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看白云起

Lv2  小海葵

互动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题主你好,

首先,对于你的母亲的行为我没有看法,因为在这里提出诉求的是题主你,而不是你的母亲。

🌏 童年的原生家庭创伤是一个人成年后形成种种负面心态与行为的重要参考,但并不是【当前】所有问题都要直接归咎为原生家庭

👉——在题主的描述中,你的烦恼来源与其说是父母吵架与离异的童年创伤,倒不如说是当下对于母亲的行为的【不可控性】所带来的【压力应激】

——通俗说来就是,你的母亲逼迫于你,而你无能为力。

🌟🌟所以,在这里,先简单地问题主一个问题:
👉题主在不知道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一直【采取的行动】是什么呢?——即你曾经【用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
——【除了与母亲争锋相对之外】。

🌈在这里还是要先简单探讨一下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在原生家庭关系中,有一种很多人会无意识做出的偏差行为——【拉帮结派】,也就是当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会无意识地开始拉拢子女,期待子女站在自己的一边。

——比如,母亲对子女说父亲总是不管他们,而父亲会对子女说母亲不懂他,无理取闹。

👉🌏也就是夫妻关系中的【责任转嫁】

👉由此也影响了不正常的亲子关系,即子女会站在【其中一方的立场】,而与另一方成为【对立关系】。


👉而这其中有一种【受害人】与【施虐者】的善恶立场是家庭【矛盾难以调和】的重要因素。也会延续到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之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旦子女站队成功,婚姻中的一方很容易成为【被孤立的弱势群体】,即使他/她在外人看来多么厉害,或者多么的活该。


⭐️我们不知道生活当中题主你是怎样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的,不能随便给你下结论,就只能说题主的这一段话中所呈现的:

1,对父亲的看法和态度——“曾经很疼我”,“现在对我不管不问,但我感激他提供物质条件让我成年”,“给我买车买房”……

2,对母亲的看法和态度——“总叫我问爸爸要钱” ,“总喜欢说……”, “一直骂……”, “撒泼咒骂我……”

——很明显,在这段话中的题主是站队在父亲那边的。

🌈 【当然,题主的站队是有你自己的原因和选择的,这里并非去批判】

🌈【你的母亲也肯定存在她的问题,但正如前面所言,题主诉求的是“我要怎么处理这些关系”,而并非“我的母亲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样支持她”,所以这里依然不对她的问题进行探讨】

🌟 之所以提出站队问题,是提醒题主一件事——当一个人进入【受害者情结】时,他的身心都会处在【防御状态】,这时候他的所作所为并不是靠理性去推动的,而是【全凭感性】

在题主的这段话中,
👉题主在母亲那里是【受害者】——看到的是明明母亲的蛮横无理,感受到的或许是母亲对自己的不爱。

题主的母亲在题主这里也是【受害者】—— 看到的是明明自己含辛茹苦养大孩子,自己的孩子站在对方那一边,感受到的或许是子女对自己的不屑与否定。

🌈当然以上仅仅是一个演绎,并不代表实际上就是如此。

👉🌟 两个【受害者】相遇,题主与母亲的关系就好像【曾经的父亲与母亲关系的延续】,一样的剑拔弩张。

——🌏 当彼此双方的关系是对立的,又怎么可能处理的好彼此的关系呢?


💡但同样的,以上探讨仅是作为一个【参考】,只是增加一个让题主【有能力去面对问题】的因素


🌟 古人说“三十而立”,三十岁意味着人的成年——是可以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主动的,独立自主的。

但由于成长教育的缺乏,很多人到了三十岁心灵依然脆弱,这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

👉从题主的描述可以看出,题主与母亲的相处是【被动的】,是“她说你应” , “她强你弱”的形象
——比起成年的形象,还是更像一个青少年——与母亲顶嘴,躲起来哭,不知该怎么办,期待母亲的改变而不是自己的改变。
(这里并没有说你的母亲就真正成年了)

👉 【如果题主在自己母亲面前展示的就是一个孩子的形象,是不懂事,是弱小的,又如何期待自己母亲会听自己的话呢?】

⭐️🌟换句话说,当题主面对来自母亲的压力时,缺少面对的能力,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内化】,更会激起自己的【应激防御】,使自己与母亲的关系进入恶性循环之中

💡在这里,建议题主将焦点从母亲身上拉回来,放在自己身上,可以通过【疗愈内在小孩】、【建立清晰界限】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自己提升内在承受力,使自己【由感性回归理性】,自己【先成长起来】

再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等恰当的方式,采取争锋相对以外的行动支持母亲的成长,从而达到和谐关系的目的。

🌏 请记住,在探讨原生家庭创伤时,我们可以去批判原生家庭的过往,也可以发泄我们积压的情绪,这只是【疗愈的过程】而已。
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自己独立、成长起来,而不是为了将我们的成长依赖于父母的转变。

祝好。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