钰姝

Lv3  小海星

互动达人/心理作者/优质答主/词条贡献者
题主你好,见字如面。

🌨🌨🌨🌨🌨🌨🌨🌨🌨🌨🌨🌨🌨🌨🌨🌨🌨
⚠️关于“负面偏见”的影响。
对于人类会不会更加容易倾向于悲观这个问题,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负面偏见”,它是指比起正面信息,我们更有可能注意并记住负面信息的情况,这有两个影响因素:

🌿人类进化生存的因素。
首先从人类的生存进化角度来看,能够从恶劣、危险的原始环境中生存下来,必定是那些对危险、痛苦和失败等更加警觉的人。

因为负面的信息反映了可能会威胁我们的安全或健康的外部世界的特征,对这样的刺激敏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之后人类的一步步生存淘汰的过程中,这部分警觉性更高的人类得以存留。所以对于现在的人而言,我们仍保留着祖先遗传下来的潜意识行为:相比较那些令人幸福的、快乐满足的事情而言,那些令人痛苦、害怕的事情更加容易吸引到人的注意力。

🌿关于人类心理的“损失厌恶”。
《经济学人》曾报道一则实验,来自多伦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个经济学家跑到中国的一个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拿中国工人做了次实验,工人们并不知道他们已经成了受试者。

在一周开始的时候,某些工人被告知,如果你们能完成本周的生产任务,将获得80元的奖金。而另一些工人则被告知,本周你们有80元奖金,但是如果不能完成生产任务,就会失去这笔奖金。实验结果是第二组工人完成任务的情况更好。

看似都是80元钱,但一个组的人关键词是“得到”,另一个则是“失去”,在第二组工人看来,80元钱已经是自己的了。比起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东西,失去属于自己的东西令他们更加痛苦。这就是损失厌恶。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痛苦,他们会更加关注悲观消极的事物。

⚠️先天与后天的影响。

🌿从先天基因而言,在2007年发表的《自然》杂志上,一则研究宣布,有大约32%的人生来就拥有一种叫做ADRA2B-deletion的基因变异体,这种变异体使得他们对消极的经历保持更鲜活、更富含细节的记忆。

他们也会更多地放大负面的经历和情绪,对人生持更悲观的态度。所以,有些人生来就很悲观。

🌿从外部环境而言,如果父母的教育和行为表现、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邻里社区的环境都能够满足一个较好的正向激励,那么对于孩子的人格积极塑造也是很有利的。他们会更加乐观、积极、有活力。

⚠️悲观的时候是不是比快乐的时候多,我认为这个可能需要分情况来讨论,虽然人们容易注意到悲观的事物,也有人生来比较悲观,但也有不少的人能够通过外在环境的影响和自我正向调节将它化解或转换为内在动力。

所以如果既定原因无法改变,不如尝试从环境和个人想法上面来影响自己的意识:比如通过对目的做更多的计划方案、锻炼身体和获得社会支持等进行自我调适等等。看到悲观,但能够更加积极地走向乐观。

🌨🌨🌨🌨🌨🌨🌨🌨🌨🌨🌨🌨🌨🌨🌨🌨🌨
希望我的想法能对题主有用哦~
我是钰姝,一个希望能温柔世界,也给自己肆意生长的时间的小蘑菇。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