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会】分享你的心理学读书笔记?(周活动)
“来参加吗?征集学研会小伙伴这周的读书笔记~
字数:100-1000字
参与形式:读书笔记发到回答中~获得推荐即可领取5元打赏~
要求:需要是你「本周阅读」的“书籍”、“文献”哦~”

《哀伤与抑郁》(弗洛伊德)的读书笔记

首先需要介绍一个基本概念:力比多。它的定义不是特别明确,是和性快感有关的一种能量,一个心理和生理学的中间概念,它的量是固定的。(要是不理解,当成什么小宇宙、查克拉、念能力、气、也凑合。就像读外国小说的时候,如果记不住名字,可以先把主角换成“刘能”“赵四”一样)

精神分析说人们力比多的分配方式(快感的满足方式)是人的内在人格的结构,所以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在讨论人或者症状的时候,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力比多的变化上:一个人力比多的外投会呈现出一种亢奋的状态,而力比多的内投会呈现出一种抑郁的状态。外投表现为对外界感兴趣,内投表现为对内在世界感兴趣。人们对一个人或物的情感深度也是由力比多的投入程度决定的,不论情感类型是什么,投入的力比多越多,表示这个东西越重要,对自己的影响也越深。但是这里的对象并不是实实在在的人或物,而是“客体”。“客体”指力比多的附着物,这个词的重点在于外在事物对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影响(这个人力比多的投注情况),而不在于这个人或物实际上如何。所以“客体”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理想”“自由”“国家”。平时经常能看到:一个在这个朋友眼里外貌“惊为天人”的人,另一个人可能 会感觉没什么特别的。所以在了解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去了解这个人和“客体”的关系,而不是实际上的东西(这种“实际”更多的其实是自己主观的看法,和别人不一定有关)。

另外,在精神分析的世界观里没有褒义词和贬义词,大部分的心理现象的内在发生机制都平等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障碍”“神经症”“自恋”“防御”“压抑”“高级”“升华”……这些名词虽然读起来给人的感觉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中性词。这也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中立态度。

这篇论文讨论的主要是“哀伤”和“抑郁”在精神结构上的不同,结论是“哀伤”是一种正常现象,(尽管这个过程会表现出一些病态,也让人非常痛苦。)每个人在经历了客体丧失之后必须经历的过程:把投注在客体上的力比多撤回到自身,然后重新投注的新的客体上。时间能让一个人从哀伤里走出来。
但是“抑郁”不能。可以说:在处理客体丧失的问题上,精神分析能做的就是把“抑郁”转化为“哀伤”,把神经症的冲突转变为一般冲突。(就好像玩游戏的时候去掉debuff状态)。然后重新拥有“爱身边的人和工作”(弗洛伊德)的能力
这里我们讨论的“抑郁”并不是所有的“抑郁”,而是客体丧失之后的“抑郁”。二者最大的差别是 自我感觉 的完整情况,哀伤状态下人的自我感觉是完整的,抑郁状态下不是。哀伤状态下人要面对的是力比多从客体身上撤回和重新投注时,引起的人格变化。除此之外,别的感觉和功能不受影响。哀伤的结果是,“一个人可以承受客体的丧失,并且能收回自己投注的全部能量”(原文)。
(精神分析更在意一个人的力比多的状态、人格结构,采取的是动力学的研究方式。这里我们讨论的“抑郁”早就不是诊断学范畴的“抑郁症”了,因为现在主流的诊断学更多的会考虑这个人症状的表现(现象学))
抑郁的状态下却有很多自己意识不到的东西。更多涉及“自我的丧失”——这种丧失来自自我投注到客体身上的力比多:对丧失的客体的情感很复杂,举一个简化的例子来说,如果自己对一个人除了爱之外,还有无法面对的恨。

对一同一个人爱与恨的冲突,转化为自己“自我认同”和“自我批判”间的冲突。(我没办法既爱你又恨你,所以只好恨那个恨你的“我”,然后必须更爱你才行)。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对自我的贬低和批判实际上是来自对另一个人的攻击——这个人对自己的攻击经常说不通,放在另一个人身上就很合适了。也有表面上是攻击自己,语境里却在表达对别人的恨。“病人对自己的指责实际上是关于他/她所爱的客体的,而这又以指向自我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妇女经常对丈夫感到抱歉,因为他娶了自己这样一个无能的女人。实际上她是在隐晦地指责这个男人的无能。”(原文,那个时代心理咨询还没有保密原则。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保密范围和当时的医生对病人是一样的)就像施虐狂和受虐狂一样,他们有着相同的冲动只是对象不同(把指向别人的冲动转为指向自己,而冲动本身不变)。

所以,如果那个投入了复杂情感的客体不在了,人会感觉自己的一部分也跟着消失了。然后,就像前面提到的,人的力比多总量不变,因为一部分力比多没回来,所以人会处于一种低落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想忘掉一个人没那么容易,因为这个人产生的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也有人觉得把这些马上投入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就好了,不过这样做的话,和上一个人的问题在下一个人身上还会延续。再加上问题的根源一部分在自己身上,所以只是在不断拿别人掩盖问题。
“抑郁的三个前提:客体的丧失、矛盾的情感、退行到自我”(原文)。也就是说,抑郁状态下的人要面对比原来正常的丧失(哀伤)更复杂的情感。这种复杂情感的诱因 在分析里慢慢了解矛盾之间的联系,这也是精神分析工作的空间。
(比如荣格和弗洛伊德: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抑郁了30年(虽然荣格嘴上不同意弗洛伊德的主张,但是名词用得还是蛮准的)。他们之间交织着很多复杂的情感,荣格一直不愿意面对他在这段关系里对弗洛伊德的”弑父冲动“,甚至意识里都不承认他在一定程度上把弗洛伊德投射成了父亲的形象。所以在他必须和弗洛伊德决裂,又没办法面对之后的问题。在反对弗洛伊德的时候又重新证明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当然,弗洛伊德对荣格也产生了很多“反移情”(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移情)具体他们俩之间发生了什么,在他们各自的自传和文章里讲了很多。还有很多别人的看法、小说、电影(比如《危险方法》)。他们两个人 的理论上有很大的互补性,双方除了互撕的几个焦点之外,还是承认对方的贡献的)
抑郁表现出强烈的针对自己的冲动,他们失眠、自我价值感低下、食欲不振、热爱自杀、空虚、躁狂什么的。这里每一个症状都有特别的含义:
失眠是身体整体协调功能失常表现出的一种障碍,因为人无法在处理自己内心的冲突的同时协调身体机能。
食欲问题涉及到人格发展早期的“口欲期”的问题——人对客体的选择实际上是来自自恋的(全世界只有两种人,和我有关的,和我无关的),而自恋是力比多的内投(吃进来),这个过程受阻了,身体上饮食也会受影响。
自我贬低对“病人”来说,实际上存在一定程度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也和之前的“自我的丧失”有关),通过攻击自己,表达对客体的攻击冲动
自杀是一种“爱的表达”,爱的最高代价就是我为你死——“我需要你爱我”转化为“我爱你”,同时通过毁灭自己,也可以表达对另一个人的毁灭冲动。
空虚感的产生是因为力比多的投注对象虽然是自己,但实际上是用来压抑对客体的感情的。因为力比多总量不变,所以投入得越多,人会越感觉自己被掏空了。
向躁狂的转化是因为那些被压抑的能量暂时找到了出口(比如游戏、酒精、性什么的)。门外汉可能会觉得挺好的,至少他们看起来开心了很多,如果新的出口是一些建设性的事情(比如学习)那就完美了。实际上不可能,因为内在的创伤没有处理,这种兴奋永远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前面这些结论看起来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这里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推理过程。他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怎么得出这些结论的。平时在咨询里,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别人的理论一点都不好用。除非是自己重新发现一遍的理论(尽管这些可能别人早就发现了),不然都不要用在咨询里。重要的是发现理论的过程。弗洛伊德难能可贵的一个地方就是 他不会避讳自己不懂的问题,也不会给自己不确定的事情过早下结论。这也是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之一:面对不确定、焦虑和自己的有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