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旼

Lv3  小海星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词条贡献者/故事达人
亲爱的,给你对孩子的这份“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同理心”点赞,👍💖

从你的描述,我能感觉到你有很强的同理心,比如

✓你能觉察到儿子作为独生子女,可能很孤单,需要陪伴和关注💖
✓你也意识到,你们忙碌,陪伴他时间少,他长期看电视,肯定不行,所以你也身体力行的在调整,比如随时待命,满足他的一切需求
✓你会觉得他看不到妈妈,可能会感觉到失落,所以尽可能在儿子上兴趣班的时候,呆在他能看到的地方🌹

另一方面,也从你的描述中看到了矛盾、困惑和焦虑,比如:

✓你深度的共情,让你觉得儿子可怜,你随时待命,看看有什么能做的,能满足的。

一、语言描述的背后,折射出你的“焦虑和过度紧张”,还有“过度的共情”

💥你从哪些方面感觉儿子可怜?孤独?是从他的表达或者行为表现吗?
💥会不会是你把自己“幼年时期未被满足的关注和呵护”,移情到儿子的身上了?
💥孩子需要社交,需要关注,同时,也需要适度的“独处”,与自己相处的过程也是人生的课题之一,所以亲爱的,放轻松,儿子或许没有你想象的“脆弱和可怜”。

🌷觉察一下,自己童年的成长是不是有特别记忆深刻的“孤独感,渴望被关注和关心而未被及时满足”,如果有的话,这可能会让你不自觉的把自己曾经的感受,移情到儿子身上。
🌹你要学会区分“自己的感受和儿子的感受”,否则,你的移情,可能会阻碍儿子觉察“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感受”,他会感觉到混乱无措,这对他的个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正确的共情是需要“确认”,比如你可以蹲下来跟儿子聊聊天,问问他:

✅妈妈和爸爸最近工作忙,很少陪你,你会感觉到孤单吗?你希望爸爸妈妈怎么陪伴,最开心呀?比如,是陪着你看电视,打游戏呢?还是一起户外散步放松呀?或者陪你去游乐场呀?
✅上兴趣课出来,你最开心的是什么?看不到妈妈,你会感到失落吗?

✅仅供参考,类似于这种提问和互动,让儿子表达他的真实感受和期望,既是让他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你也能更了解他的诉求,进而避免过度共情和焦虑。

三、学会“高质量的陪伴和互动”

首先,我们对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要有正确的认知。

❌高质量的陪伴≠满足他所有的需求
❌高质量的陪伴≠一刻不离开的陪着他
❌高质量的陪伴≠替他做所有的事情

如果按照这种错误的方式陪伴,有一天你会很困惑,沉醉自己的付出和投入中,自我感动。但儿子并不买单。随着年龄的增长,甚至有一天他会感到“厌烦”。

✔️高质量的陪伴,是一段时间内,放下手机,心无旁骛,沉浸式的陪伴,这个过程“有沟通、有互动、有情感的流动,有思想的碰撞”,比如一起玩亲子游戏,一起户外散步运动之类,这个过程,他更理解妈妈的想法,你也更理解他的诉求,你们的情感就会越来越深厚。

✔️所以,你会发现,高质量的陪伴≠时间的累加,即使你一刻也不离开他的视线,没有互动沟通和情感流动,他也感受不到你的爱。

✔️孩子大了,终究会慢慢独立,会有自己的空间,但他永远是你的孩子,你的放手和离开不意味着,完全不管,用“正确有效的方式”爱他,你们的心会一直在一起。

祝愿你健康无忧❤️🌹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