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東老师

Lv6  倾听海豚

心探教练/直播主播/分馆馆长

楼主您好!

 

这种情况最好的做法就是和孩子道歉。

 

8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觉察能力了,简单说就是已经有“是非”的概念了。所以“打”这个行为,无论怎么解释都是不成立的,惩罚可以有,但绝不应该是这种方式。

 

很多时候家长“打”孩子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孩子大多数错误都是由家长的教育不当导致的,也就是说父母是主要责任人。

 

昨天孩子不认真听网课,写作业,妈妈有点事情,不能陪在旁边。

 

如何判断孩子有没有认真听网课?有没有认真写作业?

这些事是有一个客观判断标准的,不能单纯以某个人的主观意志作为评判标准。

比如课后让孩子像你讲述这节课学到的知识,以及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从结果来看,完成的并不是很好,那么可以总结问题出在哪了?让他自己意识到这个结果是他不认真听课造成的,而不是上来就给他扣一个不认真的“帽子”。

 

对于孩子来讲,契约精神最初是要以“利己”的形式培养。让他知道遵守约定对他是有“好处”的。这种“好处”不能太抽象,要具有一定的“即时性”。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对一个8岁的孩子说:你只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拥有好的人生和物质条件基础。他能理解么?他显然理解不了。因为这些“利好”对他来说太过抽象和遥远。

 

契约精神的培养通常要在一些简单的小事上入手,并且在孩子很好的完成了一次“契约”后给予强化和奖励。让他明白,按照彼此的约定完成一件事情对他来说是有“好处”的。并且这种“约定”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负强化”和“惩罚”是有区别的。

 

如果你们之前约定,把作业写完,可以玩一个小时的IPAD,那么当孩子把作业写完之后,你按照约定允许孩子玩了一个小时的IPAD,这是“强化(正)”。

如果你们之前约定,把作业写完,可以玩一个小时的IPAD,孩子没有按照规定完成作业,那么你不允许他玩IPAD,这是“负强化”。

如果你们之前约定,把作业写完,可以玩一个小时的IPAD,孩子没有按照规定完成作业,你打了他一顿,这是“惩罚”。

 

并且当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弱的时候,最好把能够影响到他的“刺激源”与其阻隔。

 

孩子是不能理解父母打自己的这个行为的,因为这种行为在孩子看来就是“伤害”。如果一旦孩子“理解”了这种行为,那么就意味着他认为这种“打人”的行为等同于“爱”,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有很多家长分不清孩子与“傻子”的区别。总会试图把一些不成立的逻辑灌输给孩子,这显然是不现实。所以当家长要求孩子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这项任务本身从孩子的角度来说,有没有价值?如果没有价值,你就要为他创造一个他认同并且能够接受的价值。

 

所以这件事的解决还是应该以平等沟通为基础进行,对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同时让孩子明白他在件事中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也不用太过担心,这个“创伤”会被真正的“爱”所疗愈的,这段关系也会随着亲情的升温而得到修复。

 

我是心理咨询师小祝您生活愉快!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