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尧

Lv2  小海葵

优质答主

先简单介绍一下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


早在1973年,英国心理学家鲍比便提出了依恋理论——婴儿和抚养者之间的互动模式等早期经历会塑造他们关于自己和未来关系的感知和期望。这些内在工作模型随着时间而发展,包括个体感知自己值得被爱的程度、相信当需要的时候便能获得亲密关系等,在人们一生中影响他们的目标、感觉和行为。


根据依恋理论,可以把人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型依恋。不同的依恋类型代表着不同的早期经历、 不同的自我信念、不同的与人交往方式。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婴儿期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支持,这促使他们对自己有着积极的态度;然而,如果婴儿不断被拒绝、无法得到回应,那么就会形成不安全依恋,致使以后怀疑自身价值、不相信会得到他人的支持、关爱。


不安全依恋包括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前者是指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担心程度。对于那些高度焦虑的人,一方面渴望爱情、坚守阵地,一方面害怕拒绝、害怕被遗弃,并且不信任伴侣;而回避型依恋,是指个体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亲密行为时感到不舒服的程度,那些高度回避的人不愿意与伴侣亲密接触,同时他们渴望维持情感独立,对关系的承诺微乎其微。




可以看到,根据依恋理论,生命早期与抚养者的互动是依恋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如果想要培养安全型的依恋,便需要孩子的抚养者能够及时给予孩子回应,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长大后还可以弥补吗?


寻求专业的亲密关系治疗师的帮助,也许能够改善自己的不安全依恋。另外,一段美好的亲密关系,也许同样可以达到改善的效果。例如,焦虑型的人如果和安全型的人在一起,由于后者比较积极、稳定,那么有可能让焦虑的另一半逐渐意识到现在是安全的,进而慢慢改善这种不安全的依恋状态。说到这里,值得庆幸的是,这个世界大概有50%的人都是安全型依恋。




最后想谈一谈,依恋理论真的普适吗


在去年发表在《PNAS》上的一篇研究综述探讨了这个问题。其中,主要是说依恋理论是在西方文化下,以中产阶级人群为对象建立起来的,也许在其他文化环境背景下并不适用。例如,在不同文化下,情感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在非西方的农业社会中儿童的情绪表达更加中性,例如有个陌生人抱起孩子时他们可能并不会表现出害怕。因此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行为结果是不合适的。


但这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


总的来说,依恋理论的确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局限,貌似不应该一味地把自己归于某一类型,认为依恋会决定一切。这是个相对动态的特征,或许可以尝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吧~



参考文献:

Keller, H. (2018). Universality claim of attachment theory: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across cul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15(45), 11414-11419.


https://psychcentral.com/lib/how-to-change-your-attachment-style/

  • 人生答疑馆
等1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