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薇

Lv2  小海葵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题主你好~


围观了这个问题一天,跟着题主一起从答主们的回答中学到了很多,决定出来一下。


不知道为什么,我联想到的是咨询师的所谓“流派之争”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心理学笑话,内容记得相当清楚,尴尬的是作者忘了……应该也是壹心理上的:


心理学界,搞学术的鄙视搞咨询的,搞咨询的虽然看不惯搞学术的一脸鄙视,但他们自己内部的鄙视链却也是长出了天际:


搞人本的鄙视搞精分的,别整那些没用的,我相信来访者有自我成长的潜能,妥妥的

搞精分的鄙视搞认知的,你们在那里说了半天,其实都是在意识层面打转,连潜意识都没深入进去

搞认知的鄙视搞行为的,瞧瞧你们,整天不是脱敏就是暴露的,把人不当人

搞行为的只好把目光投向搞家庭的:你们整天就知道整那些有的没的,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搞家庭的没办法,只好鄙视那些看手相、身心灵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伪心理学,败坏我们名声……

最后,各流派经过人本大佬调停,决定一致对外,一起鄙视那些读心术、身心灵的伪心理学……


有关究竟抱着怎样的态度、是否应该使用个人观点、甚至是否必须使用心理学观点,其实我之前都看到过有关讨论,一般而言,似乎很少有“给予判断/一个判断都不要给才是最好的”“一点非心理学知识都不能用/不能使用理论知识”这一类具有倾向性的回答


曾经我认为,假如作为咨询师,那么就一个建议都不能给——要启发来访者/题主自主思考,不能让其产生依赖感啊


后来这个观点被彻底颠覆了——其实绝大多数时候,完全不给建议,完全没有倾向性的回答是不存在的


所谓的“主观”和“客观”似乎从来没有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例如,当我们提问那个被吐槽过几万次的问题“你有什么感受”的时候,我们看似是在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发题主自主思考“情绪”及可能的含义的同时,是不是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在给对方一个解决方案——去思考自己的情绪,或者是一个主观判断:你这样的觉察,至少是我认为对你最好的


可能略带牵强,但重点还是在于——我们不可能完完全全做到在不影响题主“人生”的情况下,完完全全由题主自己给自己一个回答/解决方案


所以个人认为关键还是在于“我们要怎么去‘影响’题主?”


小助手之前的文章、包括Page B等几位答主前辈都已经举过栗子了~一个优秀的、可以帮助到题主的回答大概是长啥样的,可以参考鸭~


如果说,我们的回答最理想的状态是“助人自助”,即帮助题主自我帮助,假如因为文字的局限性、题主互动性较差等原因,或许我们很难达到这一理想状态,那么侧重“助人”还是侧重“(题主)自助”,就要看个人的回答风格了。

就酱,题主祝好~

全部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