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lili*^O^

心探教练/互动达人/优质答主/故事达人
你好呀!我也曾在没有接触心理学之前跟你的情况差不多,总是要让自己处于忙碌的状态之中,即使是看起来忙碌的假象之中也行,因为一旦闲下来,就会有一种深深的内疚感,罪恶感,自责,好像远处有一双眼睛一直再盯着自己。

从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来看这更多的是内心的恐慌和焦虑不安。是对自己正在“浪费”的时间不受自己掌控的恐惧,也就是很难面对和接受失控的局面。一旦所面对的不是按自己的预期发生,就会有坐立不安,恐惧,烦躁,内疚,自责的情绪反应。好像自己做了错事一样,周围有人在指指点点说自己,看着自己。因为这时候别人眼中的自己不是那个一直努力上进的好孩子,这是自己无法接受的。

其实,总是要把自己置于一个看似不断努力,忙碌的假象之中,就像一台一直停不下来的机器一样,不允许自己有丝毫地懈怠,即使自己已经精疲力尽了还要依然强迫自己假装勤奋的样子。这种用外在强迫式的努力有效地缓解了面对真实的,不够好的自己的而产生的自我挫败和无价值感。

要改变这种为了追求极致的完美状态而强迫自己总是处于忙碌的假象之中,不能接受和面对真实的自己,让自己陷入持续地恐慌不安,内疚,罪恶,自责。需要先看到自己的这种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其实,一个人成年后的很多行为模式都与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密切关系,小时候重要的养育者(通常是父母)在孩子3-6岁的这个阶段,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厉,总是以一些超越孩子身心年龄的社会规则,社会技能训练,道德准则来要求孩子,孩子做到了就是他们认为的好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做到,父母就会有批评,否定,打击等负面的言语行为反馈,这让孩子产生了深深地内疚感,羞愧,不自信,内化了自己就是不够好的,但是为了讨父母的喜欢,孩子会强迫自己努力扮演父母喜欢的样子。因为孩子小,父母如果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是有问题的,那这种模式就会被反复重复,会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孩子的模式。

1、看见自己模式的成因,同时也看到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面对的人都已改变,自己也不是曾经无助无力的孩子了。所以,把自己内心的那个教官请走,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需要任何人的监督,评判。你的人生你做主。

2、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完美是追不完的,完美根本就不存在的。你只需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3、接纳真实的自己。明白自己就是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不需要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而焦虑不安,自卑,自责。人的内在和外在需要和谐统一,处于平衡的状态,真实就是一个人的内外在保持平衡的和谐统一。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