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所有话题

塑造我的《深度影响》

42个笔记 #成长

关注
App查看  |   
  • 星标笔记(35)
  • 全部(42)
  • 好看(6)
《深度影响》,作者说,这是写给渴望被喜爱和被尊敬的人的书。它有打动你吗?

写读书笔记,获得疗愈和成长,还有奖品!(戳下方“查看”按钮了解)
限时奖品

读书会7天卡,已结束

查看
  • 怡名 怡名 笔记3/3
    day2
    读后感-2
    ——《也说合作思维与倾听》
    所有的关系归根到底都是合作关系,这句话你会认同吗?
    我是认同的。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家庭里,无不充满着合作,但很多人并不这样想,总是说:我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听我的呢?

    崔璀告诉我们,换个思路,用合作思维来思考。
    这真的太棒啦!原来听她和李松蔚讲关系,就特别喜欢这个观点,而且行之有效。

    自从把合作思维深植内心以后,有了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果然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首先我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千万抛下“你是错的,我是对的”这种隐藏着的想法,只有好好倾听别人,才能想到你们是不是有共同的目标,即使最终没有达成一致,你们依然是合作的双方,尤其家庭里,因为有了良好的沟通,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倾听很不容易做到,常常不知不觉自己就开
    始兴奋地高谈阔论,急于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要不断觉察。要“忍,等,问”,在倾听的过程中,你传达出“对方很重要”的讯息,想起崔璀说的想象一束光打在对方的头上,这真的要不断练习呀!因为你倾听了他人,当你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时候,常常也会得到倾听,合作当然容易达成!

    在我的生活中,因为经常倾听孩子,亲子关系特别融洽,其乐融融。
      互动 4
      点赞 10
      分享

      楼主 : 回复 温寻梅: 谢谢亲爱的鼓励! 回ta 点赞 0

      温寻梅 👍🏻👍🏻👍🏻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查看全部互动(4)

    •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笔记1/3
      0730 《深度影响》
      大概是两三周前,我和团队的小伙伴在沟通这次有奖书写计划的选书,读书会的小伙伴极力推荐这本《深度影响》,然后我就利用通勤时间听完了这本书的音频。

      现在重新回忆,记忆最深的是“好的倾听,有时候比说更有吸引力”。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了一种倾听的方式(反应式倾听)的重要性。“老婆埋怨老公只顾应酬,忘记第二天还要带孩子去轮滑比赛,而老公本来还在打字“九点前一定会回家,我还买好了孩子的参赛装备”。

      反应式倾听强调“忍、等、问”,回想起我和男友的日常沟通,我发现自己“总是急于证明自己是对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给对方表达的时间和空间~

      做好反应式倾听,然后开启“行动式倾听”。

      正如壹心理的slogan“世界和我爱着你”,英文版是“I see you”(我看见了你)

      好的倾听,让对方知道“你在意他的想法和感受”,然后付诸行动,传递出对ta的尊重,会建立一个更好地关系。

      听完了音频版,明天会开始看电子书啦~
        互动 1
        点赞 10
        分享

        活出生命的意义 从“蘑菇管家”这里,获取能量中······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Page B Page B 笔记1/3
        开篇这句话有打动我:
        “影响力——如何自然而不费力的赢得他人的心。”

        啊。

        1、我们要要学会从很小的行动开始做。
        这是我很认同的一个地方,很微小的“成功”,才能打好面对更难挑战的心理基础。

        2、重复。
        在脱口秀大会、嘎嘎man里,经常看到一个技巧,叫call back。观众很吃。
        其实就是重复。
        重复能带来自信心的巩固,每次都可能有更多收获。

        3、第三点也是我尝尝会做的事,让更多人看见,甚至一起参与。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分担风险的过程,一旦风险不再是不可承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也会增加~
          互动 3
          点赞 10
          分享

          抡起豆腐砸你头 : 回复 活出生命的意义: 同感诶 回ta 点赞 0

          楼主 : 回复 活出生命的意义: 快乐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查看全部互动(3)

        • 星晴(猴面包晴) 星晴(猴面包晴) 笔记3/3
          通过壹心理读书会看到«深度影响»

          书里描述了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倾听,在书里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今天我得到的最大恭维,就是有人问我我是怎么想的,并且真诚地聆听了我的答案。

          我的第一反应想到的是壹心理的Slogan,世界和我爱着你,英文是I see you.(我看到你),它给我带来了许多温暖,也让我开始学着去温暖别人,被看到的感觉真的很好啊~

          书中介绍的倾听三步法:忍,等,问。
          ☛ 忍,发生在对话之前,唯一需要你做的是,搁置自己的兴趣。
          ☛ 等,一般发生在对话过程中,这时候你们已经来回有一些交流了,每次当你想插话、打断的时候,再等一分钟,听对方把话说完。
          ☛ 问,在复述式提问中,你可以说出你认为对方所要表达什么,然后请他确认你说得对不对。为了更好的倾听和理解对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使用开放式提问,它的目的是,邀请对方说得更多。
          让我想到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常用的咨询技巧,耐心倾听来访者,还有共情。给来访者带来被尊重,被关注的感觉。
            互动 2
            点赞 9
            分享

            楼主 : 回复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猴🐒 回ta 点赞 0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猴面包晴继续干巴爹~~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怡名 怡名 笔记3/3
            确实特别想去影响一些人,尤其是好朋友。当我读了一本好书,学了一个很好的课程,很多愿意分享给大家。可是,发在朋友圈里,为什么没人关注呢?
            才知道自己的影响力远远,远远不够。认识到这点,我竟然用了挺长时间。这本《深度影响》在合适的时机来到我面前。
            噢,原来影响力还含有这么多学问啊!每个人都不愿被控制,而对于自己喜爱和尊敬的人却常常非常乐于跟随,好的销售让你乐于消费,并且下次还想去他那里,就这么简单!
            对于我其实也有影响他人的事情,就发生在最近,一起实习讲师的群友每天都要进行普通话练习,我由于以前学习过相关课程,好几个群友赞扬我。我才说我学了哪些课程,他们都想购买,而我从前给别人推荐,别人都不关注。
            这就印证了书中的内容,你在某方面是权威,另外,他有需要。
            让我们都学习并且实践影响力吧!
              互动 2
              点赞 8
              分享

              楼主 : 回复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特别棒的书,这活动也超赞啊!边读边输出还是第一次哈 回ta 点赞 0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有所感悟,就是读书的收获呀~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温寻梅 温寻梅 笔记7/3
              作者在本书的开始,就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拥有影响力的前提是合作思维。

              首先我们对影响力这个概念可能就有好多的误解,会觉得权利大,地位高,或者有钱的,能说会道的人才有影响力。如果我们性格内向,如果我们地位卑微就不会有影响力,或者影响力就特别小。

              也许这所有的外部条件都不能决定我们能否有影响力,真正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合作思维。思维决定结果。

              合作思维是可以应用在几乎所有的关系中的,即便对方是我领导,是我老师,是我父母。拥有合作思维之后,意味着你能够更加客观,平等地看待两个人的关系。两个人往往是需要互相成就,达到一种共赢的结果的,而不是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在交流中,倾听的价值很可能被低估了。高效的倾听,能够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从而促进彼此的交流和关系。

              可能我们“没有赢得一场对话,却赢得了一个盟友”,这样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

              倾听非常重要的步骤大概是,需要忍住自己急于表达的心情,给对方轻松自由表达出自己观点的空间和时间,再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获得更多的信息。

              更高层次的倾听是用行动来表达的,你的立刻行动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话是被认真倾听了,自己是被重视的。

              以上。


                互动 2
                点赞 7
                分享

                楼主 : 回复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送你🌸🌸 回ta 点赞 0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给梅梅打call~~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雨化石 雨化石 笔记1/3
                文章开始最吸引我眼球的一句话就是“所谓影响力,就是你的存在让别人变得更好”
                最近一段时间,正苦于当我把自己觉得很好的东西分享给别人的时候,他们却不愿接受甚至视若罔闻,读了书中的内容,才知道这原来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因为自己还不懂“合作思维”,也就是不会倾听,只一味地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感谢作者分享了倾听的方法!忍、等、问。
                不过,实际操作起来,“搁置自己的想法”、“我知道自己不知道”、“让对方觉得他很重要”,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因为人的本能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但我相信这些方法只要落地肯定行得通,我们一起努力!
                  互动 3
                  点赞 7
                  分享

                  温寻梅 棒👍🏻 👍🏻 👍🏻 😄 回ta 点赞 0

                  楼主 嗯嗯 谢谢鼓励!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查看全部互动(3)

                • 狼魂燃★ 狼魂燃★ 笔记1/3
                  在壹心理上,无意接触了深度影响这本书。
                  读到第一句,就让我欢喜的直拍大腿:沟通的本质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什么?平等。而作者所写的,以合作的思维来进行沟通,正是在追求平等。
                  由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对的,而你所说的,我不同意,但我不与你进行共情,我是为了你好,我要否认你,你是错误的。
                  这样的沟通方式,显然是对述说者的不尊敬。所以这种沟通方法往往不能奏效,还会引起对方的反抗情绪,这个时候,倾听者反而要说“你怎么就不听我的呢?”并且勃然大怒,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尊敬。其实首先,是倾听者没有尊敬述说者。
                  所以在沟通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沉下心,静下气来,理解对方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明白了之后再来为讲述者献上最用心的回复。而其实讲述者感受到了我们内心的赤诚,他也同样会愿意为我们付出这份赤诚。有效的沟通,就这样达成了。
                    互动 2
                    点赞 7
                    分享

                    楼主 嗯嗯(*°∀°)=3 回ta 点赞 0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我也是偶然听到这本书的音频,决定去看电子书啦!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袁琳 袁琳 笔记2/3
                    一、整体感受
                    听书之前,我阅读了书的目录大纲,我以为是讲有关“如何打造自己的影响力”这一类的工具书,以致于我在开始听的前5分钟内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书。

                    后来发现,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时代的红利属于倾听者”——如果你善于倾听,你将建立起更具有信任的深度关系——前提是你愿意并乐于接受的关系(或者也许并不愉悦,但又非常重要的关系),而不是所有关系都需要你去深度倾听。

                    我想表达的是,听书的28分钟内容,也许并没有完全呈现这本书的精妙,虽然内容也很实用,但与我的预期“打造影响力”有一定落差,“倾听”固然重要,但这更适用于1v1的关系,而我所预期的,是一种1vN的影响力呈现。

                    结论:虽然与预期不相符,但内容受用,很实用。


                    二、笔记
                    1、沟通的本质:人们更希望被关注/被看到。

                    2、许多“无效沟通”是因为一开始的方向就是“你是错的”(姿态:我比你更正确,比你更懂!)

                    3、非合作思维:把合作当结果/目的——只有达成一致/赢得对话,才能开始合作。
                    (我延伸想到的案例:就好比经常吵架的夫妻,双方总是认为,每件事都无法达成一致,所以“这日子没法过了”——你都不听我的,这日子怎么过?)

                    4、合作思维:把合作当前提——我们已经在合作了,所以我要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这句话划重点☀️ )
                    (延伸想到的案例:我们已经是夫妻了,我们的共同目标是生活更幸福美好,那么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5、倾听方法:反应式倾听、行动式倾听

                    6、反应式倾听:忍、等、问
                    ①忍:忍住自己的表达欲
                    (我认为,有时旺盛的表达欲,也是源于认为自己更正确、更高明——“你说完了吧?你说完该我了,我觉得你说这就不对……”)
                    ②等:等对方把话说完
                    (我认为,有时对对方的恶意揣度,其实是一种偏见——“你一撅尾巴,我就知道你拉几个粪球!”
                    对一个人的偏见,就像一叶障目的那片叶子,甚至会激起对方的逆反心理——你就觉得我是这样的人是吧?那我不这么做岂不是对不起你?呵呵!)
                    前两条“忍”和“等”,都是为了给予对方一个表达的空间,而愿意给这个空间,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我想知道你怎么想”。
                    ③问:复述式提问(以确认自己是否正确理解)
                    开放式提问(让对方说更多)
                    自己对意思的曲解,以及对方没有表达完整,其实都算是引发误会与争吵的原因之一。

                    7、行动式倾听:我不仅听到你说的,并付诸行动。

                    8、所有技巧之前,是心态。
                    (这句划重点☀️ 鼓掌撒花👏👏 👏 🌺 🌺 🌺 说出了大部分问题的关键 )

                    9、比起方法,你愿意倾听的态度更重要。
                    (延伸思考1:如果是面对面的倾听,那么就不仅仅要用耳朵,还有面部表情,眼神,甚至细微的动作。
                    如果你真的想要去展开一段良好的沟通,那么保持内心的沉静,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运用了上述的方法,然而表情中写满了不耐烦与焦虑的忍耐,或者以一颗浮躁的心去沟通,认为“我已经用了这些方法了,为什么他/她还是不听我的?”
                    ok,那么这段沟通已经失败了,请参考“非合作思维”与“合作思维”的区别~)

                    (延伸思考2:网络上有句话叫“为什么学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呀,在道理面前,你的大脑说:知道了,应该这么做!而你的“心”说:拉倒吧,老子不想。)

                    (延伸思考3:倾听方法固然重要,但其实,技巧并不难学,难的是掌握它——熟能生巧;甚至掌握这项技巧也不是最难的,更难的是,如何在沟通之前,保持了一个相对良好的情绪状态,并且深以为然的坚信:如果想要有效沟通,那么必须要做到有效倾听。)

                    (延伸思考4:有些人认为自己常常沟通失败的原因在于“我这个人,就是不会说话”。但其实,你不是不会说啊,你是太能说了啊😂 ,太能说的请适当闭嘴,给对方一点空间;太沉默的请适当开口,给对方一个了解你的机会。)

                    (延伸思考5:有些人遇到的问题是“不是我不想倾听,是他/她根本就啥也不说!”——亲密关系中居多。
                    遇到这种情况,请多一些耐心,对方要么是觉得说了你也听不懂,实在懒得解释;要么是觉得一说就得吵架,实在不想吵;又或者,对方是真的不想说,不知道说什么,自己还没想明白呢。
                    如果是要沟通比较重要的问题,那么“愿意跟你聊这个事儿”的前提,是同等比例的信任,一个很大很大的信任,是由无数个很小很小的信任积累起来的。
                    如果你是沟通的发起方,那么,请多一点耐心,多一些信任建立的机会,让对方知道,你的情绪很稳定,你可以平静的沟通,你真诚的愿意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还是不行,那么请参考壹心理过往文章《婚姻,并不是一件必须要经营好的事情》……大概是这个题目啊,记不太清了。)

                    结论:人类大部分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沟通。问题是,人们喜欢表达多于倾听,两个都不愿意听的人,那么讲的部分,也变得毫无价值了。我自己也正在学习“倾听”这件事情,让自己有很多很多的爱,可以生出耐心的花,芬芳那些与我建立连接的关系。

                    以上,over,爱大家❤️ ~
                      互动 1
                      点赞 5
                      分享

                      活出生命的意义 哇~总结的好细致啊!
                      点赞点赞👍🏻👍🏻👍🏻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怡名 怡名 笔记3/3


                      day3
                      践行倾听,把批评变成礼物
                      前阵子在壹心理读书会上听到一本书——时代的红利属于倾听者《深度影响》,我竟连着听了好几遍,这种情况实属罕见,因为文章解读深入我心,是作者崔璀自己解读的。这次参加书写活动,又来读原书,非常喜欢,收获很大,当然我也深知道理懂得了,做到可并不容易。

                      大家都知道沟通的重要性,但有多少人能做到,或是意识到呢?渴望被关注,是沟通的本质。我们常常在对话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停地说,是出于好意。我们牢牢地盯住的都要是自己的目标。崔璀说:“赢得盟友,赢得关系,比赢得对话更重要。”
                      好的倾听,有时候比说更有影响力。

                      我愿意将倾听纳入我的年度目标,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虽然还有很长的路的要走,但正因为不容易,更有挑战性,可以更有成就感!我愿意将我真诚的倾听当作礼物送给朋友们。

                      那面对批评时我要怎么做呢?
                      有多少人会和我一样,面对批评,心里那叫一个不爽,抗争、战斗,相信没有人喜欢被批评。我觉得批评对于我来讲就是一个死结:他懂什么,凭什么批评我!可喜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观点和很有用的方法。

                      她说,面对批评时,我们沉浸在“想要证明自己正确”的冲动中,控制不住情绪,那是被大脑里的杏仁核绑架了。那时候,什么“合作”啊,“目标”啊,统统被抛到脑后了,只想着你批评的不对!想着怎么反驳!

                      而有些人会在关键时刻思考:什么原因让我控制不住自己呢?有意识地切换频道。从而再遇到被批评的时候,识别出这种情绪,告诉自己,我只需要一点时间,启动理性思考,不被情绪牵引!就像专业人士面对别人的质疑时,并没有陷入到自己的情绪中,而是询问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关心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哇!如果每次在面对批评想发火的时候,觉察自己的情绪,把批评和你这个人分离开,那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从“害怕批评”到“用好批评”。比如,有个作者面对读者的大骂,他却回应道:你认为表达不清晰、没有实用性?能举个例子吗?读者反馈,作者再询问,这样的交流不但防止作者心态失衡,还让作者获得了大量信息,对今后的写作大有裨益。作者并不纠缠于读者敌意的批评。你看这结果显然会大不同!

                      另外就是千万区别“你以为”和“事实”,大胆问出你的问题,不要自己瞎想。
                      作者也说,应对批评是非常难的,这是一个长久的练习。

                      我现在至少能够觉察到自己陷入在情绪中,能有一个稍冷静的空间,光是这一点,我就感觉比从前快乐了许多。面对别人的评价,你想,那只是他的看法而已,你完全可以不认同嘛,干嘛被他牵着鼻子走?
                      再下一步,你就可以慢慢看到他通过批评表达出来的需求。

                      开卷有益,小小的读书笔记也理清我的收获。我愿践行倾听,同时把受到的批评变成礼物!虽然都很难。
                        互动 0
                        点赞 5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星晴(猴面包晴) 星晴(猴面包晴) 笔记3/3
                        今天阅读«深度影响»印象最深的一段话:共情能力会被你的非合作思维所阻挡。只要你启动合作思维,将对面的那个人看作你的合作伙伴,你的共情能力就会被激发。

                        在被共情的时候,会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或许就是如此吧。被对方当做是合作伙伴,所以不再感到孤独。

                        曾经好几次想隐藏自己的情绪,在别人面前表现出一副自己很好的样子,当被朋友问道:你怎么啦,我感觉你好像不是很开心。突然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被看到了。

                        这样的情况在咨询室里也很常见,或许这也是为何咨询师和来访者存在一种合作关系。当我们去共情对方时,能使对方感觉到舒适,也更容易产生信任。
                          互动 0
                          点赞 5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御儿🎐 御儿🎐 笔记2/3
                            《深度影响》读后感
                             在推荐序中,提到管理者不再是以前那种发号施令,而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去影响他们,让他们愿意跟随你。
                             在年轻人中,很多人希望被关注,而不是批评教育,这是教师的角色,在工作中应从朋友的角度来进行。
                             在工作中有很多时候,我们没有跳出考试思维,总是闷头做事情,等着领导来给我们安排事情,从来没有主动去询问可以做什么。但有时候因为情绪而和领导同事发生冲突,这是不可取的,需要就事论事,不要随意评判什么,做事时转变一个思维,对谁都有好处。
                            
                           
                            互动 2
                            点赞 5
                            分享

                            温寻梅 棒👍🏻 👍🏻 👍🏻 回ta 点赞 0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捉到一只写了一条笔记的沁儿!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曹烨含 曹烨含 笔记1/3
                            《深度影响》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实现你的目标:
                            3点感受
                            1.任何对话之前开启合作思维,这是前提,开启合作是为之后就开启了,我们共同做点事情的前提,杜绝了你对我错。
                            比如:跟老公之间有做饭的这件事情需要完成,这是每个家庭都会经常面对的两个人谁做饭谁刷碗,都希望对方付出更多一点,如果没有开启合作思维,就是会出现你不做饭就是你懒,或者你不疼我,你是不好的,等等的评判,你对我错,如果开启了合作思维就会看到,我们共同的目标:有一顿可口的饭菜,想要吃什么,几点吃,谁现在有时间,谁能干点什么,从为什么不是你做或者我做,到了我如何能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我们都能干点什么。
                            2.倾听共情:
                            我们有时候只会听到表面的信息就急于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反驳对方的观点,忘了合作思维这个前提,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或者听不到对方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有人说这个时代的红利属于表达者,而这个时代的红利更属于倾听者~我们都会向往“你懂我”的关系,如果不能倾听共情,就感受不到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从而错误判断导致一些后果,倾听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因素是,真正的倾听者需要对说话者本人以及他说的话敢想去,这就是需要我们展示先搁置自己的兴趣开启的方法有三步:忍,等,问
                            举一个小列子:
                            比如我跟我老公的经历,一次开灯的经历,天黑了,我很自然的说,天黑了,我老公就很抱怨的语气说:你看你总是说,每次都是我开灯,你自己就不能开一下。
                            如果不能真正的倾听不能把自己的兴趣放下,可能就会跟他吵架,让你开个灯怎么就这么多话,或者你这是在嫌弃我吗?你这是在说我懒?各类的评判就开始啦
                            如果能开启合作思维,打开倾听的耳朵,忍,等,问
                            就可以先忍住自己的观点:共同的目标开灯
                            你是不是想让我开一次灯?
                            你是不是觉得怎么每次都是你开灯,你有点苦恼?
                            你是不是想我下次直接打开,不是只说话?
                            对方会感觉你比较懂他,而且也会觉得自己的感受受到的重视。对话的目标是共赢,不是争高低。
                            3.精准表达
                            糟糕的表达只关注“发生了什么”精准表达则会死死咬住我要和你实现什么,在准确描述事实的同时,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对所有的听众都应该有重要性,让对方愿意听完整个的故事的基本目标
                            这个感受比较强烈,精准表达减少了沟通成本,四两拨千斤。
                            我对文章中的“下周四不上课”六个字印象深刻知己本质

                            这个比例我还没有想到怎么举例,留在明天写
                              互动 2
                              点赞 5
                              分享

                              楼主 : 回复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哇~被你发现辣(๑•͈ᴗ•͈)❀送花给你 回ta 点赞 0

                              蘑菇管家_壹心理问答 嘻嘻我似乎和微信群里的某个成员对上号了~~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 温寻梅 温寻梅 笔记7/3
                              “考试思维”与“合作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两个人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是沟通上的问题,如果换一种方式就可以互相理解了,但其实也有可能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问题。

                              在上学考试的时候,我们习惯了面对已经出好的试卷奋笔疾书,而判断是否正确的依旧大多数情况下是已经提前拟好的标准答案。

                              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正确地回答。我们习惯了面前有一道题,习惯了这道题是有满分答案的,我们拼命学就是为了写出这个答案。

                              但在生活中,职场中,如果还用这种考试思维去应对,就会发现有的时候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写不出正确答案来,就好像考试的时候出现了一道完全超纲了的难题一样。

                              而用合作思维可以很好的解决,也是因为生活职场中的题往往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也没有人故意去出题,再根据答案评价你。

                              “合作思维关注的是人,而不是题,它的视角不是“你出一道题,我解一道题”,而是我们需要一起来看看要达成什么目标,然后看看我们如何才能达成这个目标。”

                              领导有时给我们布置了一些任务,不要把这些任务当做一张张试卷,而应该理解为领导需要我的帮助来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达到什么目标,我们是队友而不是对立关系。

                              很关键的一步是要“多心”,要去问“为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它会影响到什么,我们的计划是什么……我们要去探索的是怎样更加高效地完成目标,需要去理解要完成每一个任务的原因,或者说目的。

                              当我们知道为什么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更加积极,更加有方向。而不是把这件事当做一张试卷,拼命去做到100分,因为有些部分是重要的,而有些部分是可以适当舍弃的。

                              当我们用合作思维去工作的时候,我们会多了好多盟友,少了好多“不明白又必须完成的任务”。

                              合作思维也意味着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的需求,自己的责任,而忽略了别人的需求,忽略了雇主的期待。因为最好的结果是共赢,而不是自顾自地去忙碌。

                              也想到——感情中也是这样,两个人遇到了问题不应该去争吵计较于谁对谁错,而应该主动伸出手,说,“不要让问题把我们放在了对立面,站在一起去面对问题吧。”

                              以上。
                                互动 0
                                点赞 4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温寻梅 温寻梅 笔记7/3
                                如何提出批评~

                                没有人喜欢被批评,准确的来说,是没有人喜欢那种盛气凌人,让自己感到被否定,被轻视的批评。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家也不喜欢去批评别人,可能是不敢,可能是觉得批评了也没用,也可能是害怕破坏两个人的关系。

                                而从合作思维的角度看,批评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不是为了否定某个人,而是为了通过批评让对方意识到问题,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而这个过程是可以做到让对方坦然接受,感受到平等的。

                                作者分享了三种有效的方法——事实式反馈、求助式反馈,以及关怀式反馈。

                                其中,事实式反馈的关键是放下评判,用事实说话。

                                “人们不会因为你表达的内容感到气愤,他们之所以表现出抵触情绪是因为在对话中失去了安全感。”

                                首先要区分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

                                “你是个不靠谱的人”,这是观点。
                                “你今天约会迟到了半个小时”,这是事实。

                                单纯的陈述事实是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因为陈述本身是没有对人的评判的,而是用事实来让对方意识到问题所在。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关注那些正确的做法,而非盯着错误。

                                当你用事实告诉对方哪里有问题之后,还应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怎么改变。提高一个方向是重要的,不然对方可能会困惑,“哦,我做错了,可我该怎么做呢?”

                                比如很常见的现象,两个人坐在一起吃饭,有一个人总是习惯地去玩手机,你只告诉他,“你总是玩手机,让我觉得自己被忽视了,你可以先把手机放下吗?”可能他会放下手机,然后不知所措。这时,你可以告诉他,“我想和你聊聊……”或者,“你觉得那件事该怎么办?”

                                合作思维下的批评同样建立在两个人是平等的,是互相尊重的,而不是一般想的那样一个强,一个弱。

                                不同的批评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但不管怎样,要记得批评的目的是了解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是要站在一起去看待问题——这就是合作思维。

                                以上。
                                  互动 0
                                  点赞 2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袁琳 袁琳 笔记2/3
                                  第二份笔记
                                  关于倾听的意愿——此时此刻,我愿意关注你。

                                  音频里讲,比起方法,你愿意倾听的态度更重要。
                                  深以为然,引用我上一段笔记里的一段话——“为什么学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道理都是大脑学去了,而“心”并不认同。
                                  不是发自内心的“想要这样”,那么所有行为都不过是走个过场。

                                  曾经在教育培训公司做职业经理人,天天都能看到学员们在学习亲子沟通,学习所谓“如何更好的去爱孩子”,许多妈妈在课堂上、在讲师的引导下,哭的稀里哗啦、死去活来,哭诉自己如何如何对不起孩子等等,然后在下课以后,对孩子依然又喊又骂、推推搡搡。
                                  案例众多,亲眼所见,心情复杂。

                                  然后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她们想学的,不过是“如何能让孩子更听话”罢了。

                                  许多父母并不想真正的与孩子沟通,而是想知道“如何沟通无阻力”、“这帮孩子们到底在想什么”、“我用什么技巧说话,才能让孩子听我的”……诸如此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沟通最终都变成了无效沟通。
                                  因为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我希望通过这次沟通,能让你听我的,你不要再这样这样、那样那样了!

                                  所以整个沟通过程,变成了一次演讲、一次口才展示、一次辩论赛。

                                  “我不关心你想要什么,我只想征服你,让你听我的!”
                                  我认为这才是很多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这里面包含着什么呢?
                                  ——我认为我比你高明,比你懂得多,你想的、做的都是错的,我才是对的!
                                  ——甚至更深一层的是,你为什么不听听我说什么呢?我需要你关注我!我需要你爱我!你为什么总是不听我讲?你听我说!

                                  OK,那么问题来了,两个都需要关注的人,谁来承担倾听的角色?

                                  哎,看过《蜘蛛侠》吧?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但并不是说,谁弱谁有理,更何况,往往表达欲超强的人,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弱。
                                  可事实上,明显他们渴望被关注的欲望更强。
                                  现实社会,生存压力巨大,大家都很脆弱,都需要被关注,大部分人都是一方面希望对方听自己的,另一方面又在潜意识里认同对方更厉害——因为你更厉害,所以你应该要包容我,你看我多么脆弱,多么需要你的认同!

                                  所以实际上,如果有些人只跟你表达,那么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认为只有你才值得信任,或者说,只有你比我强大,我只认同你。
                                  因为当你不在乎一个人的时候,你并不会想要获得他/她的关注,就好像,你更希望老板关注你,而不是路边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你更希望爱人关注你,而不是他/她某个不知名的远房亲戚。

                                  这么想,心里有没有更舒服一点儿?
                                  哈哈,开解自己很重要,至少你可以想,他/她希望获得我的倾听,是因为他/她非常非常在乎我。

                                  但是这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
                                  除了愿意倾听的意愿,很多人缺少的其实是能够倾听的能力。
                                  就好像思考是会消耗能量一样,有时候倾听也是。

                                  在亲密关系中,有些倾听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而有些倾听,也许完全就是单方面的倾听——充当垃圾桶。

                                  愿意倾听,这是一种意愿,而有倾听的能力,这个需要一些爱和能量。

                                  如果你的朋友遭遇了重大挫折,你可能会跟他/她说,来吧,哭吧,哭出来就好了;说点儿什么吧,我帮你分担;嗯嗯,我在听,你说……
                                  (不过男士之间好像很少这样?emmm...)

                                  这个时刻,你是“爱”这个人的,你愿意关心Ta,倾听Ta,安慰Ta,甚至是保护Ta。

                                  但如果一个朋友,天天跟你抱怨,日日与你倾诉,常常向你索取关注,那么估计用不了太久,你俩就得崩了。

                                  而亲密关系的问题在于,这玩意儿很难崩,亲子有血缘牵绊,夫妻有孩子牵扯。
                                  于是鸡零狗碎,一地鸡毛,要么冷战,要么争吵。

                                  我想要美好的生活,所以我想解决一些问题。
                                  我需要解决问题,所以我决定与你沟通。
                                  我想要真正的沟通有效,他们说这样就必须要学会倾听。
                                  我愿意倾听你,因为我爱你。
                                  我想要爱你,可是,我没有这个能力。
                                  为什么呢?
                                  因为,我连自己都不爱啊,我自己心里的水都是枯竭的,我拿什么去滋养你?
                                  所以,我应该,好好爱自己。

                                  音频里说,倾听的那一刻,你想象你有一束光,照耀在对方身上。

                                  问题是,首先,你得有光。
                                  别去对方身上找光,因为,她/他好像也没有。
                                  我倒是想做温柔的月亮,奈何,谁都不是太阳。

                                  祝福你可以多拿一点时间来关注自己,关注内心,而不是把焦点放在“为什么别人给我制造了这么多麻烦”上。

                                  以上,over,祝福大家好好爱自己❤️ ~

                                    互动 0
                                    点赞 2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温寻梅 温寻梅 笔记7/3
                                    精准表达与“知识的诅咒”~

                                    在沟通中如果运用了非合作思维,我们很可能滔滔不绝地讲出很多很多的事实或者大道理,而倾听者的态度往往是会觉得不耐烦。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我们能用比较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问题的关键。用合作思维的方式去看待,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关注我和倾听者双方所要实现的共同的目标是什么,我能带给倾听者什么样的收获?

                                    糟糕表达只关注“发生了什么”,精准表达则会死死咬住“我要和你实现什么”。

                                    作者在书中提供了一种非常高效的沟通方法——金字塔表达法。

                                    “金字塔表达法的关键是:当我们开始向对方表达时,我们不能让对方重新爬一遍金字塔,而应该直接把对方轻轻放在塔尖,让他上来就能一览全貌。接着,我们可以从塔尖一层层往下表达。”

                                    在金字塔的最底层应该是大量的事实,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想法,而在金字塔的最高层应该是沟通双方共同的目标。

                                    在我们的想要表达之前,应该先根据事实去做出一些分析,然后看看自己的主要的需求是什么。最后,去考虑自己需求满足之后,能够带给双方什么样的回报。

                                    而在表达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去告诉对方我们将要达到什么样的共同目标或者回报,这样会让对方更加清晰,也更加有兴趣去听你的称述。接着提出自己的一些需求,然后分析为什么需要这些需求,最后一定要把事实数据拿给对方看。

                                    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情况。当我们把事实和逻辑都讲明白了,也表达出共同的利益目标,对方依旧不为所动,很有可能是因为对方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与自己同样的感受。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经常说温室效应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即便把道理讲明白了,也会有人觉得,“哦,是嘛,可是我没感觉啊。”

                                    “知识的诅咒”是指我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就无法想象没有掌握这种知识时的心智状态,这会导致我们没办法在对方没有这种知识储备的状态下和他沟通。

                                    就像之前有人经常说,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我还是做不好啊。这也说明有时候理智上的逻辑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更高级的沟通方式是你要把感受表达清楚,你要让倾听者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事情的紧迫,感受到某个人的心情。这样,也许他会主动去提出一些帮助。

                                    “人们会忘记你说的话,人们会忘记你做的事,但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给他们带来的感觉。”

                                    以上。
                                      互动 0
                                      点赞 1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崔冠雄 崔冠雄 笔记2/3
                                      今天在微信读书阅读了这本书的序言前言和第一章内容,我这人看书最大的特点像牛反刍一样,喜欢循环往复的去看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21世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万物互联互通,没有人可以在孤岛中生存,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合作,合作是一切的前提。21世纪聆听是最大的宏利。我们很多时候,往往只考虑自己,根本不把对方当回事儿。现实生活中80%的都是关系问题。我是深有感触的。我是一个留守儿童,从小到大并没有得到多少父母的关爱,所以,我的青少年比较孤僻,不合群。和同学们的关系紧张,再加上并没有父母陪伴身边,进行良好的教育。所以,在同学们眼中,我就是一个异类。独木难成林,这是儿时一个算命先生给我的谶语。这么多年来,好像说的挺对,我一直特立独行,不会随波逐流,更不会趋炎附势,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人格。为此,我受尽了校园霸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我一直保持着自我。直到后来,我遇到了壹心理,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这个时代潮流。在担任班长期间,我得到了很大的成长,以前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过的特别任性,不懂得合作共赢,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觉得自己牛逼的不行,什么意见也不听,什么话也不听,现在想来。真让人惭愧。懂得了合作,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我开始努力改变自己,我觉得进步挺大的,担任班长,我懂得了倾听他人,关注到每一个小伙伴。在52HZ的训练营,我也会先去聆听,我发现原来认真聆听,可以让自己收获满满。我不会突然打断别人的话语。而是让对方说下去,这样,我听到了很多自己没有听到的内容,原来聆听比如说重要的多。
                                        互动 0
                                        点赞 1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温寻梅 温寻梅 笔记7/3
                                        面对冲突,大多数人会不经意间选择去回避。

                                        而实际上,冲突很可能是让合作更加顺畅的一个契机。拒绝冲突,就是拒绝合作。

                                        “解决冲突的两个有效步骤是:第一步,对人不对事,即在冲突中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认真倾听,保持共情。第二步,对事不对人,即把焦点放到事情本身上,不要对人进行评判。”

                                        对人不对事,不是说要忽略现实情况,不是委曲求全,而是先照顾到双方的情绪,平复情绪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深入交流。当一个人情绪激动的时候,他的所有言行都是不理智的,这时候的交流效率非常低。

                                        “你越早意识到你和对方的对话氛围出现了问题,就越容易把谈话拉回正轨,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

                                        对事不对人是指大家把关注点放在具体的事情分析上,而不要有对人的评判,因为这种评判本身没有任何益处,只会让大家更加感情用事。

                                        一个很好的方法是“A+B=C”,意思是——两个人沟通,一个人坚持应该用A方案,另一个人坚持用B方案,不管是谁向谁施压,或者谁向谁妥协,都不是合作思维方式下想要的结果。

                                        而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认知水平,更客观的角度去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案C,可以同时满足两个人的需求。

                                        作者最后说道,“合作思维能给你的最大礼物是什么?我想,那个答案应该是,勇气——相信自己不用变成谁,也能做成很多事情的勇气;在很多你本来以为很难的事情前,敢于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以上。
                                          互动 0
                                          点赞 0
                                          分享

                                          回应ta,写下感受

                                        • 温寻梅 温寻梅 笔记7/3
                                          合作思维下的拒绝~

                                          拒绝对于我们来说好像一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拒绝往往意味着会破坏彼此的关系,会显得不够友好……

                                          但有时候,拒绝是为了更好的合作。这也是因为当我们想拒绝,而又没有拒绝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己的生活状态,因为自己做了一些原本不需要做的事情。

                                          “若想用别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影响他们,首先你自己要处于一个愉悦的、想主动达成目标的状态。”

                                          在合作思维方式下,拒绝不是一件为难的事情,因为我知道不管是同意还是拒绝,都是为了我们两个人共同的目标。当拒绝带来的收获比同意更高的时候,拒绝就变得合情合理了。

                                          可以利用“黑色想象”的方法,多考虑一下不拒绝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当你发现自己无法接受这些负面影响时,反而会更加有要求说不。

                                          合作的前提是我们两个人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如果因为不拒绝而导致自己的状态不佳,那这个合作本身就已经出现问题了。

                                          以上。
                                            互动 1
                                            点赞 0
                                            分享

                                            楼主 补充一下,拒绝的两种方式——只接受一部分,在接受的同时提出要求。 回ta 点赞 0

                                            回应ta,写下感受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