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伯格曼的电影《沉默》,讲述了安娜带着儿子约翰与姐姐伊斯特一起乘着火车旅行。结果因为伊斯特病重,不得不暂时停留在一个小城市。故事就讲述了这两天一夜的情况。
电影的大背景是战争时期的欧洲,有飞机的轰鸣声,包括小男孩约翰游戏似的模仿飞机的声音,都交代了平民对战机轰鸣表示习以为常。而在电影将要结束的时候,坦克明目张胆的开进了旅馆下面的巷子,也表示形势越发严重。

在这部基本说不上任何剧情的电影里,让人揪心的是姐妹二人的关系。
姐姐伊斯特是一个知识分子,翻译家,老派的发型,干练的职业套装,都显示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厉的人。即使在病中,期间要起床去见妹妹,也会把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上正装。但是,这样一个女人,还身患重病,抽烟酗酒,本身就处于一个巨大的冲突中。包括她的自慰,她的酒精依赖,烟草依赖。她处于极度的痛苦中,而却严格要求自己。并以家长的身份来要求自己已经成年的妹妹。

妹妹安娜犹如一个叛逆期的少女。虽然是带着孩子一起出门,但是她却如一个单身女人般自由。一住进旅馆,她就自顾自的去酒吧喝酒,寻欢作乐。她虽然不在乎儿子,显然她很在乎姐姐伊斯特的想法,她一一告诉伊斯特,她去了哪儿,干了什么。当然,她也有故意刺激伊斯特的成分。她和伊斯特吵了一架,然后又把酒吧的酒保带进房间欢爱。

安娜的儿子约翰,那么沉默,他跟着妈妈和姨妈一起乘着火车旅行。他充满好奇心,一个人四处游走。在火车上,在旅馆里里。他对人有戒心,也有好奇心。他在火车上观察工作人员,在旅馆里观察同住的侏儒旅客并一起玩耍,他观察旅馆的工作人员并和他一起看他的老照片。哪怕没有语言交流,哪怕语言不通,但是却有一些东西在他们中间流动。

好过伊斯特和安娜。

安娜对酒保说,我真希望伊斯特死掉。

她也是孤独至死。她对面的人并不懂她的话语。有时语言是最无力的。但是她的状态,她的情感,在那一瞬间,不需要语言,都能看懂。
她一个人诉说,他只是个陌生人,他听着。

安娜故意在伊斯特面前和酒保亲热,无非是对姐姐的反抗。然而,她仍然是难过的,她的哭泣,她的挣扎,她的痛苦与孤独,同样是无人理解。
伊斯特不理解安娜,就如安娜也不理解伊斯特。

孤独,深入她们的骨髓。前路无法同行,只想丢盔弃甲的逃走。

旅馆的工作人员也是一样。他独自打理这间旅馆。照顾生病的伊斯特。伊斯特对他说话只能用肢体语言交流。然而,他关切的眼神用心的照顾她。
他拿自己的照片,给独自在旅馆游走的小男孩约翰看。语言不通,但是照片可以看懂。照片的人肯定是他的亲人,如今却只能凭借照片怀念。

活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带着沉重的故事生活。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无人可探及彼此的内心。

孤独是我们永生的主题。从我们呱呱坠地,就开始了我们注孤生的生涯。

所有的诉说,所有的寻找,所有的奔跑,以为会带我们离开这孤绝的境地,最后发现还是孤身一人。

最后,安娜带着约翰来到伊斯特的床前告诉她,我们要乘着下午两点的火车离开。
我突然感到心中松了一口气。

如此纠缠的关系,不如一个人。

虽然,伊斯特仍然是渴望活的,她在呼吸困难的时候喊着,“妈妈,救我”。


这个世界即使多么孤独,仍然让人想活。

伊斯特在病床上给约翰写了一封信。约翰和安娜上了火车,打开信,却被安娜抢过去看。


只是,我们和安娜一样,都不知道写了什么。


或许,约翰知道。


真希望他长大后不会活在这样孤绝的世界。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