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夕花花

Lv3  小海星

优质答主
题主,你好。

·就像你提到的100个人会有100个个人选择,也可以说成是“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个人的主观选择现象实际上是一个客观群像,有人为了争取面子利益争辩,有人为了捍卫立场观点争辩,有人为了顾及周全争辩,有人为了人云亦云争辩,这些辩解,为了扭转,为了改变,似乎背后都有强烈的控制动机,父母子女,师长学子,街边小贩,街坊邻居等等都难以避免。

·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需要,内心膨胀着情绪的双方其实也不希望看到肆意释放后的无法挽回,在我的认知里,我认为在日常关系发展中,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协定来避免冲突,但大家认同的【求同存异】会最大可能让冲突回到【可控】状态,而主宰可控的一方或几方,是否愿意看到好的局面,在于他们是否理性,理性本身没有教科书可参考,而更多是源于遵守法律,道德,逻辑,伦理规律的自觉性。简言之,就是一个人综合素养决定事情的趋向。

·在关系发展中,接纳和允许冲突存在,发展中的关系里的某个节点,甚至需要借助冲突考验关系,通过冲突来探测关系发展的可能性(比如断裂或升华),但并不是听之任之,无助地看着冲突走向危险。就发展关系而言,学习心理学的确能够在关系中游刃有余,少走弯路,不管从什么渠道习得这门学科,了解心理学的人比那些不了解的人多了一副捍卫内心的铠甲。然而,这也不意味着通过这个工具就可以让事情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于是便有了【接纳】,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接纳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放弃【控制】的权利,这对缓和关系大有益处。

·一点拙见,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 六月乐米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