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丽霞

咨询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楼主你好,


我父母一直希望我能像他们希望的样子活,没有自我,全部服务于他们,但是他们又用道德绑架他们如何为我奉献。我为了他们牺牲了自己很多人生的选择,包括婚姻。”在这段话里清晰的描述了你与父母的关系。当你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违背了父母的意愿,父母可能就会用道德绑架你,此时你自己的意愿就是本我的部分,而他们的道德绑架就是超我部分,超我部分不允许你活出本我的部分,就如你所说的“也是我自己的超我对本我的一种绞杀。


我们对自己是怎样的人来源于早年养育者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当有人对自己是笑的、是欢迎的、是肯定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是被爱的、被喜欢的、有能力的人,与之相反没有客观的看到我们的能力,贬低我们,我们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是很差的,糟糕的,形成了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也是我很糟糕、一无是处、毫无价值的人。长此以往,自己也无法客观的评价自己、看待自己,常常感受到自己负面的情绪,也会认为自己就是不好的。也会认为父母的确养育了自己,为自己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不允许自己对父母有情绪,但是自己的情绪又没办法消化,就会出现你说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可以一直忍耐,我一直在看佛学的书,甚至用一些大爱的理论在说服自己。


改变这样的状态需要回到自身,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感受自己的?

  1. 当父母没有客观评价你,贬低你的时候,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当你可以说我不是你们说的那样的,我是怎样的人,可以列出你认为自己对自己比较满意、认可的地方。(当你可以清晰的说出超我绞杀本我,我看到一个逻辑清晰的你;当你按照父母期待的样子活,说明你也是一个孝顺的、善良的孩子,你通过看书、讲大爱的理论,你是有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能力的人。)

  2. 当你在这里表达了你内心充满了仇恨,你是很勇敢的人,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说好听的话,担心说了负面情绪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被接纳的。如果没有悲伤就无法体会到快乐,如果没有恨就无法感受到爱,你说内心充满了仇恨背后表达着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只是因没有得到爱是悲伤的、难过的,才转化成具有攻击性的情感恨。尝试着表达你的需要,当现实一次次验证无法获得父母的爱,感受悲伤的、难过的过程,也是与父母情感分离的过程,恨也会随着悲伤消散。

  3. 与其说“我内心又虚伪的认为他们会改变”,不如说你一直期待有一天可以感受到父母如你期待的样子来爱你,这样就不用面对获得不到爱的悲伤了。当你告诉他们你为他们牺牲很多,也希望通过这种牺牲换取他们对你的爱或好,但他们的回答是与他们无关,你在用牺牲自己的方式虐待他们,也没有换回你所期待的好,有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施受虐的关系,彼此都很痛苦。用健康的方式先让自己好起来,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