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are

Lv3  小海星

咨询达人/咨询达人/优质答主

同学你好,我现在是一名正在实习的大四学生。

跟同龄的大学生相比,我有过一段较为【不同】的大学经历,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

-专业方面

我的专业是应用心理学,我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所选择的专业。在正式进入大学之前的暑假,我便开始主动搜寻很多跟心理学以及行业相关的信息,为的就是在学习之前尽可能地弄清楚自己【学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有发现很多大学生不清楚自己【学什么】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一直在【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自己学的是什么、怎么学】。


有研究表明目前大学生毕业后会从事跟自己专业相关工作的人只有四分之一左右,专业所学对未来的影响已经不再如过去那般绝对化,在了解专业所学之后,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自身究竟【想做什么】。每个专业背后都蕴含着自己的【可能性】,诸如会画画的建筑系、懂编程的营销系、写作强的心理系这类具有跨专业能力的人正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根据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进行学习,远比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要来得更加重要。当然,初入大学的你可能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还心存【迷茫】,很多大四的学生同样如此,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关于社团

在大一时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了校辩论社、校击剑社、棋社以及一个练习英语口语的部门,又因为不喜欢受到约束而与学联、团学等这类老师直属管理的组织无缘,最终当上了校击剑协会的会长兼辩论协会编辑部的部长。在此经验的基础上我觉得在社团选择方面除了要考虑【兴趣】这一最大因素,还要考察和体验社团的【氛围】是否适合自己。比如在不良氛围的影响下很容易就会出现“喜欢击剑的人却并不喜欢击剑协会”这样的情况。


学生会、部门这类有明确规章制度的地方也有其相应的优异之处,总之在校内团体的选择上建议还是听信自己的【感觉】。我一直秉持着的原则是“如果没有不适合自己的团体,那就创造一个就好了。”

所谓“你不是不合群,只是不合那个群”



-关于活动,也关于迷茫

【没有方向的时候,哪里都是方向】

大学里的活动林林总总,质量不一,很容易会给人造成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幻象。如果要说在这其中应该保持怎样的一种心态,我更喜欢用北辰青年的一句Slogan:【不安分,去行动】

初入大学,新生很难有分辨活动优劣的眼力,名字好宣传好的活动带来的收获未必就比得上定期举行的学术讲座。这份眼力来源于经验的积累,也考验你在大学里【情报收集能力】


在大学三年的过程中,我所参加的一半活动【源于校外】的各种社会组织,比如担任广交会志愿者、APEC论坛、凌晨四点寻访守夜人等,这些校外的活动能够让我认识到非常多不同高校、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接触社会人士,使我对世界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

想要破除【迷茫】心态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你能够【体验多少和思考多少】

辍学、间隔年、兼职、实习、考证,这些问题不是你或者任意一个大学生自己的问题,这是所有大学生共同要去面对的一个问题,自己找不到的答案,就去看看别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他们是怎么选择的,他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

找不到答案就去【思考】,如果迷茫就一直思考下去。

当你开始迷茫,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了【探索】,每一步都是未知的,但也因此充满了乐趣!

加油!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