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白云起

Lv2  小海葵

互动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题主你好,

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去思考生命、生活问题的本源所在,然后被心理学的知识所吸引,对心理学产生认同,进而用心理学的知识套用在现实生活中,或良性或不良地运用,是很正常的现象。

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到,你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有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积累,我会首先欢迎你来到心理学的菜鸟大家庭——好像了解了很多,但【其实认知仍处在初级阶段】,比之没有专门了解过心理学的普罗大众深入一点,但不管是认知还是运用都远远达不到纯熟的阶段,所以【既不上也不下,自然卡在那里】,进退维谷。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种“窘境”才是平常事。

用感性的话来说,每个个体都好似航行海上的一叶扁舟,不知下一秒是风平浪静,还是滔天巨浪。但真正的水手是不会拒绝大海的,他们通过增强自己来了解大海,他们会握紧航海图,掌握尽可能多的航海知识,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航海冒险锤炼自己,从恐惧中脱颖而出,“虽九死其犹未悔”。
——不过以上说了等同于没说。

题主的文字中有较多的感性语言,不知道你在平时是否习惯于类似的情绪性表达?
如果有的话,那么在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时会出现不畅的情况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因为感性的情绪性表达会带有独有的个人色彩,在沟通中,即使旁人能够共情,也会容易被情绪性所影响,从而做出同样情绪性的回应。
用写文章来打个比方,工作性报告有报告的特定格式,论文有特定的要求,如果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就需要议论型或叙事型的表达,才有助于读者清晰明了,而散文随笔,小说甚至是意识流类的文章,所传达的就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了。

我们平时学习倾听时除了共情对方的情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放下自己的评判,然后慢慢地发问,直到同对方一起从情绪体验回归到内心真实的声音中,才有利于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以及帮助认知未知的自我。

但这并不容易,我们很难跳出自己的现有认知,剥离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做到绝对客观,做到完全的同理和共情。

*而关于“想太多”这件事,其实是一个【社会的刻板印象】,题主,在这里我会反过来问你一个问题,你对“想太多”持有的是肯定的态度,还是否定的态度呢?当别人说你“想太多”的时候,你是接受这样想太多的自己还是觉得别人随随便便地定义你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推荐题主可以去看看两本书:《高敏感是一种天赋》,《想太多,也没关系》

情绪和语言通常会扮演一个看似睿智的角色,它会将一个人所习得的知识包装成一个人的“我知道”,来伪装一个人的自我否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社会的个体,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会存在【苏东坡效应】,客观地认知自我何其难,就像“夸父逐日”,或许兜兜转转地去追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题主在向外寻求他人的理解而不得的时候,要记得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好的听众其实是自己,唯有自己才能真正地明白自己在想什么。但在此之前,不妨反过来利用高敏感特性,去感受他人内心真实的声音,将焦点从自己身上移开,或许会有助于你找到内心根源真正的诉求。

心理学从来不是一定之规,它如同所有的科学一样是不断更新发展的,当我们在运用心理学时发现了瓶颈与难受,正是我们突破认知的时候。

祝好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