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莹咨询师

Lv2  小海葵

咨询达人/优质答主
题主上午好

从你的描述中感受到,你和曾经的我还很像,分享一下我的人生经验希望能给你一些其实。

■在2017年之前我并没有觉得这样的一个生活会困扰我,当慢慢的学习心理学之后,找到真正爱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我这种模式就是,“不喜欢打扰或者是在我有事情的时候需要我的朋友去帮助而不好开口”觉得给朋友增加了负担这种心理状态的时候,觉得自己不配朋友帮忙吗?

然后别人想让我帮助帮忙,不管我忙或者是不忙,有没有时间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帮助到?(特别是在亲属关系)这样我就会有两种冲突。

一种冲突就是,我的能力没有达到不可以去帮助到他人心里感觉到愧疚内疚

另一种心态就当我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自己又开不了口,不好意思。心里比较委屈、受伤甚至有的时候,会自己躲在一个角落里哭泣,像一个孩子一样。那么通过学习心理学慢慢的我意识到了这个是我自己的一个心理层面的问题。

而通过和我的师傅进行这样一次交谈之后,我知道我们处于这样心理状态的时候,《人际沟通分析》中的儿童部分在工作,内外父母在指责自己行不行不懂事,而成人部分不作为。

■人际沟通分析
TA理论把人在沟通中的状态分为三种:父母、成人、儿童。我们虽然已长大成人,但有时仍像任性或胆小的孩子,有时我们又会不自觉地扮演或严厉或慈爱的父母——处在何种状态里决定了我们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所谓“父母”“成人”“儿童”三者并非是角色,而是真实的心态反映出来的不同行为模式。我们都知道,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状态是不同的。

通过对人群的大量观察,人际沟通分析学(TA)的创始人艾瑞克·伯恩博士发现,在任何时候一个人一定处于三种基本状态之一,他把这三种状态称为“自我状态”。自我状态包括某一时刻一个人的思想、感觉和行为的表达。
“父母”自我状态(P,简称“父母状态”)主要来自亲生父母和权威人士的形象。有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关爱他人,就能感受到他的父母对他抚育和疼爱的程度;反之,你看到他如何惩罚或指责别人,也能推断他的父母对他的处罚是否公平或是否带有偏见。很多时候,父母影响我们的不仅仅是外表,还包括内心深处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很多时候,这种影响之深,超乎我们的想象。
父母对待孩子有时像春天般温暖,有时又像秋风扫落叶般冷酷,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情绪,就像土壤和气候对植物的影响,会塑造出不同个性的孩子。有的孩子成了松树,有的孩子是苹果树,有的孩子则成了带刺的玫瑰。
我们把“父母”自我状态分为两种,一种是“控制父母”,会扮演权威的父母,习惯于发号施令,指导别人的行为,发现并指责对方的错误。“控制父母”的口头禅是:“应该”“你怎么回事”“你不知道吗”。
“控制父母”积极的一面是:具有权威感,坚持原则,道德感强。
“控制父母”消极的一面是:过分强求、指责他人,禁忌多,惩罚多于保护,有高高在上的感觉,看不起别人等。
第二种是“养育父母”,有很多抚育性的行为,把对方当成需要照顾的孩子,关心爱护、温和鼓励,甚至处处替代。“养育父母”的口头禅是:“你怎么样”“放着吧,我来”。
“养育父母”积极的一面是:关心爱护他人,具有服务精神和献身精神,关心别人多过自己;消极一面是:看不到别人的潜力,对别人过分保护。
“儿童”自我状态(C,简称“儿童状态”)是儿童时期的内心感受形成的人格部分。儿童可能是淘气的,也可能是听话的;可能是快乐的,也可能是忧伤的。我们当中的任何人,无论年龄多大,想想看,你有没有出现过童年时代一度出现过的感觉、思想或行为?比如小航,当她是个小女孩时,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会倒在地上大哭大闹直到目的达成。长大后当男友要求分手时,她不能接受,于是反复纠缠,甚至要求父母出面干预。当然儿童自我状态中还有一种自发性的、创造性的直觉品质,这是所有自我状态中最有魅力的一部分。
儿童状态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适应儿童”,多以听话、顺从的姿态出现。如沙僧,他的口头语是:“师傅,大师兄说得对啊!”或者:“大师兄,就听师傅的吧。”这种状态积极的一面是:执行力强,适合在大的组织中工作。消极一面是:不能承担过大的责任,缺乏灵活性。
另一种儿童状态是“自由儿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所顾忌,如孙悟空。又比如公园里的老人在热情地舞蹈、兴奋地踢毽,或者一个成年人爬到山顶时兴奋地大声呼喊——这时你看到的就是处于“自由儿童”状态的成年人。习惯于自我欣赏的人,“自由儿童”状态是非常活跃的。“自由儿童”的积极方面是:友好合作,处事灵活,想象力丰富,创造性强,极富乐观精神;消极方面是:会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会过度挑战规则和传统。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每天应该适当表现“自由儿童”的积极一面。
“成人”自我状态(A,简称“成人状态”)就是认真负责地对待当下发生的事情,分析情境、对方和自己的角色,并做出适宜的反应。“成人”自我状态像一台巨大的电子计算机,主要的功能是积累资料、分析处理数据并整合资源以应对问题。所以,感觉和情感是被成人自我状态排除的。“成人”自我状态在社交过程中是必需的,但并不是最好的,有时候“成人状态”会显得让人比较乏味。

■-最后要想改变这样的状态自己可能很难,要找老师帮助,看到我们具体发生问题时的处理模式进行调整,觉察自己,让自己更好的爱自己。

学会提出需要,懂得拒绝不可以,好好爱自己。
我是莹莹咨询师
世界和我爱着你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