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珺

Lv0  小虾米

咨询达人/优质答主

我不是宝妈,但是可以从自身经验给你一些我作为孩子时候的参考。

       不同的人格理论对人格的形成有着不一样的解答,所以楼楼你查阅资料会有不同的说法也是正常的,其中只有古典精神分析流派会认为3岁之前的经历会决定终生人格,不过这一说法在后面也被弗洛伊德很多学生经过探讨,表明并不一定,所以楼楼不要太担心。

        你的宝宝在2岁之前常常委屈求全,这个经验我也有。我的记忆起点非常早,我在2岁上幼儿园的时候,尝试过被老师当众冤枉的经验,我当时十分希望得到妈妈的帮助,然而妈妈被老师叫过来后反而当着全班的面斥责我,孩子的记忆也许会有扭曲重组,但是当下的情绪记忆会一直在,在20多年后我仍然记得当时的我——窘迫、难过、憋屈。这个情绪来自于我希望被帮助,然而没有,那么我将不再请求帮助,而选择自己忍受——这导致我当时一直被一个小朋友欺负,我却选择不告诉我妈妈。

       再到下一个幼儿园的时候,我会开始主动动手对待其他小朋友,即便他们可能有时候并没有恶意,但我确实是忍不住的,因为我认为我只有“主动出击”才不会被再次得到不公平的对待。再一次,我的老师告诫所有小朋友不要跟我玩,这时候我表现的麻木而无所谓,但其实内心已经有很强的防御墙了,但与上一个幼儿园老师不同的是,我的老师会告诉我为什么她要这么做,同时还表扬我画画很不错~这对我而言有重要意义,我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味对我有恶意,而且原来我身上有闪光点能够被人看见,我的防御墙没有那么坚固了。最后在我表现改变后,老师就带着我跟其他小朋友玩了。

       因此,如果楼楼的宝宝对与其他小朋友社交很敏感,可能ta是还保留了之前只能委曲求全的创伤,认为现在必须要改变措施,如果能够让ta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宝宝如果被欺负,你会站在ta这边,安抚并找出问题,耐心而公平的解决(给ta建立一个做事的标准,而非无法压抑自我的冲动);同时如果宝宝欺负别人,ta仍然得到你的包容,但是知道这样做不对在哪里(仍然是一个做事情的标准),宝宝应该可以修复“创伤”,在楼楼的无条件关注和抱持的态度下,重新成为一个自信而从容的宝宝哟~所以,我认为一定是可以改变的。

       关于宝宝被人碰一下就哭了,以及不愿意主动找别的小朋友的问题。我是猜测宝宝被“别人”碰以及不愿意主动找,这里会有一个“如果我与他们接触,他们会伤害我,我害怕,我得躲起来”的潜意识,这个潜意识让宝宝认为可以敌对,但无法共存。

       不知道楼楼有没有跟宝宝沟通过被人碰一下后为什么这么难过呀?是疼了么?害怕么?还是别的什么感觉?尽量都是一些感受的问题,看宝宝什么反应,因为宝宝的倾诉对象只有妈妈,妈妈还是要想办法了解这其中的原因。对于不主动与他人发生社交这个问题,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规则性的活动来告诉宝宝其实碰到他人或者跟小伙伴一起做同一件事,也有好事发生哦,不一定都是坏事,比如一些小的合作型比赛互动,如接力画小人(我小时候参加过的)等等。希望以上,可以给楼楼一些启发~

       做一个永远保持态度的妈妈是很不容易的,我在跟我父母相处中也常常察觉到,他们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套在我的生命历程中,他们也尝尝被社会各种观点影响给我贴一个标签,但其实我想要的,无论我做错了,或者失败了,他们都笑着告诉我我是最好的孩子,他们永远相信我。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