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莱克特

Lv4  小飞鱼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故事达人

题主,下午好!在地质学博士面前探讨此问题,不仅瑟瑟发抖,但我仍乐意以个人浅见发表些观点,抛砖引玉,不吝赐教。


既知题主对荣格的《红书》也研读至深,不妨一起先从此点切入,以为如何?那么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视角,无论宗教,还是比宗教更为遥远的神话体系,包括图腾及氏族形态,势必都涉及到由远及近的人类集体潜意识及原型问题所在,从这个意义和视角看“三星堆文化”,或可嗅出一些别样的味道出来。


虽然我未详细关注这个新闻,只略有耳闻并择取一二感兴趣的图文了解下,但不妨仅从题主提出的几个感兴趣的点,我们再一起探讨下,如何?


那个眼睛凸出、斜向上仰视的青铜人面,会不会是古蜀先民们对于大自然既敬畏又渴望洞悉的矛盾心理呢?

这些面具会不会有着“人格面具”(扩展自己意识)的内含呢?

这种可能性不尽排除,但一种假设成立的前提,一定是有多重因素来加以佐证,这样可能解释的力度更具说服力一些。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可以现代心理学视角去尝试诠释古人,另一方面,也可以追根溯源,尝试以“原始人”的视角来理解先民(或可想象中的共情一下)。


首先我们看材质,青铜器的出现,或曰青铜时代,是人类文明重大历程之一(区别于铁器),以青铜为造像或者面具,最起码说明那时候的古蜀先民已经具备打造青铜器的工艺水平(还有一点,即眼睛突出,从青铜铸造工艺看,类似印章文化之阳文阴文,或也是一个切入视角)。


这个面具,可能更多的不具备实用功能,也就是实际佩戴所用,它具备的类似图腾或者让我联想起古印第安文明或者玛雅文明,似乎都有以面具造像为形式的堆叠器具,也许是用来祭祀或者类似宗教的仪式。


从地理的视角看,蜀地属于低洼盆地,多潮湿,当然,地质年代到古蜀先民时期,到底地形如何,我这边知识量不足,只能就现今情况反推,不过,人类区区几千年的尺度,在地质年代都是沧海一粟,也许当时蜀地的大致构造和如今相差不多。


那么,眼睛凸出、斜向上仰视的青铜人面,我个人观点,会否更多的是渴望穿越崇山峻岭,走出大盆地,到更广阔的疆域来进行一种类似“突围”的(种群迁徙),集体意识与大自然之抗争之义?也未可知,这一点,我想需要横向比较同一时期的其他文明形态,并加以多点比较,也许才更为具备科研意义。


以上,如有唐突不周之处,还望海涵为盼。感谢平台,感谢题主给予的探讨机会。题主的问题很深,恐怕并非一问一答可解。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