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鱼鱼鱼鱼

Lv2  小海葵

优质答主
楼主你好,我是五鱼。
1
首先要说一句抱歉,为了能更好的解释你的情况,我需要给你贴一个标签:自恋型人格障碍。
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他们无法将爱、关怀、呵护等情感投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只能将其内化,转为一种利己主义。
会产生这样的性格,是因为,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
这样的经历,让他们【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

2
但是,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个标签对于你来说只能贴一半。
我能感觉到你的痛苦和苦恼,并且,这种状态带给你的并不是快乐,而是烦忧。
你性格的形成过程,应该不是什么愉快的体验,奶奶爷爷对你最好,也间接说明了你父母在你人生关键时刻的缺席。
你的利己主义是对于自己的【保护】,但你保护的并不彻底,你并没有得到你想要的【安全感】。
你说你对你的恋爱对象没有好感,只是处于利用。或许在那个时刻,只要有一个人对你表达好感,你就紧紧抓住不放。
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自己的想法真的非常重要】,我们不需要完全客观,我们可以做自己。
但是在与人相处时,你或许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无法让自己放下防备之心。

3
如果事情的确如此,过去已经是过去,无法改变了。
但是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

4
我们的大脑对于信息的处理和连接,是有选择的,每个人对于事物的联想都有自己习惯的方式。
或许你已经习惯,在面对一件事一个人时,首先从【上帝视角】看待它,观察、分析、最后下定义、推导结论。
这种习惯让你【没有参与感】,觉得自己很冷漠很客观。当一件针对于你的事情发生时,你会立刻处于应激状态,开启防御模式,祭出这一套武器。

5
首先你要做的是,对你的习惯进行观察。
你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对自己进行了详细描述,说明你已经对自己有所观察,但是你需要进一步得去【感受自己的紧张和戒备】。
比如你在阅读我写下的文字时,会下意识分析我的目的和企图,认为我是想要获得你的悬赏。
没错,这的确是我的目的之一。
但我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利用我学到的东西,给你带来帮助,同时巩固我的知识体系。

6
其次,对自己的行为观察一段时间后,会觉得【这个名为“我”的人,怎么那么奇怪】。
你提出这个问题,应该对自己观察过一段时间,也发现了自己的奇怪。
如果你对自己的应激模式进行观察,这种奇怪的感觉会更加明显——为什么每时每刻我都在防备别人,在脑内算计,这样很累,也给我们的人际交往带来麻烦。
最重要的是,我们用这种方式,并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安全感。
如果你意识到这一点,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就会想要让改变自己。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样很好,那么做自己也是一种选择。
世界上没有最优的选择,请记住,你的感受最重要。

7
如果你想要改变,可以利用大脑的习惯通路,构建新的联想。
联想的建立需要刻意训练,我们在平时就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
比如说:
你认为自己,对你曾经的恋爱对象没有爱。
那么,难道所有人向你求爱,你都会答应吗?
想想你们在一起时的甜蜜,想想分手时的愤怒和难过。
再比如:
你认为在奶奶爷爷去世时,你只想着周记素材。
你可以把周记本翻出来看看你写了没有,我觉得可能没有。因为你很可能只是在安慰自己,给自己找一个不那么伤心的理由。
事实上,最喜欢的人离开了你,还是让你很难受的吧?

8
当你用新的联想取代了冷漠的习惯,你会有更多的参与感,也会对建立新的关系,有更多的信心。

9
最后,当你坠入爱河,即使是普通的人,在你眼里也会变得不普通。
祝你找到幸福,建立内在安全感。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