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映红SD+

Lv4  小飞鱼

咨询达人/互动达人/心理作者/精华答主
■亲爱的大宝贝儿,看完你的讲述,无法忘记你的初恋这是很正常的,而且会一辈子跟着你走完余生人生旅途,我好奇的是你主动追求的男生,又主动提出分手,分手原因来自父母反对。分手后又去纠缠男生,最后男生把你拉黑,你才来到壹心理带着200分勇气暴露自己,在这每次变化过程中你有感受到什么呢?

★主动表白时带给你的是激情还是温情
★主动分手时带给你的是无奈还是痛苦
★继续纠缠时带给你的是快乐还是后悔

■爱情三角理论将爱情拆分为
【激情】【亲密】【承诺】
其中,只有亲密成分的爱被称为喜欢,是一种和友谊非常相似的情感,主要代表两人相处时一种感觉亲近、温馨的体验,能够相互理解,在困境时能够相互支持。

■那如何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你要先解决自己严重缺爱的这种心理黑洞,你指望别人给的安全感、自信、认同、赞美、关注和鼓励,你自己先学会给自己。当我们在一段情感连接中患得患失时其实就是缺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个就需要回到你的原生家庭更早年代,甚至可以说回到你刚出生时妈妈和你之间链接关系,决定了你现在面对世界,面对各种关系的处理模式。

※不要老把别人投射成父母,把自己当成孩子。
当我们的心理固着在婴儿期,还毫不理会自己已经成大成人这个事实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把其他人【投射】成我们缺席的理想父母,认为别人会有能力给我们爱,并且应该给我们爱。

※当你尝试去爱自己的时候,你才具备爱别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如何的理解自己,了解自己,体贴自己,安慰自己,认可自己,他很难具备理解别人的能力,也很难会看到别人的这些需求。推荐你看一本塞利格曼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看完也可以私信我你的感悟❗成年人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概念叠加,而是调整我们认知模型开始。或者说就是要把父母给你植入到大脑前额叶程序重新卸载,安装新程序。

※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更不是幸福的全部。
先处理自己的匮乏,而不是抓住一个人去解决匮乏,这样那个人才不会被吓跑,即便他跑了,也没关系,你知道,真正的生活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走了这个,还有下一个,直到遇到那个最适合你的人。

■有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就像你说的一直念念不忘,甚至带来困惑和痛苦,我们以为这就是爱,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只是【投射以你认同】而已。

※【投射性认同】它是由克莱因在1946年提出的。她并没有给出一个供人引用的定义。
🌹🌹克莱因说💎💎💎
【投射性认同】是婴儿为应对早期客体关系中产生的恨而运用的一种机制,这种“恨”是源于最早期对母亲和她乳房产生的焦虑。】

※用更朴素的语言来解读就是在婴儿阶段开始,我们在面对一些无法面对的痛苦时,选择分裂为两部分,也就是一部分是好的,另一部分是坏的,拒绝接受的,对于妈妈这个客体,我们只要好妈妈,而对“忽略的、厌恶的”妈妈选择排泄出去,在这个阶段可以抱有孩子对妈妈的幻想,也就是说在婴儿无助的时刻选择对好妈妈的幻想是最安全的生存方式。

※但是,婴儿对坏的那部分如何处理呢?他的潜意识会将这部分分裂出去,成为其他人身上的特质。也就是我们潜意识“控制”的起源。这部分特质,在我们婴儿时没有得到母亲的接纳时,通常在长大后我们内心就在人际关系里特别是亲密关系里,不断地在使用中。所以你现在喜欢这个男生你要去觉察你喜欢的是他身上哪些特质?而不是迷迷糊糊的【月朦胧年朦胧】似的一时性能量冲动。

■爱情能唤醒沉睡的灵魂,因为这是人世间最为动容的情感。爱无形,却穿透灵魂与心。但爱情和婚姻一样,都需要修炼,在关系和陪伴中升华。因为在它们的背后,其实不乏这世上诸多的“无可奈何”,这份无奈。

※就好像一个你曾经无所畏惧地追求,却依旧难以触碰的梦幻泡影
※就好像一个曾经很懂你的人,却慢慢地从你的生活中淡出的遗憾
※就好像世间那许许多多的“早知道”和“追悔莫及”
从初识的新鲜火热,到最后的现实与平淡;这些无奈,贯穿于人生的每个阶段,避无可避。

🌹🌹送你一句我们沟通心理学金句💎💎💎
【生命品质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体验到了什么】
带着这份唯一的体验继续轮回在原生家庭轮回里还是从这一刻开始调整自己认知模型,找到自己内在核心信念去打破他,做自己人生旅途主人,亲爱的大宝贝儿,选择权永远在你这里,你的问题等你恋过十七八次以后回过头去看看,啥都不是事儿。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