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莱克特

Lv4  小飞鱼

互动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故事达人

题主人员,上午好!我是咨询师威尔。


喜闻乐见平台新推出的“心探教练”服务,因为我个人的话,也付费购买了心理测试的全年会员,看到每次测评后,会引荐相关教练做一个解读,对这种新形式的创新表示支持和欢迎,那么作为我个人的话,如果有可能被内测邀请的话,也乐意并荣幸加入这个阵营中来,为平台的发展和心理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1)、心探教练,是一种线上的心理成长教练,为你提供心理学知识、解读、陪伴。

这个产品的定位我个人认为非常好,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在最新的一篇平台首发文章中提到,线上咨询需要新的形式,要侧重来访,或者说客户,或者说用户的增值服务,体验感和自助的引导方向。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有100个人,这其中其实可能只有1个是重症的精神障碍,服务于他的,其实应该或者大概率是医院和精神科大夫或者心理治疗师,对吗?可能有5个,是不那么严重的有一定心理障碍的,比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这种,服务于他的,是第一类之外再加上我们这些心理咨询师。那么,可能还有相当一部分,我们假设10个人,包含之前6个又不局限,是有一些心理亚健康的现象,服务于他们的,是心理援助和辅导,包括心理教育。而超越这16个人之外的,更广大的是心理爱好者,包括想要通过心理学来提升自己和生命质量的人,这个数据其实就不好统计了,那么我仅就个人的经验,来大概从一个人全生命视角来讲一下大概的潜在需求:


(1)0-16或者说0-12岁及之前的育儿相关需求,这个其实不能说是0-12或16本身这个人群的需求,是80后90后这一辈父母(包括我自己在内),有新生儿或者育儿的刚性需求。那么育儿过程中,包括亲子关系的建立和改善,都是需要心理学方面来支持到的。跟教育学有交差。


(2)6-22岁-30岁及之后的学业相关需求,这个范畴为何如此之大?一方面,现在到平台来咨询的,包括面询的经验中,也是不断突破我们认知的,对吧?很多低龄的儿童,或者随着大人一起来做家庭心理辅导的现象都有。这部分需求,一个是入园入学的,有学业压力,另一个是读研读博甚至毕业后又做成人教育的。一方面提醒我们,配合高校和国家政策面,一起为这些学子们做心理辅导,心理教育(现在走在前面的可能是高校,也就是大学,但又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成人教育其实也是后劲十足的产业,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大家耳熟能详的卡耐基,他最早其实就是做成人教育这块起步,我们国家也需要多一些卡耐基式的人物(不局限于所谓成功学)


(3)22岁-35岁及以后的婚姻人士相关需求,当然也包括恋爱 中亲密关系这块的建立和改善,这个话题其实更大,这里暂时不做展开了。


(4)个人成长老年人文关怀,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当然,他们更多可能需要一些公益性的支持,因为他们大部分属于低收入人群,之前说的学生群体,也有这个情况(低收入或者无收入),这个人群也非常巨大,早上我还刚看了个新闻,指出目前中国的老年人(60岁及以上),大概粗算,6个人之中有1个的样子(阿尔兹海默症其实也是属于与精神障碍相关的一种)。


2)、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心探教练~ 不过心探需要保持终身学习、持续输出,在壹心理积累引力值5000

这个硬指标我目前是达到了,那么同时,我也想借此贴发表下我对这个“岗位”及平台后续其他方面的一些建议。


(1)文字陪伴的优点及局限性

优点首要是便于后续整理和记录,也有利于用户和体验者长期学习,BUT,我在《线上咨询之面面观》里也提及,这种沟通方式,在效率及效果方面,是质量递减的。


当然,我们不是要挑问题,而是给出目前条件和大环境下,最好的解决方案和建设性意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是非常认同文字陪伴的功能,并且也很看好。这里面,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好体验者的隐私,另外,也要给教练一定的心理动力(大家都是一样的,咨询师也需要动力),可以一些免费课程等形式(同时反过来印证了需要教练终生学习的正向循环)。


那么体验者也要作为一个参与者,即推广我们平台及每位教练的点评,相当于是口碑,这样又形成一个既是用户体验者,又是平台的宣传者,给教练们也树立良好口碑,有利于教练们自己的品牌和IP升值。


(2)地域性及全局性

向北京圈子发展,仍是我的一贯主张,当然,我相信,平台的智囊团一定也考虑到这点, 在最近的直播中,清华大学的彭凯平老师即被邀请,参与和美国积极心理学当今代表人物塞利格曼,做了一个共享式的线上直播。


因为平台的产品目前多起来,所以如何归类,搜索,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战略就是要有侧重和取舍,我们也可以借鉴,除了领读形式外,读书会找一些北京圈子的比较有能量的大咖们来做作者光临一类的策划。


同时可以借鉴“慕课”的形式,激活高校的学习产品生产力,产学研一体来推进平台及其后面的心理学事业。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心探教练的初衷可能不外于此。这里面,从流派取向,我想重点说,增加“认知行为疗法”的权重,因为短程,适合入门,比较标准化,比较具体化,比较看得到摸得着(不是说这个流派如何,而是说更适合自助)。精分,人本,后现代可能更适合小班制。


 从学院角度,多做一些脑神经科学方面的科普,积极心理学一定是目前社会所需(彭凯平老师是社会心理学侧重),这是适合国情和国家战略的选择。


以上就是我目前想到的全部了,感谢阅读及平台,感谢题主给我这样一个表达和展示的机会。


世界和我爱着你!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