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西莉莉

Lv2  小海葵

优质答主/词条贡献者
刚刚看完《搏击俱乐部》,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电影真不错,内容很丰富,剧情方面,我个人倾向于觉得整部片子的故事都是男主角幻想的内容,因为里面有好几次像电影偷偷插入一帧画面的情况,像在暗示故事发生的一切都是“电影”一样是假的。

很多人提到说泰勒、玛拉、甚至鲍勃都是男主人格分裂的产物,这点我是认同的,不过我觉得所有跟男主是一伙的人,都像是他人格分裂的产物,又或许后面发生的一切故事,都是男主在某次终于睡着之后做的一场非常长的梦。

这部电影击中了我的内心,让我产生了共鸣。尤其是电影开头男主提到过一句话,说他觉得这个世界不真实,而这种感受我前阵子刚刚体验过。

我是一个重度宅女,父母感情不和,家里也总是搬家,从我上初中开始到现在整整18年的时间,我都是自己关在屋里自娱自乐,这导致我过度沉浸在头脑的精神世界里,与现实世界脱轨了,可因为我习惯了,一直没发觉有什么问题。

但前阵子我被分手了,那时前男友直言不讳的批评了我的缺点,却使我感到我的世界突然像是一间房子突然被拆掉了所有的墙,一下把自己暴露在了陌生的环境里。我的三观整个开始崩塌,我甚至怀疑自己以前看到的世界是不是全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那个时候我就是体会到了“世界不真实”的感觉,自己好像跟现实剥离开了,家里的桌椅板凳、外面的高楼大厦、路上匆匆的行人,似乎都跟我无关。

我就像分解成了两个人,一个人一直企图回到过去,找到控制感,另一个人却是拼命把我往前拉,要我面对现实。我确实感受到了恐惧、自我否定、甚至冲动的感觉,所以看完这个电影我就觉得编剧写的真的非常真实,或许他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人一旦过度沉浸在规则和金钱里,自己的人性和感情就会被削弱,前男友做无论什么事都会用利益计算,考虑的只有做这事有没有好处,跟人打交道能不能互换资源,即便跟自己父母,也是以金钱和利益作为维系关系的纽带。更别说,最后他跟我分手的理由是“你对我没用”。

当我意识到我与他的三观差异很大时,我一度为了挽回这段感情,曾试图强迫自己接受他的那种思维才是对的,想说服自己成为有钱人必须要这样,而我应该把自己变成他那个样子。但这样做使我非常挣扎,就像电影里的男主角,他一开始很认同泰勒,最后却开始质疑他。

男主最后以自我牺牲的方式让自己的两个人格和解了,如果算上玛拉的牵手那就是三个人格,但最主要的还是懦弱的他和泰勒的和解。自我牺牲意味着他看透了自己天真和懦弱的一面,接受了泰勒是他自己的事实,虽然后面没有再提,但我觉得他可能也接受了“他的内心是真的想把大楼炸掉”的真实想法,所以最后他没有再去阻止爆炸,而是观赏。

关于玛拉这个人格,男主曾经提过他的父亲,可没有提到过母亲,他是怎么长大的?他母亲有没有一直陪伴他的成长?这点剧中没有提到,但我觉得从他的第一人格的懦弱,以及对父亲执着的恨意,对父亲认同他的期待,和他一直在回避男女关系这几点迹象可以推测,他母亲有陪伴他成长,而且对他相当控制,包揽一切的那种,但最后却离开了他(从泰勒说给父亲打电话问他该做什么推测),但她跟所有被抛弃的女人一样,充满了怨恨,经常对着儿子抱怨丈夫,同时又期待儿子能替代丈夫照顾她。我身边的很多家庭情况类似的男性,身上都表现出了女性特质,因为他们要时常充当自己妈妈的“闺蜜”去哄她理解她,而他妈妈总是批判他爸爸又会让他对于自己的“男儿身”产生排斥。玛拉是女性,而剧中又多次出现“阉割”的剧情,从这里也能看出他对父母的感觉。

所以说,男主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原生家庭的问题,不负责任的花花公子父亲,充满怨气的母亲却对自己非常控制的母亲,最后导致他活的像行尸走肉一般,为了寻找存在感产生了人格分裂。

人要长大总是要抛弃自己的天真,对于男主来说,无论是懦弱的他、还是强大的泰勒,其实都是天真,是二元对立,他们看似差别很大,但都是为了内心真实的愿望,一个是退让和回避,一个是暴力面对。男主一开始说他喜欢色差分明的家具,桌子上还出现了太极图案,最后结局是两个极端人格的和解,达到了一种平衡,而不是一个灭了另一个,这也是首尾呼应吧。

剧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了心理学,比如团体治疗、冥想,再比如说俄狄浦斯情结,还有伤心痛哭会有效减轻精神压力,甚至还能让我联想到武志红曾经提到过的“攻击性无法正确释放就会变成黑色生命力”的说法等等,这部影片非常值得人细细琢磨,有时间我会再看一次,或许下一次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