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遇成欢

Lv10  关怀海豚

心探教练/精华答主/认证作家
楼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通过你的描述,我的感觉是这与你的依恋模式有关,也许,你是属于不安全依恋的类型,在关系中没有安全感,所以对于关系不信任,也不想相处下去。不用担心,我们是可以调整我们的依恋模式的,可以通过练习和一些方法让自己成为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那么,你在关系里就会觉得自在和安全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依恋理论。

依恋是指童年期,孩子和长期照料者(通常是父母)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是寻求与某个人的亲密并且当他在场的时候感觉安全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基于一种稳定、安全、信任的情感体验。依恋不仅仅存在于父母关系和亲密关系当中,还存在于让你有交心的感觉的同事、同学、朋友之间,都会涉及到你的依恋类型,但也只有在亲密关系当中才会暴露得更彻底。

婴儿的需要被满足的情况,决定了他们的依恋类型,这样的依恋策略,是会延续一生的。根据Ainsworth 的陌生情境实验,婴儿的依恋类型主要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后来,又有研究者,把依恋理论放在研究成人的恋爱关系当中,并且根据焦虑程度和回避程度的强弱,把依恋类型分为了四种: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恐惧型。我们往往是几种依恋类型的混合,而不是纯粹地只拥有一种依恋类型。

而我们小时候怎样被养育,怎么被照顾,就会影响到成年后我们与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处模式。而你的依恋策略,是你的亲密关系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你会被特定的人吸引?为什么同样的问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些都和你的依恋类型有关。

心理学家Kim Bartholomew(1998)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在关系中程度“焦虑”和“回避”程度,将成人的依恋模式进行了分类。其中,焦虑程度高(即高焦虑)的人总是害怕对方会离开自己或不重视自己,而低焦虑的人则不会有这样的担心;而高回避的人容易对彼此间的亲密感到不适,而低回避的人,则乐于亲近他人。

根据以上标准,人们的依恋类型被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及恐惧型。为了便于后文的理解,我们先来看看这四类人在回避与焦虑双维度上的具体表现:

安全型(低焦虑、低回避):既不担心被抛弃,也乐于亲密,与伴侣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

焦虑型(高焦虑、低回避):总是很担心被抛弃、渴望亲密,十分依赖伴侣

回避型(低焦虑、高回避):难以信任和依赖他人,对亲密感到不适,追求独立

恐惧型(高焦虑、高回避):担心被抛弃,但又对亲密感到不适,既想要依赖又希望独立

因此,个人感觉您是属于回避型依恋模式为主,了解了导致自己问题的原因,我们最需要做的是接纳自己,这不是你的错,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责备父母,因为他们已经给了你他们认为的最好的东西,我们也没有办法要求他们给我们他们所没有的东西。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看看自己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如何调整自己,如何成长自己。

🌈给您以下几点建议:

1, 您可以找到一个安全型的伴侣。

一些安全型依恋者,可以不费力就化解不安全依恋者带来的挑战。他们自带充沛的安全感,敢于包容和坚持。通过和他们的相处,你会重建起属于你的安全基地,慢慢也朝着安全型依恋转化。

2, 找到一个足够好的心理咨询师。

咨询的时候,可以给你提供一个释放压抑的空间,你在咨询师面前可以倾诉自己被压抑的情感,同时,好的咨询关系,会帮助你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模式,慢慢地,就会得到疗愈。

3, 书写疗愈,通过回顾自己的早年经历来理解自己。
有心理学者认为:通过理解自己的早年经历,可以帮助自己逃脱被不安全依恋模式定义和禁锢的境地。你可以通过书写的方式,回忆过去的经历,并且审视这些经历产生的原因。

虽然你知道依恋类型的形成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你可以回忆过去父母对你的态度和方式,但同时注意重塑对过去经历的认知,如:“父母对我冷漠,并不是因为我不值得爱,只是因为他们也还没学会如何对孩子表达爱,他们不可能给我他们不会和没有的东西。”

当你重塑自己对过去经历的认知,你就可以慢慢地从对亲密关系的回避中走出来。

4,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人的情绪和行为障碍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直接所引起,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引起的信念(Belief),最后导致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这就称为ABC理论。

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原因。

对于回避型依恋的人,当一件事发生,他们往往会倾向于产生消极的信念,因此会导致不好的结果C的出现。
如:你给对方发消息,对方没能及时回复,安全型依恋的人会考虑,对方可能在忙,可能是手机没在身没看见。

而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会认为,这是对方不爱自己或者对自己不耐烦的表现,因此会逐渐减少和对方的联系,并且认为我自己这样一个人也挺好,我可以照顾好我自己,我不需要别人。

因此,尝试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转变自己的消极认知,哪怕是去问一问对方当时的想法,也比让自己陷入你难以摆脱的消极的想法要好。

5, 列感恩清单,经常去感受你和对方之间的温暖互动。

比如,当对方在你肚子疼得厉害的生理期,给你倒了一杯热腾腾的红糖水;当你感觉很难过的时候,对方一直陪伴着你;当你过生日的时候,对方想了很多创意来逗你开心……
这其实就是让你更多地去感受对方对你的关心和爱,当你想要回避的时候,你的内心可以渐渐被爱融化,你们之间可以进行更通畅地交流和互动,让关系和爱循坏流动起来,给彼此滋养。

6, 积极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脆弱。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中说道:“开始与维护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在于需求。”
如果你不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脆弱,那么对方就不知道你需要什么,你害怕什么,就算他想帮助你,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对吗?
因此,我们要主动和对方建立连接,尝试适度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比如:“我最近感觉很累,压力很大。”或者“这件事情我想不好,你能不能帮我出出主意?”
这种真诚的沟通和倾诉,不仅会减轻你内心的压力,得到对方的支持和关爱,也会让对方感受到被需要和有价值,经常进行积极的沟通,也会促进你们关系的发展和感情的升温。

7, 学会认可自己,建立积极信念。

看到自己的价值,肯定自己的优点。建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只要你充满自信地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就真的会顺利进行;相反,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
因此,你需要看到积极信念的重要性,当我们拥有了积极的信念和态度,当我们拥有充满自信的状态,当我们相信好事一定会发生,并始终坚守这种积极的期待,真的很重要。
因为积极的信念会带来积极的行为,而积极的行为常常会带来积极的结果。
我们自己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子,我们就会一直朝着那个期待的方向不断努力,最终,就真的能成为那个期待的自己;而如果我们一直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做不到,那么,就真的会一直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最后,希望你满怀期待地去追求你的亲密关系,收获幸福人生🍬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