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大鲨鱼

Lv0  小虾米

hello小哥哥,仔细看了你的描述文字,有一些话想跟你一块儿分享:
首先,虽然大学学习了心理学但因为毕业后没有发挥专业,所以我肯定不敢妄言自己是能提供心理帮助等作用的心理咨询师;
其次,抛开学术崇拜和训养文化,我对心理咨询或心理协助的必要性是抱辩证态度的。
说完以上前提,接下来才是被我真正想要分享的内容。纯手机码字,希望小哥哥能感受到聊天分享而非引导教化。
——————
“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因此我不能保证体会到你真实的感受。在我的角度来看你的描述,原生家庭带给你性格、隐性人格的影响,造成了你在文字表达里陈述的苦恼。但我相信你肯定也知道,它不止有带给你苦恼,也是它支撑你走到了今天。
我一直觉得,心理学的神圣之处和它的荒谬之处是最为对冲的。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因为找寻自我而衍生无数喜怒哀乐,却又同时因为一点点找寻到的自我而无比敏感、患得患失。就好像你上述表达一样。
先说说完美主义好了。
如果你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或许今天的你有更大的概率成为人群中求生存温饱的somebody。所以追求完美没有错,“完美”是一个美好但无止境的词。所以完美主义不过是你与别人之间因为能力、资历、阅历、灵活度等指数的不均等,让工作的完成结果出现了相对明显的落差,在调整落差的时候产生的错觉罢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全力做到最好,是态度。如果你有但你同事没有,那是他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如果都有这样的态度,那就是上述我说的能力等指数悬殊了。
——————
再说说容忍度和耐心,我个人觉得,这本质上更可能来源于欲望而非所谓的“完美主义”。
我是一名创业者,非常理解容错度、耐心等关键字眼指数的变化。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认为没耐心、容错度低更大可能是来源于我们对成功的渴望、对压力的抵抗以及对遗憾的恐惧。
当然了,以上几个欲望和情感在我眼中只是人性的一点小暴露。我拥抱它们,不是无可奈何而是真正接纳。
因为太想弄懂自己了,在与自己相处的很长时间里,也太以为稍微懂了些自己了。我们可能都看见了自己的压力和能力,所以无比急促地往下一步计划赶去。这时候因为“无人是我”,同事或下属们的不紧迫不急促,变成我们眼中的“错误”、“问题”。尽管我们嘴上说着“尊重每一个人对生活的选择”,但我们其实打心眼儿不认可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工作伙伴。因此也就越来越暴躁、易怒,严格意义上这不是我们的过错。因为人生虽然是别人自己的选择,但在这个团队里、在工作、合作里,生活选择就得为职业事业让步。生活可以好吃懒做,但进入职场也是自己的选择,也要为这个职场负责。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人性化地理解能力资历、相对给予容错度和时间,但不能理所当然地接受能力资历的长期悬殊和无底线给予容错度。
——————
以上是想跟小哥哥分享的一些观点,仅代表个人,无任何学派学说支撑。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表达:敞开一点,既然是记忆里的第一次活,自然会有无数不同的体验。无论喜悲,都是活过的痕迹。不执着于弄懂所有未知,不拘泥于解开所有疑团。带着未知和疑团,平和地前行又有何不可呢?
所有的心理小疙瘩、心理小感冒都可能只是我们照镜子时的一个小点儿罢了,如果镜子够大,有个小点儿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有很多小点儿,那我们就再把镜子造得更大,也许这些小点连起来就会变成北斗七星;如果有很多很多小点儿,那也不过是我们宇宙这么大的镜子里,一条普通的银河罢了。要知道,银河可是好多好多小行星呢,也许上头就有无数我们没看见的生命肆意生长着。只要我们敞开接受,这些烦恼说不定就在什么时候成为了我们自己命名的行星。
活这一遭,宇宙都是我们的风景,真开心。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