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酱|心理咨询师

Lv2  小海葵

咨询达人/优质答主

题主你好,

感谢你的提问,感谢你的坚持自助与求助。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最担心与难过的,是看到了一些明明需要帮助,却陷得太深,而无法自救的人。最痛心的莫过于他们最后走向了一个极端,危机干预也无效了。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如果他们当初在第一次感觉这个世界哪里不对劲的时候,能及时和朋友、家人、老师、心理咨询师倾诉,事情也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个样子。


在我接受的教育和培训中,无条件接纳、倾听、共情来访者或案主,是心理咨询师基本的素养。选择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的人,在入行之前也多多少少对自己有所觉察,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如果不能做到包容和理解他人,就不会轻易踏上这条路。因为那样会非常痛苦的,要去面对各种各种的负面情绪问题,要去接受来自于他人的困扰和绝望,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内心去消化。


既然选择了,说明我们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机制,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少受伤害,还能把来访者和案主的痛苦“接住”,一起从黑暗走向光明。


如果一个人反复提问,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咨询师或者答主的问题。说这句话可能会得罪人,但是我是会这样去反思自己的。


一个人生病了去求药,回家也乖乖吃了,但是发现不管用,ta一定会再次求医的。又或者ta发现效果没有符合自己的理想期待,也会来问问医生自己是否属于正常的好转情况,要不要加量或者做点其他加速好转的行为。如果医生明明开好了药方,病人不坚持服用,而是一直不断求医,说明了什么呢?ta内心对医学和医生的信任感没有建立起来,ta不信自己可以好起来。医生要做的不仅仅是开药方,还有关键的信任建立。让病人看到疗愈的希望,让一个在井底求助的人,抓住那个能拉ta上来的钩子,而不是仅仅放下绳子。


所以说,在正式的心理咨询中,信任关系的确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两个人都达成了共识,你相信我的咨询能力,我相信你的自助能力,这样才能走下去。


说回题主的问题,为什么应试教育里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同样问题不耐烦,这也是老师要去反思的问题。不能把自己教学的“无能”,化为“愤怒”转移给学生。


我自己也是教育学硕士,在我们看来,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如果一个学生一直不明白一道题目或者一个知识点,那老师应该多和学生聊聊:


看看ta是缺少了什么用于理解题目和知识的关键信息(比如不会数数的孩子自然难以学会加减算法),


或者有什么因背景信息不同而产生的误解(南方的孩子对雪的认知肯定和北方孩子不同),


还是在听力、视力、阅读上可能存在迟缓或障碍(信息输入和处理器需要额外辅助,毕竟人的特性是符合正态分布的,但我们的教育方案往往只是为中间的大多数人设计的,两端的学困生和天才就不管了吗?)。


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关键是,你有没有发现,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作为一个提问者,你为自己的求学或求助选择了坚持,我要为你的勇气点赞支持,希望你能早日遇见那个理解你的老师或咨询师(答主)。



和你分享一下,我来这里答题的初心吧。


从4月1日开始,我立了一个flag,每天在这里刷一下0回答的问题,至少回答一个。不知不觉,今天已经答了快50个了。


支持我一直坚持的能量,来自于下面这个小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我想,每一个敢在这里提问的人,他们都希望自己那条续命的小鱼,能有人帮ta扔回心海里去。


祝好,

酱酱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