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吾日月

Lv1  小珍珠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词条贡献者

朋友,你的这个问题是较为复杂的,因为既牵涉到脑的生理机制,如:快感引起机制、犒赏通路、犒赏递质等;也与你的潜意识及各类习惯有关。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讲点核心内容;如有分析或言词上的不妥还望包涵。


心理学中有一种很有趣的异象:人越在意啥,越想得到啥,反而越得不到;越讨厌啥,越与之对抗,反而越如影随形。比如:A爱上B,无所不用其极的想跟B在一起,最终大概率是无法遂愿的(徐志摩与林徽因)。又如:C特别讨厌自己戾气太重,于是拼命克制,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比之前不克制时还容易发火。


再跳至“心流”,它是人们专注某项活动时的心理状态,进入此状态的人专注力能高度集中,讨厌被打扰,内心会有较强的兴奋感和充实感。曾有心理学家明确指出:心流状态是纯粹的,也是较难刻意为之的,只有当一个人全身心的做他所做的事才会逐渐进入并延长心流状态。


那心流状态跟我前面讲的那个心理学异象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心流状态能让人产生较强的兴奋感和充实感;这一原理与性高潮近似,都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所以尝过的人会特别想再次并且较长时间的拥有。因而很容易出现“刻意或强迫”的心理,而刻意或强迫易激活“逆反心理”,尽管你现在能描述的感觉是——学习欲望仍非常强烈、躯体平静、想继续保持专注力、再次进入心流状态;但事实都非常困难。


因为此时你潜意识里想要的是进入心流状态的高效和专注感,而并非是对某个知识的输入和掌握。就出现我前面说的心理异象了。


但请仔细回忆一下,当你出现“在看一则讲得非常好备考视频时,我的颅内十分舒适”或者“专注看书心流出现时”当下你专注的点应该在视频内容或书本内容上,而非在获得心流的爽感上。


所以,近期又有心理学家(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家名字我不记得了,只记得他文献的大致内容)指出:心流的确是在一种纯粹的脑力输入、输出中产生,但并非不能刻意获得;人们只要放平心态,将专注力的重点移至正在从事的内容本身,再配以适合自己的时间,就能不断训练心流的时长。


简单讲就是:你可以使用“定时法”来训练自己的心流状态。之前很多人无形中是以“任务法”来激活自己的心流的,但做着做着就发现专注力不行了,甚至有人会发现自己专注力越来越短。但改用“定时法”比如:先定30分钟,让自己在这期间专注一件事,做完后稍事休息;这样就容易训练大脑对心流的记忆,增加对任务的专注力了。


不过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初期,也就是专注力不强的时期;待自己的专注力提高一些后,还是会回归“任务法”,而且有时不自觉就回归了。


最后总结一句话:放平心态,定时训练,专注内容,最后任务。


上述薄见有些松散,望君海涵,祝好!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