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雪

Lv2  小海葵

优质答主
从你的叙述内容上感觉到你和孩子关系目前是有点对立的,这是你无奈和困惑的根源。当我们把自己视为“管教”者,而不是“养育”者,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前者是强弱关系,后者是陪伴成长关系。

你似乎有点介意孩子“害羞”“怕生”的行为表现,但如果孩子简单陌生人毫无戒备,估计你有会又另一种担心。孩子的表现是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观察试探,确定安全后,自然就会放松相处。

你似乎很在意教育的效率,期待孩子具备快速融入和快速掌握的能力。可不同的个体对环境的刺激和信息的掌握和反馈方式都有其自己的节奏,恰好因为孩子不是你期待的样子,你才有机会去思考问题出在哪?

我的答案很明确:一定不是因为你惩罚的力度不够大。孩子对说教,讲解,反复念叨开始怠慢,心不在焉,恰好不是因为你说太少,正是因为你说太多,孩子才产生的面对你的应对策略。

就我个人当妈妈的感受学习观察和实验,最有效的是:认同感受(接纳)和正面强化(表现积极的时候通过机会教育来强化)。

大概只有我们尽力去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力气去做更多的事情和探索,被尊重的孩子,行为习惯自然更加自律。诚然,恐惧驱动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可以抵达,但那是下下策,主要用于孩子偶然探索获得的自我保护机制。

你看,
我们当家长都还在不断摸索和学习,
孩子当孩子也还在不断摸索和学习。
一起成长就好!
  • 鲸厂问答君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