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

咨询达人/优质答主

你好,我们首先明确一下“尼特族”的群体组成-----是指15至29岁,未在学、未就业的青年。“尼特族”在大陆被称为家里蹲或啃老族,在美国被称作归巢族,在香港则被称之为双失青年(失学兼失业的青年)。在台湾,直接音译为尼特族。

造成各国(韩国)年轻人成为尼特族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一是竞争加大,再就业困难,二是技能不足根本挤不进就业市场,三是因父母保护太过,求职变成消遣活动等等。因为原因不同,所以应对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有就业意愿——技能不足。

答案毋庸置疑,提升自我能力适用社会竞争压力。这里所讲的能力包括职业能力和人际协作的能力。韩国不太清楚,但是中国如果失业是可以每年免费参加一次职业培训(有证书的)。未来的社会劳动力服务行业是很贵的,如果有正确的职业态度(工作无贵贱,劳动光荣),我认为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

有就业意愿——眼高手低。

25岁的小王毕业于会计系,毕业后投过200多封履历,到50多家企业面试,全都没下文。没能就业,自己认为是技能不足,“在校成绩不好,又只有几张基础证照”。可是两年里,小王并没有念书考证照,而是每天花十几小时玩电脑游戏。小王表面上看是找不到工作,可实际上,自身就业意愿不足,不愿意做认为掉价的工作才是根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使得不少年轻人心态发生变化,对薪资有了更高的期待,有时候眼高手低。

无就业意愿——有支持系统,无内心动力。

张先生个体经营者,送儿子到德国念书,为了让孩子专心读书拿学位,从不让孩子干活,自己支持全部的学费和生活费,从硕士念到博士。如今,儿子学成归来,却不找工作。儿子认为:“干嘛要工作?你不是留了几间房子给我们,只要把它们出租,靠租金就可以过活,何必那么辛苦?”被称作草莓族的一部人不愿意做辛苦的工作。找不到轻松赚钱多的工作,宁愿空等。如果父母的经济状况能够支撑日常生活,就更进一步催生了日益增多的“尼特族”。

幸福与价值感从来不是社会给到的,而是自己寻找的。

当社会的反馈与自己的愿望不能匹配时,孩子的表现往往痛苦与失望,如果一个不成熟的成年人无法接受世界不按照我的愿望实现,他们会用孩子般的偏执去控制周围,想要达成己愿,或者躲在虚幻的虚拟里假装没有让我挫败的世界,或者不参与这个世界的活动,在自己营销的小小世界里满足。

成长从来不是轻松的事情,成熟就是有能力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