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凰

Lv2  小海葵

优质答主
你好,看到你为了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费尽心思,尽管还没有达到期待的效果,已经非常好了。能够避免给孩子贴标签,努力在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安慰,你的努力都不会白白付出。那么,我现在想从孩子的角度,和你一起看看,她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局面。

2~6岁是孩子自我意识情感发展的关键期,他们会发展出更多更丰富的情绪:嫉妒、失望、自豪、害羞、内疚、孤独……,你的女儿正处于这一时期的尾声。

这段时期孩子的情绪波动非常大,因为他们也在体会着各种自己不认识、不理解的情感。这段时间正是需要家长帮助孩子提高【情绪粒度】的关键所在。(所谓的情绪粒度,是指一个人认识情绪的能力,由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主席巴瑞特教授提出)

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提高情绪粒度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能用准确、多样的词汇细分情绪。】
在中文中,表达情绪的词汇有很多,至少有500个。除了我们最常说的:高兴、难过、害怕、生气、害羞等,我们还可以引入:平静、兴奋、怀疑、沮丧、憧憬、暴躁、担忧、不知所措……等等。

帮助孩子理解并能精准、灵活的运用这些词汇,是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的第一步。

【第二、向孩子解释情绪产生的原因】
认识情绪是第一步,理解情绪是第二步。

例如在看动画片、绘本的时候,或某些情绪来临的时刻,都可以作为契机,不敷衍孩子,多向孩子解释几句故事里的人物为什么会伤心、一起玩的小朋友为什么会生气、孩子自己为什么会感到失望、委屈。

这都是给孩子提供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机会。

【第三、认同与表达情绪】
在这里,我们需要理解,最终决定情绪带给我们的感受和对身体的影响,并不是情绪本身,而是我们对于情绪的评价。所以说,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哪怕日常习惯于掩饰的好胜、嫉妒、自卑、愤怒等情绪也如同开心、伤心一样是天然就会产生的。

只有家长认同这些情绪存在的合理性,才能帮助孩子在产生了这些情绪的时候顺利的接纳。相反,当孩子认为这些情绪不应该产生的时候,这种认知的冲突就变成了无法自我接纳的羞愧。

所以,对于情绪的接纳应当更全面。需要改变的只是这些情绪的表达方式——和孩子一起思考,除了哭泣,还可以做什么?这里也只有两个标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


从你的描述来看,你的孩子在经历内在的情绪冲击的时候,既能感受到情绪带来的影响,也能感受的自己的感受与他人不同(包括不符合家长的期待)导致的多重情感交织混杂,这使得孩子无法思考并做出适当的行为来缓解情绪压力。

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允许孩子与他人不同,帮助孩子认识情绪、理解情绪,慢慢的一步一步就能够顺利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其实有很多的成年人在情绪方面也存在自我理解和自我表达障碍。 情绪粒度背后的道理其实就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理解。除了情绪健康,自控力、自信心,本质上也都来源于此。

很多时候,孩子想要的,不过是理解自己,和理解周边的世界而已。

愿我的分享能够帮助你靠近孩子,走进她的内心,陪伴她用自己的脚步舞出最美的心声。
  • 鲸厂问答君
  • 许靖安
等2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