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遇成欢

Lv10  关怀海豚

心探教练/精华答主/认证作家

楼主,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一些些帮助。


作为家长,特别理解你的感受,我们对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但从您的描述来看,您的孩子应该不会无节制上网,因为学校会有一定的制度,孩子在学校里,是会去遵守这些制度的,否则,学校的老师也许就要联系您了。


对于您的情况,给您以下几点建议:


1,从情感和心理上给予他理解和支持,在行为上对他进行严格的把控

 

其实,在现实中,很多家长都是反着来的,就是我在心理上不支持你,打击、羞辱,甚至表现出极度厌恶,让孩子产生一种严重的被疏离感;而在行为上,又是放纵的,比如看到孩子玩手机,妈妈表现出来的是歇斯底里,发现歇斯底里起不了作用,就说:“你随便玩,等你爸回来,狠狠地揍你!”

 

假如你是孩子,也许前一秒你打算放下手机,但是听到妈妈这样说,你可能会接着玩。他会想:你用言语伤害了我,让我痛苦,那么我就继续用行为刺激你,让你更加痛苦。

 

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我们要做到理解。

 

即便是看似不可能理解的行为,我们也要努力从中找到它的合理性,找到它可以被理解的部分。

 

比如,我们可以想想看,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玩手机成瘾,在那个时候,我们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这部分其实是需要我们来承担责任的,我们需要表达给孩子。

 

比如,可以给孩子说:“因为爸爸妈妈经常吵闹,让你特别烦,所以你选择了玩手机”,或者“可能是爸爸妈妈对你的态度有一些问题,伤害到了你的自尊心,造成你手机成瘾”,再或者是“你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在学校遇到了一些事情,我们没有及时关注到你,所以才造成你今天对手机特别沉迷”……

 

当我们去寻找他行为的合理性,并告诉他这背后存在的原因,这就会让孩子觉得你们是理解他的,也就拉近了你们之间的距离。

 

这就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当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就要制定计划。

 

但我们需要明白,如果孩子真的手机成瘾了,不可能让他从长时间玩手机,变成一下子都不玩,这种过高的计划会一下子打击孩子摆脱网络的自信心,所以,一开始我们制定的计划一定是可操作性的,是切实可行的。

 

我们可以制定一个时间表,并严格地执行它,帮助孩子逐步摆脱手机瘾。当孩子想去打破这个规则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到没有敌意地去禁止,也就是做到温和而坚定。

 

你可以对孩子说:“我能够体谅你,现在非常难受,但这正是大家需要共同去面对的一个难题,你再克制一下,再忍一忍,妈妈相信你可以的。”当孩子有了一些进步,完成了你们设定的目标,一定要给他积极的鼓励,这就做到了心理上的支持以及行为上的把控。


当然,由于你们现在没有在同一个地方,那么,就需要用其他方式沟通和交流了。只要能够达到心理支持的目的就好了,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信任以及期待就好。

 

2,关注亲子关系

 

一般来说,沉迷于手机的孩子,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通常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 假性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看似不错,但是这种“不错”的关系是靠父母对孩子的放任换来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答应,孩子与父母似乎很亲近,但这种亲近是带有目的性的,一旦你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你们的亲子关系就立刻被打破了。

 

● 彼此梳理: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管孩子,孩子在生活上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在心理上也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于是就很孤独,从而在手机上寻求寄托。

 

● 对抗型:你让我做的我偏不做,我就是要表现出和你期待相反的行为,如果父母管控过多,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如何修复亲子关系呢?

 

一定要避免对孩子进行打压、责骂、发号司令,这会把孩子越推越远,而是学会去倾听孩子的需求,表达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和爱。

 

还有一个见效很快的方法,就是拥抱。

 

你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充满关心和爱意地去拥抱孩子2-3分钟,要注意让心脏贴着心脏,因为拥抱可以让我们体内产生“催产素”,让我们体验到幸福感,我想你们一定会很感动,亲子关系也会得到一定的修复。

 

但要想完全修复亲子关系,还需要你们去探索你们的亲子关系中存在的到底是哪一种类型的问题,然后再针对你们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只有修复好了亲子关系,才有可能帮助孩子摆脱手机成瘾的漩涡,而事实上,也许,亲子关系的问题也正是导致孩子手机成瘾的原因。


3.采用非暴力沟通和孩子交流,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


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而是为了让你们更加了解彼此,理解彼此,促进关系的发展。

 

我们需要在关系中进行深度沟通,及时表达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和情感交流。可以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步骤是:陈述客观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需求,请求对方行动。

 

注意:陈述事实的时候,一定要客观,而不是带有批评或指责,表达的需求和感受一定要是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感受,请求对方的行动一定要具体,越具体越好,这样对方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比如,你可以这样孩子说:“你之前对手机有一些沉迷,现在去了学校,这让我感觉有些担心,有些焦虑……我特别希望你能够经常和妈妈说一些你在学校的情况,我需要你给我一些反馈,可不可以也说一说你的感受和想法,让我了解一下你喜欢玩手机的原因?”


如果孩子愿意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你就可以更了解他,比如他说他虽然会玩手机,但并没有耽误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您是不是就可以更放心了呢?其实,也是事情真的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毕竟他已经是大学生了,他也会有一定的自控力,当我们相信他,接纳他,理解他,也许,反而,他会变得更好。


祝好~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