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钒

Lv4  小飞鱼

互动达人/优质答主

题主好,见字如面!

很高兴能在平台里的这个问题下与您相遇,在对这个问题作出自己的回应和分享之前,我想先隔着屏幕真诚地给您敏锐的触觉竖起一个大拇指!——这的确是当下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1.我们常常说,不能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而放弃自己,不能把自己的很多错误选择合理化给原生家庭;

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由于世上并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人,所以几乎可以确定的一件事情是:只要咱们出生,所处在的,都是一个个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短板】的【原生家庭】,只不过那些【短板】有【可见】的和【不可见】的而已,当【短板】可见时,【放弃自己】看起来是最好用的一种【外归因】,【把自己的很多错误合理化】看起来则是说服自己【疏于奋斗】甚至于【放弃奋斗】的一个【绝佳的借口】。

有这些想法的伙伴虽然有一定【为个人未来焦虑】的道理,但是在这里面咱们可以用【发展】的眼光看到的一些点是:

a.【原生家庭】存在短板,咱们可以选择不受那些【短板】所影响;

b.【原生家庭】存在短板,咱们还可以尝试将那些【短板】进行转化;

c.【原生家庭】存在短板,咱们更可以在处事上以那些【短板】作为对自我行为的一种【警示】。

下面我以自己的例子作为引,分享一下以上三个点在我意识以及行动层面的工作模式:

A.父亲是个【骄傲】而【脾气暴躁】的人,一旦家里发生看起来【剑拔弩张】的争执时,我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并上反锁,再在里面配以音乐进行【正念冥想】,具体的转化语句是:我知道你和你父亲是不一样的人,你能在他面前撑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这是你反锁了的房间,你再也不用担心他刺耳的话语会伤到你了!

B.父亲身上的【骄傲】做个转化,其实就是【自信】,而【脾气暴躁】做个转化,是【处事果决】,所以我在父亲的性格中转化出来给自己有所滋养的性格就是【自信】和【处事果决】。

C.父亲身上的【骄傲】和【脾气暴躁】给我的警示时刻可以体现在:说话的过程中我会有思考——我在说某句话时语气会不会显得自大?某句话的措辞是否存在更好的表达?怎么能让自己的表达让伙伴们听起来更真诚更易于接受?

这些都是我在表达前会考虑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到既不存在某些方面的【合理化】,也不存在以【绝对化】定性的【错误】。——允许原生家庭存在一定【短板】且让自身具备一定的【转化短板】的能力,对【原生家庭】的【关系润滑】和【可持续发展】是有助益作用的,至于【选择】,则是不存在绝对的【正确】或者【错误】的,所以【原生家庭】在多数时候仅仅作为【提供选项】的一方,是不足以影响【选择者】的【意志】的,但这里面也有着两个大前提是:【选择者】必须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内心所需及其【意志】足够【坚定】。



2.不同年龄段的资源不同,认知水平也不一样,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力也不一样;

对于这一点,我是十分认同的,以题主在描述中提到的三个年龄段进行一番个人的分析:

.青春期(9-18):【独立性】塑造与形成期,这个在生物上称为【第二性增】的年龄段其实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黄金期】,但如今的呈现更多却是:很多伙伴在这一阶段成长的主导还是【爸妈的期望】以及被【学习成绩】过度的【捆绑】,所以教育的效果在这阶段也最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有清晰目标的,朝着目标去;没有目标且【爸宝妈宝】的,就会有种“手脚被捆住”的感觉,而且由于父母强烈的【控制欲】,会形成“越叫越想走,越想走越急”的循环,叛逆少年(少女)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在这个年龄段,把孩子当人看很重要,可以最直接地给到他们自愈的资源是【鼓励】和【承认】:鼓励他们的【个性表达】,承认他们的【独立性】。

※.年轻人(19-27):【选择权】萌芽发展期,这个阶段处于【三观】形成到稳定的时期,【渴望做决定】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所以渐渐地让孩子学会决定一些事情,有利于培养其【主人翁】意识。

※.即将或已组建家庭(28+):个人担当渐渐显现并开始有意识地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边界,是向父母宣示【我是成人】的【行动】,无论婚否,他们多数都已经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且有【不将就】的【信念】和【生活准则】。

原生家庭问题的面对和处理,在我看来,本质上是一个调和【家庭观念差异】的尝试,但咱们都知道这并不容易,所以对于【原生家庭问题】的处理,并不存在一个准确而通用的标准答案。

如果说真有那么一句话可以为咱们90后这辈人对【原生家庭】做一个概括和表达一下希望的话,我的想法是:尊重差异,体谅不同,各自成长,各自精彩。



我是潘钒,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思考。

再次感谢您提出的这个问题。

祝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