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来风

Lv6  倾听海豚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亲爱的题主,你好!我是六月来风,有缘相遇并共同分享!

      我不知您对幸福是怎么理解的。

     从心理学角度根据贝勃定律:幸福的本质上是种“敏感度”

      *心理学史华兹论断说明的是,幸福往往就是这样,总喜欢披着一件“不幸的外套”走进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能不能获得幸福,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从不幸中看到幸福的影子。事实上,时间是永不停息的,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幸福与不幸不是永恒不变的,眼前的一切,不过是时间轴上一个 点的描述。我们只有学会从不幸中看到幸福,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扭转所谓的不幸的趋势。只有学会放眼前方,用心去寻找、捕捉那隐候于不幸中的幸福,最终才会发现,在这个无限延伸、充满变数的物线上,自己真的得到了幸福。

     史华兹论断告诉我们,要学会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所有幸与不幸,即便是天大的不幸,只要我们能以平常心坦然地接受,把它看作人生中的必要体验,找出蕴含在其中的幸福的因子,那么,它也会让你感受到幸福。是的,不幸中也有幸福的体验。

    * 贝勃定律揭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即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他对这类的免疫能力会大提升。

     曾经有人做过幸福调查,对社会上不同阶是的人进行询问:“你觉得自己过得幸福吗?”在受访人群中,

有80%的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抱怨、不满和牢骚!难道真的有这么多的人都过得不幸福吗?说到底,其实是很多人渐渐丧失了感知幸福的能力.在满足自己一个接一 一个的欲望的过程中走得太匆忙了,以至于匆忙到忘了感知过程的美好与艰辛一没有了感知又怎么会幸福?幸福不是实体,而是一种感受, 能获得多少幸福,只取决于我们对幸福的敏感度。知足者常乐,时刻提醒自己:只要懂得用心去感受,幸福就一定在我们身边。


        题主提到 过“从家里无法获得支撑,从小性格又被扭曲压抑",其实是就是“缺少家庭关爱”。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只有本我、自我和超我和谐的发展,才能保持人格的平衡状态。“缺少家庭关爱”的青少年的人格结构的“三我”往往是畸形发展。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交互作用中,本我占了主导地位,不能保持个体人格平衡和谐的状态。在超我发展的过程中,抚养者的人格特点、价值观和人生观及抚养的态度等密切相关,超我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经过社会化,将道德伦理、社会规范及价值标准等内化而成的人格部分,让个体因错误的本我冲动而产生自卑感和罪恶感。

     “缺少家庭关爱”的人将向三个方向发展:

       一是依暴力对待嘲笑、孤立他的伙伴,依暴力行为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来满足自己的自尊;

        二是形成自卑的心理,一旦他们犯了错误或发现技不如人的地方就对自己失去信心,而且这种自卑的心理马上泛化到他的行为的各个方面;

       三是形成孤僻的性格,当交往和归属的需要到不到满足时,往往自我封闭,自己主动把和别人交往的这扇门关闭。

       再者“缺少家庭关爱”的人的表现是独立,孤僻,情感比较保守。偏执,渴望温暖,渴望被爱


       主要表现为:
         1、没有安全感
       童年时期缺爱的人,成年之后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没有安全感,于是他(她)会是敏感、猜疑的,因为在他(她)的潜意识里隐藏着最初的内在关系模式,在那个模式里面缺少了回应,缺少了关爱。于是在成年之后的各种关系里他(她)不会体验到幸福,对于普通的人际关系,他(她)觉得难以应对,不能很好的处理,更别说亲密关系了,由于这种心理上的缺乏安全感,使得他(她)总是把别人“推开”,他(她)的敏感和猜疑在不断地破坏现存的各种关系,与此同时自己也时刻体验着孤独。
       2、自卑

      人生来都是弱小的,不自信的,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她)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于是他(她)要寻找一种确定性,他(她)要相信自己不会受到威胁,他(她)要确认自己是有价值的存在,而这一切的外在反应就是“爱”,来自父母和其他周围人的爱才是上述存在的表征,如果没有爱,缺少爱,他(她)就会变得自卑,甚至孤僻,不再相信自己。
      在成年之后,我们受到各种道德层面与理性层面的约束,被诸如我们应该怎么样,我们要去怎么样,可结果呢?我们总是在内心深处体验到自卑,因为自卑情绪的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变得痛苦,我们的理性总是与我们的感性纠缠、打架,最后我们不得不体验着痛苦,过着自卑的人生。
          3、紧张、焦虑
      前面我们说过人生而弱小,我们要从父母那里获取我们生存下来的最初土壤,我们要学习并建立关系的最初模型,那么在缺少爱的这种成长环境下,我们就会变得紧张和焦虑,一个在童年期缺少爱的人,他(她)会觉得生活中处处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有潜藏的“危险”,这种心理表现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紧张、焦虑。
人除了生而弱小之外,还总是在寻求一种确定性,对于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用心呵护、关爱的孩子,他(她)由于确定了父母的这种爱,知道父母一直在自己身边,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在守护着他(她),所以他(她)不容易体验到紧张、焦虑的情绪,反之那些经常得不到父,母回应,缺少父母关爱的人就很容易变得紧张、焦虑。


     有人说过:生活就像是剥洋葱,总有一片让你流泪。有些不幸就是那让你流泪的洋葱,换个角度看,它依然是每个人生活经历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种“别致的幸福”。

        以上是对你叙述的解读。

       六月来风,祝您幸福!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