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妻曰矜

Lv2  小海葵

心理作者/优质答主

比较长,先给结论,我认为仪式感这个词的盛行可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应该包括:孤独。


一、仪式


仪式:典礼的秩序形式1,从最初的祭祀、到权利交接、再到普通人的婚丧嫁娶,重要的事要办个仪式,显得庄重正式,印象深刻。


我认为人们现在所说的仪式感,更加看重的是印象深刻。


二、仪式感的目的


无回应之地即地狱,所以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TA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2,这份需要驱动着“我”永远都在寻找“你”,即自体永远都在寻找客体3。


所以我们需要在持续稳定的体验中建立关系,在关系中将客体内摄为自体客体。通俗点说就是通过持续稳定的互动,建立深厚的感情,通过感情的连接,在自己的心中建立起客体的形象,这样没有客体在身边的时候,也会回想起当时的感觉,从而抵御孤独感。


例如在一个人小时候每当下午,就和妈妈一起听一首音乐,每当一起听这首音乐的时候,TA就感觉到很宁静、幸福,而且还可以感觉到妈妈的幸福、对TA的关注、和深情4。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TA形成的感觉就是TA将母亲和音乐等客体内摄成代表幸福、宁静的自体客体。其中的可重复的内容会激活同样的感觉——自体客体。


因此过了好多年之后,即使妈妈不在了,TA每次听起这首音乐的时候,妈妈又历历在目,那种幸福和宁静的感觉又在此浮现,感觉到好像妈妈也随着这音乐到了自己身边4。这是积极的自体客体的例子,当然会有消极的自体客体,但无论哪个都减弱孤独感,换句话说心里匮乏的人会孤独,但内心有爱或恨的人,则要好一些,因为他们有代表爱或恨的自体客体。


而现在人们通常说的仪式感,在我看来更像是一种刻意强化的体验,目的是通过加深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关系将客体内摄为自体客体,以抵抗孤独感。


三、孤独与仪式感


我认为一个人越孤独就越想找到“你”。


因此平和的体验难以满足内心强烈的需求,而深刻的有强烈参与感的仪式似乎成了很好的选择。


但是当一个人越是刻意去营造仪式感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越多自我的投射,而这种投射往往是无意识的将客体赋予自己内心的意象,即用自体覆盖客体,这样的投射具有排他性,而结果就是斩断自己与客体的连接,难以建立起关系,而仪式的参与者是有自我的,不能总是如我所是,仪式也就变得徒有其表,索然无味,更像是一个人的独角戏。然后会在找不到“你”的恐惧感驱使下营造更多的仪式感,极致的表现就是过分地强调仪式感。


当然实际情况会更为复杂,以上只是我从一个角度给出的一点解读,仅供参考。


参考内容如下:

1百度百科《仪式》

2弗洛姆《爱的艺术》

3武志红《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4田凯《客体到自体客体的转化》

  • 鲸厂问答君
  • 念白
等2人打赏了作者
全部评论
抢沙发…