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stic

Lv2  小海葵

优质答主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什么呢?答:关系!


目前为止,关于心理咨询的流派已经有400多种,不同流派有不同的理论和技术,然而,不同流派之间的有效性的区别却大同小异,这种现象被称为渡渡鸟效应(这是引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渡渡鸟在比赛结束时的结论“每个人都赢了,所有人都有奖励”,来强调心理疗法的同等疗效)。1997年,瓦姆波尔德等人通过元分析验证了这一点。之所以提到这点,不是为了否定技术,而是强调比技术更重要的——关系。


Hubble等人(1999)就将过去40年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他们发现以下四个方面会对治疗效果起到影响,分别是:


  1. 来访者变量:占40%

  2. 治疗同盟变量(即治疗关系):占30%

  3. 期待变量(希望):占15%

  4. 理论模型及其技术:占15%


在这其中,治疗关系是激发来访者资源、并且唤起来访者希望与期待、让来访者沿着某一理论或技术进行尝试的基础。试想想——当来访者来到咨询室时,他们往往带着问题,带着被生活吊打后满身伤痕而来的,而这时候,咨询师这个时候理解他的处境和遭遇,积极关注关心他的感受,这才能让他感受到暖意,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期望、甚至过去被人贬低的体验也有机会被“矫正”(所谓的“矫正性体验”),也正是因为信任咨询师,才会跟着咨询师引导的技术和方法,慢慢去践行。


以上是我对咨询第一性的理解(可能之后会在补充......


另外,再说下对于心理咨询本土化的想法:首先,咨询的发展肯定是偏向短程的;其次,目前大部分心理咨询的流派背后的哲学基础或者价值观主要还是以欧美为主,比如强调个人主义,强调自由,理清楚中国深层的价值观和哲学观可能是诞生新心理咨询的一个基础;最后,中国精神健康领域中,心理咨询资源肯定是相对不足的,这或许就是提主所说的“不是目前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形式”。因此,可能有两种,一种就是团体,但我觉得也有点困难,民众对于心理咨询的接受度本就不高,更何况团体的心理咨询;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通过APP等方式的干预,目前,比如像CBT-I(专门针对睡眠的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已经能够通过APP来指导操作了,但我也对其有效性抱有一定的疑虑。


关于心理咨询本土化,真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商业问题~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