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曲慧东,一个能让意象说话的心理咨询师。题主从6岁开始在姥姥家住,初中高中住校,大学之后独自考研、找工作、租房子、搬家,这十几年遇到的所有困难都靠自己解决。30年来的经历塑造了一个独立自主、坚强勇敢的你。我想赞叹那个具备强大的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你,但我也心疼这个苦求父母之爱不得、多年压抑终至抑郁的你。你有能力应对各种困境,却唯独舍不下一次次伤害你的亲情。越是外表坚强,内心越容易孤独无助,也许这正是你觉得父母还可“依靠”而原因吧。你这些年的孤独和努力,多么渴望能得到他们的关心和支持,然而父母好像仅仅把你当作一个经济上的索取对象。最后一次联系时,妈妈的那句“ 爸妈没钱你就当没有爸妈,等妈妈有了钱再联系吧”,像一把利剑刺痛心脏,然而善良的你依然不想放弃与他们好好相处的幻想。渴望父母的关心和支持,是人之常情,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这些。不过,你内心深处最柔软、最真挚的情感,是可以通过发展内在父母来获得理解与关照的。学着理想父母的样子对待自己,给予自己情感上的支持和关怀,从而弥补现实生活中父母未能满足的需求。尝试在心中构建一对理想的父母形象。他们是无条件爱你、支持你、理解你的,愿意耐心倾听你的诉说,给你最温暖的拥抱,为你提供最坚实的后盾。通过发展内在父母,为有助于你理解现实父母的局限性。不至于因为他们的局限而苦恼自己。当下,妈妈的那句留言,一方面让你感觉被至亲拒绝,另一方面也很伤心被误解。如果你愿意回复她,可以表达这样的内容:“妈妈,我知道您也很不容易,但我真的很希望您能理解我。我并不是想要从您这里得到什么物质上的东西,我只是希望您能多关心我一些,多陪陪我。我们能够多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少一些物质上的计较。”这样的表达呈现了你的需要,也明确了你的边界。也不仅是说给他们的,也是告诉自己的。无论现实的父母如何,你都可以允许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看到你和爱人共同努力构建自己的小家,你们也有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愿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充满爱与力量,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另外,关于抑郁、睡不好的问题,这是你的心事,需要你用心关照,必要时还请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