在的意义。我们可以说,你帮了我大忙~肯定别人的付出,尊重别人的付出。
                        说“你真棒”,是一种纵向关系。那么说,“你帮了大忙”,就是一种平等的横向关系~

                        2.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同样,“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
                        我觉得这句话真的很棒!
                        首先,我们不必活在他人的期待中,包括不必去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不用刻意去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其实,你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你就会自我肯定。)
                        其次,我觉得日常生活中,我们给很多人设定了期待,反而不自知。我说,没有期待反而是最好的。朋友说,不可能没有期待的。举例,如果是男女朋友关系,你肯定会希望你的男朋友体贴各种~的确,我也经常听到这些话。也许,我现在有理由去解释了。
                        你期待别人善解人意,那只是你的期待。那么,你也满足了所有人对你的期待嘛?显然做不到。所以,换位思考,你是否也能理解,别人不一定活在你的期待当中~
                          互动 1
                          点赞 8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哈哈好像看到了课代表总结的重点!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神秘菇 神秘菇 笔记3/3
                          每每遇到困境时,都会想起这本《被讨厌的勇气》,命运是有漏网之鱼的,因为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不是其他人,而是我们自己。

                          很多时候,夜深人静时,我会思考,自由是什么?真正束缚我的究竟是什么?

                          大学毕业找工作,家里人就会说公务员、事业单位稳定,有保障,不按照他们的路线,你就是不懂事的,哥哥突破家庭重围,选择了他热爱的编程,996,却活出了自我,而我不开心,因为我是为了满足家人的期待而活。

                          正如哲人所说,假设父母异常激烈反对你所选择的工作,你是不是很烦恼?但是,如何克服心中的“不认可”,这是父母的课题,你根本无需在意。

                          你只需对自己的人生作出选择,别人如何认为,如何判定,都与己无关。

                          是的呀,我没有守住自己的边界,我干涉甚至是担负起了父母的课题,所以我总是认为自己的人生背负着痛苦,如果想减轻负担,首先得丢开不属于自己的课题。

                          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保持适当的距离,我们都不想被别人讨厌,同时,我们也不可能讨好所有人,比起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我们更应该关心自己过得怎么样?

                          获得幸福勇气的同时,我们也要有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会发现,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会变得轻松起来。

                          因为我们如果不付出一些代价,比如说:被别人讨厌,不被他人认可等等,那么,我们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法获得自由。

                          8.1 周六
                            互动 0
                            点赞 7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林日冉 林日冉 笔记3/3
                            哲人的观点,来自于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是与弗洛依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巨头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但他的名字似乎没有其他两位如此响亮众所周知,而且,他的观点恰恰是与弗洛依德提出的一些核心观点相悖的。特别是“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差异,一个是由过去推论现在,另一个则是从现在出发去看现在。以下是我在读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感悟,但其中的关键并不是我的几句话就能总结的,青年就是一路质疑下去的,直到最后哲人解释完所有的问题才能通透地了解全部理论。而且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人的理解也会各有不同。

                            书一开始就写到,世界其实很简单,生活其实很简单。但要把世界变得简单,就要从复杂纷乱的生活里去理出一根细细的思绪,最后就成了理论。但要理解这个理论,又得回到生活的现实中去解释。这本书有一个观点, 一切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世界原本是简单的,只要做好课题分离,知道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那就会清晰很多。区分课题的关键就是,最终的责任是谁来承担。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课题负责,比如选择爱什么人是你的课题,你爱的人是否爱你就是他的课题了。人生有三大课题: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这些课题本质上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阿德勒提倡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做是横向的,而不是纵向的上下级关系。人人都是平等而不同的,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别人,而应该采取鼓励的方式。阿德勒认为,自由就是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活,势必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也就是必定“招人讨厌”。只有不惧怕招人讨厌的勇气,才是真正活出了自由的人生。

                            未完待续~
                              互动 1
                              点赞 6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是不是感觉读书笔记能够帮我们理清读书思路?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经历会更好哦~~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活出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 笔记3/3
                              第一天:

                              1.《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主要用对话的方式,描述了一位青年与一位大师之间的对话,对话间深藏着丰富的哲理,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这是一本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反复琢磨的书籍。

                              2.中文译为“被讨厌的勇气”,在我读过本书后,对我们讨厌的“勇气”,有深刻的体会。

                              💡这勇气,是我们拒绝改变时所缺失的。
                              当我们想要改变现状的时候,它第一个站出来,挡在我们们前进的路上。想想看,我们并不是没有改变的能力,我们缺乏的往往是改变所需要的“勇气”。

                              这让我联想到人们口中常说的我那一句话“万事开头难”。想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我们首先要有时刻准备开头的“勇气”。

                              💡这勇气,是我们敢于正式自己所缺失的。
                              当我们与他人发生争吵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并不认为自己有任何的“错误”,我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对的一方面,我们不敢正视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因为我们害怕面对自己的不足,我们缺乏正视自己的勇气。

                              🍀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你不是因为生气才想打人,而是因为你想打人而去生气。” 冠以自己生气的缘由,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希望你我都可以带着“勇气”,去慢慢改变。
                                互动 1
                                点赞 6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我们并不是没有改变的能力,我们缺乏的往往是改变所需要的“勇气”。

                                书写最难的,就是开启,你已经做到了!继续加油~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一带海 一带海 笔记1/3
                                阿德勒说人际关系是幸福的关键,也是不幸的根源。人的生活取决于当下的选择。

                                我的一个朋友说,自己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时候,感受到了深深地绝望。似乎自己的未来已经被过去决定了。

                                我在看了《被讨厌的勇气》,似乎开始理解了朋友的表达。过分探究背后的原因,就是在告诉自己,你无法做什么。如果知道自己有选择,如果知道自己不是被决定的,如果知道自己可以改变呢?一切则不同了。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互动 1
                                  点赞 6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捕捉一枚书写小阔爱~一带海,赞赞已经安排上!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朱雀明堂 朱雀明堂 笔记4/3
                                  这本书买了有一段时间了,只是一直放在书柜没有打开,这个月终于偶然的翻开,感觉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觉得好多现在经常挂在口边的心灵鸡汤,都可以在这只鸡身上找到踪迹。
                                  例如换个视角看世界,心理的问题都是人际的问题,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天下的事,活在当下。每一个点都是可以展开形成一个系列的课程。
                                  强调人际关系,强调此时此刻,这些都是后面格式塔治疗,存在主义所强调的。
                                  当然,对于书里面的观点,有些也觉得突兀,或者说,还不是能够完全的接受。
                                  例如作者不断强调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区别,一个决定论,一个目的论,而按决定论的思路,人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有点绝对化了,感觉为了捧起一个,就踩低一个。
                                  精神分析的移情和阻抗就是我们试图一次又一次强迫性重复的去修通的过程,只是没有遇到好的客体或者人际关系前会不断痛而已。
                                  总的来说,这个书是一个刷新认知的书,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也给了一个框架我串起之前的知识。
                                    互动 1
                                    点赞 6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趁7天读书计划,这周把它读完吧!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喻記成 喻記成 笔记3/3
                                    《被讨厌的勇气》读书笔记3
                                    自卑感
                                    我们做好事或者做某事就得到奖励,做坏事儿或者不做某事儿就会受到惩罚。往往那些不会做了好事儿的人,没有的奖励的时候,他们就容易放弃做好事儿或者不做某事儿,这种奖惩机制容易打消人的积极性,我为了他人而做事,我做事的动机是为了他人而做,求的他人的认可,他人认可我就自信感,他人不认可我就自卑感。

                                    认可欲求
                                    我们一直活在认可欲求之下,我们容易为了他人而活,为了让他人高兴,我们忽略自己,这种情况更容易失去自我。

                                    课题分离
                                    如果人人都能分清是谁的课程,谁承担责任,那么人生的矛盾和烦恼就会减少很多。比如孩子不学习这个例子,妈妈硬逼着孩子去学校学习。怎么分辨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还是妈妈的课题呢?主要是结果谁来承担,孩子不学习,无法看上大学,无法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最后还是孩子来承担,不是父母,所以这是孩子的课题。如果母亲或者父亲分清这是孩子的课题,了解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和真实想法,而不是硬逼着孩子去学校,这样即便孩子去了学校,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正是用这种粗暴的方式对待,把更多他们想法强加给我,在我小学到初中,一直觉得读书是为他们而读的,没有成就感,课题分离这个主题我很喜欢。
                                      互动 1
                                      点赞 5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继续加油 解锁书里的更多内容~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林日冉 林日冉 笔记3/3
                                      part 3

                                      在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世界是一个共同体。如果把世界视作一个共同体,人类要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是要把眼光放大,知道目前的鱼缸不是大海,我还会有更多选择。二是要主动选择人际关系,把目光放在对他人的关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认同需求上。价值感的来源,在于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去做一个有用的人,就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但存在本身即是有价值的,因此即使暂时无能为力,也并不代表自己没有价值。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要从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一个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生命是连续的刹那,既不要着眼于过去,也不要过于期待未来,而应该活在当下。生活本来就没有普遍适用的意义,生活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给自己的。对于幸福是什么,阿德勒心理学也有极其简单的定义,即幸福就是贡献感。幸福要以自由为前提,拥有了共同体感觉,不再需要他人认可,能感受到自己对他人有用,就能感受到幸福。直面人生课题,远离“认可欲求”,把他人当做伙伴而非敌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从为共同体的利益出发,去做有益的事,你就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追求幸福的道路上难免迷茫,当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的时候,只要记得朝着“他者贡献”的方向,就是通向幸福之路的方向。

                                      如果说我之前读的另一本《少有人走的路》像一张地图,循循善诱,告诉你怎么去走出自己的路。《被讨厌的勇气》更像是一剂猛药,很容易颠覆传统的价值观,但有点苦可能有的人一时会接受不了。但正如书中提到的阿德勒的徒孙奥斯卡.克里斯汀在做阿德勒心理学报告时所说的:“今天听了我的话的人,从此刻起就能够获得幸福。”愿看了这本书的人都能得到真正自由的人生和幸福。

                                      完结
                                        互动 1
                                        点赞 5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完成3篇啦!棒!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王梓佑 恋爱咨询 王梓佑 恋爱咨询 笔记3/3
                                        一个好朋友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如获至宝,然后推荐给了我,当时看到我就特喜欢,跟我做咨询的理念一致,我原本就不喜欢佛洛依德,我更多鼓励人们关注当下和未来,还有过去的时间对我们的影响,是有我们对过去的感受决定的,并且可以改变。

                                        这次再读这本书,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随着咨询增多,我发现了人们知道很多道理,对现状诸多抱怨却不愿改变的深层动力。今天看到“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心跳加速了,一身白毛汗和鸡皮疙瘩,确实是这样,不管我们有多么的抱怨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工作,可内心有一个声音下定决心“不改变”,哪怕花很多钱来咨询,依然抵不过内心的声音,我就帮助他听到这个声音。

                                        有一个朋友,念叨换工作念叨了5年,很多抱怨老公的朋友,抱怨了之后还是继续在一起很多年,我反观自己,想尽各种方法,却还是胖乎乎,也是我下定决心不想变瘦吧。

                                        我在这一段里找到了答案,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和不变产生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确实,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后者的不满,还给自己找到了很多合理的,貌似不可改变的理由。
                                          互动 1
                                          点赞 5
                                          分享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完成3条星标笔记的你就是zhui棒哒!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xinli_2649 xinli_2649 笔记1/3
                                          首先来说一说我自己的故事吧。之前的我是一个内心特别敏感的人。与他人的人际交往当中我尽可能地想让别人都喜欢我,在意他人的评价,好像每天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下却把真正的自己弄丢了,他人请求我帮助时我从来都不好意思拒绝。但是现在随着自己对于心理学的学习以及阅历的加深。我渐渐地走出了自己之前的一些思想误区。阅读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更让我对于自己和他人有了一个更明晰的认识。
                                          我们总是对自己抱有高要求,认为必须要达到理想的目标自己才能开心,幸福,才是完美的,其实我们首先应该有充分的自我认同感,充分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样我们才有更大的能量去变得更好。
                                          我们总会在他人的目光与自己的感受中徘徊不定,怕自己如果做出某件事,别人会对自己有怎样不好的看法。有时的我们会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怕被别人讨厌。但我们过于的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就会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们应该有被讨厌的勇气,更应该有做真实的自己的勇气,想一想我们只有这一次人生,生命是多么的珍贵,时间又是多么的宝贵,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我们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我,如果我自己都没有勇气去做我自己,被别人负面评价,怕被别人讨厌,总是活在别人的影子之下,那我们这一生的意义又何在呢?所以学会洒脱地生活吧,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当我们摆脱了外在的束缚和评价能自在地做自己的时候,我们才回归了本真的自己,让我们都能来舞动人生活在当下自在做自己吧!

                                            互动 1
                                            点赞 5
                                            分享

                                            柏浅 我也。越发的感受到很多事情都不是发现内心想去做的,而是想要避免别人的负面评价去做的。在意别人的看法,多过在意自己的看法。有时还会觉得,因为太过在意别人看法,反而使自己没了看法。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